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朱刚  杜月中 《海洋工程》2007,25(4):15-20
对三维潜标拖缆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集中质量法给出了缆绳在规则波作用下的控制方程,然后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由端边界条件:质点型和艇型自由端边界条件,前者把拖体视为作三个自由度线运动的质点,而后者把拖体视为作六自由度运动的艇体,最后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研究。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潜标拖缆在规则波的作用下,不仅作近似的简谐振动,还会在横向、垂向产生一个偏移量,该偏移量的大小随浪向角的变化而变化,另外受遭遇频率的影响,振动的幅值也随浪向角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的滑塌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对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北部实测的8条浅地层记录中,我们发现这些测线上都有滑塌构造,并形成了一条平行于陆架转折线的滑塌带,滑塌带呈NNE向展布,平均宽约7.5km,它们是沉积物流从陆坡上部向下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23.
根据蓄冰中央空调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一个基于西门子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两级监控系统,现场工作站由PLC与触摸屏组成,作为现场监控及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工作站由工控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作为主要的人机界面(HMI),除能打印数据及远程监控现场工作站外,还具有现场工作站的所有功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控系统能实时监视和控制蓄冰中央空调状态,有效地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及制冷效率。  相似文献   
24.
空间测边交会解析算法与迭代算法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测边交会解析算法,应用几何判别方法排除多解问题。研究了测边网最稳定解析解的交会图形选择方法,将此解析解作为迭代算法的初值进行迭代计算,不但能保证计算精度,极大加快迭代收敛速度,而且能减少计算机工作量与计算时间,避免迭代算法多值判断问题的同时,保证了迭代初值直接位于收敛域内。试验结果表明,解析算法与迭代算法综合应用算法可高效率,高稳定性求解空间测边交会问题。  相似文献   
25.
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大型工程,通常需要对控制网进行定期复测和稳定性分析。控制网复测期间,有时会遇到点位破坏或增设新点等情况,从而使两期控制网的网形不一致。针对控制网无固定起算点和网形改变的问题,讨论控制网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为控制网的正确使用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6.
绿色海堤是传统结构工程与海岸生态系统共同组合而成的新型海堤, 用以应对未来海面上升、风暴加剧给低地海岸防护带来的挑战。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海岸生态系统消浪过程及生态系统在海堤体系中的配置方式。理论分析、现场观测、物模数模所获结果表明, 海岸生态系统确有显著的消浪功能: 1) 陆架泥区消浪, 其机制以再悬浮和浮泥运动为主, 底部摩擦为次; 2) 潮滩下部的粉砂细砂滩底部摩擦和推移质运动共同造成波能耗散, 而上部的泥滩则以再悬浮和悬沙输运为主; 3) 在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由植被构成的生态系统, 植物通过形态阻力、茎秆运动来阻滞水流、耗散波能, 其效能高于沉积物床面对波能的耗散; 4) 生物礁主要有珊瑚礁和牡蛎礁, 其消能作用主要通过床面摩擦和波浪破碎, 效能较高, 尤其是在风暴期间。生态系统如何成为海堤的有机组成部分, 尤其是侵蚀型海岸的生态位修复和绿色海堤整体设计, 还需进一步研究相关的科学问题: 与硬质工程结合的盐沼-牡蛎礁的适应性生物学; 未来环境变化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绿色海堤生态系统空间配置及其与风暴事件的时间尺度匹配; 基于均衡剖面理论的海堤形态优化。  相似文献   
27.
吴全  姚喜军  陈晓东  赵敏  赵欢  云浩 《干旱区地理》2022,45(6):1860-1869
土体构型对土壤水分、溶质运移过程和作物成长等有显著影响,常规测量采用人工挖土壤剖面取样、实验室化验分析等方法,其周期长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以探地雷达波形及其图像为研究对象,从检测土体构型的属性(层次、层厚、土质)入手,提出了一种使用探地雷达快速测量土壤土体构型的无损探测方法。基于探地雷达波形图像的纵向梯度信息能够反应土壤分层,采用包络检波法从探地雷达回波中提取包络信号,利用Hilbert分析其瞬时相位来确定分层位置;鉴于土壤介电常数与雷达回波振幅的关系,采用探地雷达回波振幅反演各层介电常数,由介电常数推算雷达波在土壤中的传播速度,以此得到土壤剖面各层厚度;根据探地雷达波形图的图像噪声与土壤砂壤比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每一层土质的图像进行噪声估计求得各层土壤的含砂量,结合支持向量机进而辨识各层土壤土质。建立涵盖地域信息、土壤指标、探测信息、图像多特征融合信息的土体构型知识库,并编制快速识别土壤土体构型的信息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周边2个试验基地、6个采样点、4类土壤土体构型使用该方法进行野外探测验证。研究表明:在上述地区地表以下1 m范围内的土体构型识别正确...  相似文献   
28.
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强调研究大陆裂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点评述了当前大陆裂谷研究中的几个前沿课题:(1)建立大陆裂谷深部结构模式,介绍了张性破裂模式和地幔柱模式;(2)研究大陆裂谷与板块构造关系,认为大陆裂谷的发育与变化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3)探讨大陆裂谷的热流作用,证实了裂谷深部存在高温驱动的流体和热循环,推测这里可能就是幼年大洋产生的地带;(4)总结大陆裂谷成因类型,根据地球动力学状态划分了五种类型;(5)完善大陆裂谷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多数大陆裂谷为一复杂的动力体系,系统论是全面研究这一复杂动力体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9.
A multifold crustal-scale deep seismic near-vertical reflection profile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 single-ended shot gathers, which provide redundant data sets because of overlapping coverage of the shallow refractors.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deriving the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 by modelling and inversion of single-ended seismic refraction first arrival traveltime data. We apply this method to a data set acquired with a 12-km long spread with 100 m spacing of shots and receivers, of the Neoproterozoic Marwar basin in the NW Indian shield. The approach is shown to be quite successful for delineating the shallow refractor depths, steep dips and velocitie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regular reverse refraction profiles. The study reveals two-layered sedimentary formations, Malani volcanics and a complicated basement configuration of the Marwar basin, and provides a measure of resolution and uncertainty of the estimated model parameters. A seismic section of the near-trace gather is found to be qualitatively consistent with the derive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basin. The relative highs and lows, observed in the Bouguer gravity profile, further corroborate the derived velocity model. The present approach can be especially useful in offshore areas and elsewhere, where the single-ended multifold seismic profiles are the only available data sets.  相似文献   
30.
David Newman 《GeoJournal》2001,53(3):235-246
Territory remains a central componen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iscourse between Israelis and Palestinians, both populations opposing power sharing within the same space, for fear of the other's dominatio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iscourse relates to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the desire for separate spaces within which national identities are strengthened through territorial/national homogeneity. The Zionist national ideology of most Jewish citizens of Israel has strong territorial roots; hence they reject the post-Zionist post-nationalist ideology,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accept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in Israel's territorial configuration or of a diminishment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rritorial dimension of national struggle. The rights of residency and citizenship even of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Jewish citizens remain linked with the territorial configurations of a State that will continue to be called Israel and have a national anthem expressing the aspirations of a single, exclusive, national group. But within territorial readjustment, issues of configuration may become less relevant and in it is this sense that post-Zionism focuses on a discourse of territorial pragmatism, rather than the disappearance of territory from the nationality-citizenship debate altogether. It is part of a process of re-territorialization and spatial reconfiguration of political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not a reversal of territorialization, if only because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post-territorial no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The boundaries of national identity become more permeable, more inclusive, but they do not disappear altoge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