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51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203篇
地质学   1589篇
海洋学   34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首次在藏东南发现一套早白垩世的陆相火山岩, 称雅则火山岩, 全岩 Rb Sr 等时线年龄1074 Ma。其主体是高钾的安山岩系, 以强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 La/ Nb 比值 > 2 为特征, 属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 微量元素等指示它产出在安第斯型陆缘环境。其南延即滇西南的腾冲 铁窑山 大松坡消减型花岗岩带 (100~112 Ma), 反映新特提斯洋在早白垩世有过一次重要的消减过程;晚白垩世的花岗岩具不同的岩石组合和成矿特征,记录了消减后的陆 弧碰撞事件。  相似文献   
262.
海陆边缘沉积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讨论了磷与大气圈O2、CO2的关联模式,并通过研究磷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揭示了海陆边缘沉积磷对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记录及其对指示古全球变化的关键性,同时提出了中国东部沿海近代沉积磷的积累与全球变化的耦合作用关系,在中短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研究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63.
大陆克拉通早期构造演化历史探讨:以华北为例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大陆早期构造演化的研究一直是大陆地质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1∶200万编图研究基础上, 本文开展基底断裂边界、构造样式及后期叠加关系的研究, 借鉴比较大地构造理论, 对华北克拉通基底重新进行了构造区划.结合标志性构造单元及其时代、同位素年龄数据库的综合研究, 提出华北早期构造格局演化及其重大构造热事件.华北克拉通基底主要由大面积的新太古代TTG杂岩及表壳岩系组成, 新太古代涉及活动陆缘环境的大规模陆壳增生及不同微陆块的碰撞聚合过程, 造成新太古代末期陆壳迅速增生和克拉通化.古元古代初期开始伸展裂解和早期盖层发育阶段, 古元古代晚期发生微陆块碰撞缝合, 形成超级克拉通, 并在克拉通西北边缘发生强烈改造作用.1.84Ga前后, 华北克拉通经历最强烈的一次伸展裂解过程, 从超级克拉通裂解, 开始了独立的构造演化, 在伸展构造背景下, 克拉通基底被强烈隆升冷却, 经历风化剥蚀, 发育沉积盖层.以上构造格局及其构造热事件提供了早期超级大陆再造研究的构造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264.
构造控制型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及其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构造环境是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增生楔、断裂体系、褶皱、(泥)底辟、滑塌等特殊构造体是影响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要地质载体。通过对这些特殊构造体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关系的研究,结合流体活动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总结出陆缘地区有增生楔型、盆缘斜坡型、埋藏背斜型、断褶型、滑塌型及底辟型等六类构造控制型水合物矿藏。南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印澳板块的交汇处,早期为活动陆缘,晚期演化为被动陆缘,其构造活动具有早期张裂、后期挤压的特点,这既不同于被动陆缘,也有别于活动陆缘,可视为“复合型”大陆边缘,兼具了“被动陆缘沉积速率高、活动陆缘构造活跃”的优点,从而形成了“增生楔型、断褶型、底辟型、滑塌型、盆缘斜坡型”等多种构造控制型水合物矿藏,是“复合型”大陆边缘水合物成藏地质模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65.
施雅风 《第四纪研究》2002,22(4):312-322
1999年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内容丰富,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单纯就降温值,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冰期变化也很悬殊,不存在全球均一的100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LGM)冰川堆积(终碛、侧碛)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较易识别,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当然也有误判者。  相似文献   
266.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型的“沟弧盆”地带。该构造带的出现是亚洲大陆岩石圈演化-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的成因问题流行假说颇多,本文侧重从亚洲东部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的分析入手,探讨该构造带形成时期的历史动力环境,地壳结构及性质、壳体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壳体增生扩展过程等,阐明了它是由于东亚陆缘扩张所成。并探讨了该陆线扩张带的形成与壳体演化运动的关系及其扩张机因。研究表明:亚洲陆缘扩张带的形成机理,并非“洋壳俯冲、弧后引张”所致。它们主要是陆缘壳体上的大陆类型活动区(华夏地洼型造山带),在其发展的余动期,由于陆缘扩张及陆壳薄化所致。作者认为,从壳体大地构造学这一新思路入手,对该陆缘扩张带成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大陆架上广泛分布的有色、稀有金属内生矿床,以及泥炭、褐煤、油气田的构造类型、特点、分布规律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67.
陆相火山岩铜矿床成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陆相火山岩铜矿床的成矿条件,对于多发现新的铜矿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的实际存在,大陆玄武岩型铜矿的成矿系列,大陆裂谷的成矿环境和热液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68.
华北板块南缘栾川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栾川群出露于东秦岭北部。在栾川群分布区域,古华北板块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南逆冲,构成北秦岭的太华推覆体。栾川群存在于该推覆体内部的特定逆冲岩席之中,沿这一逆冲岩席追索,确定古华北板块南缘的栾川群是连续沉积的,而受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栾川群在推覆体前缘的分布是断续相连的。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的研究,对栾川群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由湖坪及潮下斜坡等滨浅海沉积物构成。栾川群的岩浆岩为具双众数特征的岩套,具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特征。并认为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处于裂陷拉张环境。早期的裂陷形成了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及竞坪群,晚期裂陷的过程形成了栾川群、陶湾群,其进一步发育导致以二郎坪群为代表的洋壳生成。  相似文献   
269.
Proterozoic terrains in South India and Madagascar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in understanding the Gondwanaland tectonics, especially the assembly of this mega-continent during the Pan-African period. The Archaean terrains in both Madagascar and India are characterized by N-S trending greenstone belts occurring within gneissose granitic rocks in the northern part.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K-rich granitic rocks of ca. 2.5 Ga is also characteristic in both areas. Such a broad age zonation of younger Dharwar (ca 2.6–3.0 Ga) in the north and the older Sargur (ca 3.0–3.4 Ga) in the south as in South India remains to be identified in future studies from Madagascar. The occurrence of greenschist facies rock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and higher grade rocks in most of other parts in the north-central terrain of Madagascar is comparable with the general tendency of increasing metamorphic grade from northwestern to southern areas ranging from greenschist to granulite facies in South India. The Proterozoic crystalline rocks in both continents show pronounced lithological similarity with the wide occurrence of graphite-bearing khondalite in association with charnockitic rocks. While the Archaean-Proterozoic boundary is well defined in southern India by the Palghat-Cauvery or the KKPT shear zones as recently identified, this boundary is ill-defined in Madagascar due to extensive Pan-African overprinting,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erozoic cover sequence, the Itremo Group. There is also a possible gener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esoproterozoic cover sequences in Madagascar and India, such as between the Itremo Group of west-central Madagascar and the Kaladgi and Cuddapah sequences of South India. The Pan-African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of ca. 0.5 Ga extensively developed in both India and Madagascar is generally comparable in intensity and extent. P-T conditions and P-T-t paths also appear comparable, with the general range of ca. 700–1000°C and 6–9 kb, and near-isothermal decompressional paths. A-type granite plutons and alkaline rocks including anorthosites and mafic plutonic rocks of ca. 500–800 Ma develop in both terrains, provide strong basis for the correlation of both terrains, and define a Pan-African igneous province within East Gondwanaland. Major shear zones in both continents are expected t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orrelation, albeit are still poorly constrained. Detailed elucidation of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shear zones, and the timing of various events along the shear zones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constraints on the correlation of the two continental fragments.  相似文献   
270.
赣南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厘定和意义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研究表明分布在赣南寻邬县的白面石—菖蒲火山—沉积盆地和龙南县的东坑—临江火山-沉积盆地火山岩系下部的玄武岩与流纹岩具有紧密的时、空关系,是一套中侏罗世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和流纹岩的不相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板内玄武岩一致,表明中国东南大陆存在燕山早期的裂谷作用或碰撞后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