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8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3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篇 |
大气科学 | 72篇 |
地球物理 | 108篇 |
地质学 | 1310篇 |
海洋学 | 16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15篇 |
自然地理 | 1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10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21.
在对汶泗河冲洪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岩组无机组分指标进行了分析,表明浅层孔隙水和部分地区岩溶裂隙水无机组分含量大幅增高,深层孔隙水无机物含量则变化不大。在有机污染方面,浅层孔隙水有机物检出率26.8%,但含量很低,远未达到饮用水标准限值;岩溶裂隙水有机物检出率46.7%,检出率相对较高,局部地段有机物超标;深层孔隙水有机物基本未检出。该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无机污染呈面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较重,而有机污染则呈现点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安全供水对策。 相似文献
122.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陆相盆地。盆地内断裂极为发育。断裂的发育主要有 N E向和 N W - N W W 方向,断裂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群的特征。按断裂的成因类型可划分出7 种类型。断裂对油气生成、运聚及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底大断裂控制了烃源岩的展布,主干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作用,断裂的封闭性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 相似文献
123.
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两侧控盆断裂域的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与构造属性存在巨大差异,本文通过研究大兴安岭西坡德尔布干断裂以及松辽盆地中央孙吴-双辽断裂附近的重力、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并结合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GGT)资料,对德尔布干断裂和孙吴-双辽断裂的控盆作用以及地质意义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德尔布干断裂控制了海拉尔-根河盆地的演化,并在区域动力作用下被改造;使断裂深部倾向北西,浅部倾向南东.孙吴-双辽断裂控制着松辽盆地的形成演化,断裂深部倾向近垂直,浅部主要受太平洋西向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的影响,在浅部产生双向逆冲推覆构造.德尔布干断裂位于盆地的附近,由于岩浆沿断裂的侵入与喷发,因此有利于生烃也有利于形成重要的金属成矿带;孙吴-双辽断裂位于盆地中央,含油气层附近的双向逆冲推覆构造可能更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使松辽盆地成为最重要的产油盆地之一.
相似文献124.
Study on the nutrient evolu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Longgan Lake for the last 200 yea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total phosphorous (TP) concentration in sediment core, the TP concentration in lake water quantitatively reconstructed from fossil diatoms and diatom-TP transfer function in the Longgan Lake during the last 200 years, th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for the last 50 years, the temperatures and precipitation sequences of climate simulation for the last 200 years,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the agricultural phosphate fertilizer in Longgan area for nearly 50 year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law of the nutrient status evolut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limatic factor, the anthropologic factor and the aquatic biology factor on the nutrient status evolution and its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for the Longgan Lake during the last 200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nearly 200 years, the TP concentration in the sediment core of the Longgan Lake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range of variation was situated between 330-580 mg/kg, the mean value was 388 mg/kg, a nearly 30-year vibration adjustment period existed at 1950 around. The TP concentration in lake water changed in a different way. Before 1950, it had a slow increasing tendency in fluctuated background, to 1950 around it reached up to the mean value (52.18μg/L), and vibrated and adjusted around the mean value, then it fast declined, its change range was situated between 37.75-62.33μg/L. Th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in the centennial time scale, the climate change wa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 while in the decadal time scale in the recent 50 years, human activities were the leading factors for the nutrient status evolution of the Longgan Lake. 60%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TP concentration in the sediments and 57% of that in lake water were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 the sediment and in the lake water reflected the response processes and the adjustment abilities of the lake aquatic ecosystems to the lake nutrient level, implying the maintenanc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balances between the algae and the aquatic plants,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accumul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sphorus. 相似文献
125.
咸阳市城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咸阳市是陕西的第三大城市,城市用水严重依赖地下水,地下水起采问题相当严重,已形成了三个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本文通过地下水水位现潮资料,对成阳地下水起采区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和缓解这一局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6.
127.
全球矿产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形成机制,已成为地球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领域。本文在对全球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不均匀性分布特点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控制成矿作用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如地壳组成与演化的差异、地壳/地幔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成矿构造环境的差异、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影响、构造转换或转折和叠加、矿床形成与保存能力等。研究认为,深刻理解全球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特征及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应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①大陆成矿作用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机制;②从全球构造角度,揭示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③强调深部成矿过程,以阐明成矿作用不均匀性原因;④加强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研究;⑤加强矿产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形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28.
西江主洼是珠江口盆地一个低勘探程度洼陷,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明显,但其机理不清。本文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烃源岩、断盖组合、储集体系和运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裂陷期沉降、沉积中心有序迁移,造成主力烃源岩自东向西由文四段迁移至文三段、文一+二段,控制东、西部油气差异分布。恩平组区域性泥岩发育且晚期断裂缺乏,导致油气纵向上更易聚集于下构造层;区域泥岩减薄尖灭或晚期断裂切开盖层的区域,上构造层有一定油气分布。"源-汇"类型从宏观上控制储层优劣,影响下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仓储"运移是控制上构造层油气规模聚集的主要模式。下构造层古近系应作为重点部署方向,东部围绕文四段、西部围绕文三段、文一+二段烃源岩构成的含油气系统展开;上构造层勘探需关注珠海组,在隆起周边寻找具备"仓储"运移模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9.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南堡1号馆三段火山岩盖层上下油气分布规律,在馆三段火山岩盖层及其内油气渗漏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馆三段火山岩盖层断接厚度与其封油气所需最小断接厚度相对大小的比较和对油气渗漏断裂凸面脊的确定,预测了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断盖配置油气渗漏部位;并结合油气分布,对断盖配置油气渗漏部位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堡1号构造馆三段断盖配置发育10处油气渗漏部位,其中:F2及分支断裂油气渗漏部位最发育,有3处油气渗漏部位;其次是F1、F6断裂,有2处油气渗漏部位;F3、F4、F5和F7断裂仅各发育1处油气渗漏部位。这些油气渗漏部位及附近有利于下伏东一段油气在上覆馆三段之上聚集成藏,应是造成南堡1-1断鼻、南堡1-3断块和南堡1-5断鼻北部油区油气既可以分布在下伏东一段又可分布在馆三段之上,而南堡1-5断鼻南部油气仅分布在下伏东一段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0.
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离子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离子组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利用2015年采集的8个河水水样,运用数理统计、聚类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值等方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丰水期河水水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河水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则以HCO3-和SO42-为主,阴、阳离子分别约占其总量的96%和85%。河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Ca·Mg型。TDS含量介于202.46~371.27 mg·L-1,均值为299.30 mg·L-1,较世界河流平均值高。自上至下,河水水化学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河水中主要离子以及TDS、TH、EC的含量沿程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主要有支流河水汇入和降水增加的稀释作用。河水水样均落在Gibbs模型图中部偏左,表明河水中主要离子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离子比值法分析表明研究区碳酸盐岩以及蒸发岩的风化溶解是河水水化学的主要控制因素,且存在硅酸盐类矿物的风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