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140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339篇
海洋学   11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71.
本文以铜陵-安庆地区凤凰山铜矿和安庆铜矿为例,通过野外地质分析和计算模拟实验探讨了浅成岩体冷却过程中接触带上汇流扩容空间对矽卡岩矿体的控制.在风凰山矿田和安庆矿田,围绕新屋里岩体和月山岩体的接触带上矿体的分布极不均匀,形成大规模矽卡岩矿体的位置既与接触带本身的特征有关,也与构造变形有关.矿体的边界特征以及与矿体密切相关的角砾岩的特征表明水压致裂在赋矿扩容空间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矿体的围岩蚀变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来自岩体和囤岩的流体的混合以及高压流体的减压沸腾可能是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新屋里岩体和月山岩体的同构造冷却过程力学变形-传热-流体流动耦合动力学计算模拟结果显示:所有矿体都位于汇流扩容空间内,且主矿体位于最大最强的汇流扩容带内,这表明力-热-流耦合作用形成的汇流扩客空间不仅控制了矿体的位置,也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在铜陵-安庆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应该将重点放在大规模高强度的汇流扩容区,特别是还没有发现大规模矿体的汇流扩容区,凤凰山和安庆铜矿深部找矿已取得的成果证明了汇流扩容空间控矿模式对这一地区深部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2.
Spatial data are usually described through a vector model in which geometries are represented by a set of coordinates embedded into an Euclidean space. The use of a finite representation, instead of the real numbers theoretically required, causes many robustness problems which are well known in the literature. Such problems are made even worse in a distributed context, where data is exchanged between different systems and several perturbations can be introduced in the data representatio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robustness of a spatial dataset, two implementation models have to be distinguished: the identity and the tolerance model. The robustness of a dataset in the identity model has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some algorithms of the Snap Rounding (SR) family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uch contexts. Conversely, this problem has been less explored in the tolerance model.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pose an algorithm inspired by those of the SR family for establishing or restoring the robustness of a vector dataset in the tolerance model. The main ideas are to introduce an additional operation which spreads instead of snapping geometries,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and to use a tolerance region for such an operation instead of a single snapping location. Finally, some experiments on real‐world datasets are presented, confirming 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establish the robustness of a dataset.  相似文献   
973.
In accordance with a new compensation principle of discrete computations,the traditional meteorological global (pseudo-) spectral schemes of barotropic primitive equation (s) are transformed into perfect energy conservative fidelity schemes,thus resolving the problems of both nonlinear computational instability and incomplete energy conservation,and raising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schemes.As the numerical tests of the new schemes demonstrate,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nergy conservation in operational computations,the new schemes can eliminate the (nonlinear) computational instability and,to some extent even the (nonlinear) computational diverging as found in the traditional schemes,Further contrasts between new and traditional schemes also indicate that,in discrete operational computations,the new scheme in the case of nondivergence is capable of prolonging the valid in-tegral time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ditional scheme,and eliminating certain kind of systematical computational "climate drift",meanwhile increasing its computational accuracy and reducing its amount of computation.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is paper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problem concerning baroclinic primitive equations.  相似文献   
974.
杜曙明  李宗恺 《气象学报》1994,52(4):470-476
考虑环境湍流对烟气抬升具有增强烟气夹卷和促进烟气与环境空气间动、热量交换的双重作用,导出了中性层结条件下热烟气浮升的轨迹方程,并且无需对抬升的截止作任何假设,导得了理论的终极抬升公式。经与国内外烟气抬升实测资料对比,发现这些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5.
独立防雷装置间隔距离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独立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对于雷电防护十分重要。为了使间隔距离计算公式更符合实际情况与提升防雷装置的安全性,根据雷电反击机制,分别推导出防护首次正极性雷击、首次负极性雷击和首次负极性以后雷击3种典型雷击反击危害的间隔距离公式,并求其公共解,得出能够同时防护3种典型雷击反击危害的公共间隔距离公式。通过对比发现《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间隔距离计算公式存在着不足。经分析和论证,本文得出的公共间隔距离公式更为合理和安全。  相似文献   
976.
NO2的光解速率j(NO2)是对流层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是对流层臭氧(O3)和OH自由基的形成关键影响因子之一。本文利用香河站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的观测资料对NO2的光解速率j(NO2)、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光解速率与分波段辐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构建香河地区j(NO2)的参数化方案。结果表明,香河地区的j(NO2)与太阳辐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日变化均呈正午高、早晚低的单峰型。香河地区冬季j(NO2)的变化范围是0.00046~0.0044 s-1,平均值为0.0029 s-1。j(NO2)与晴空指数(KS)和定义的紫外辐射晴空指数(KUV)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利用j(NO2)与大气质量数和晴空指数的相互依赖关系,基于KUV构建了适合于香河地区j(NO2) 的估算方程。由于总辐射是气象站的常规观测要素,晴空指数KS更容易获取,继而建立了通过KS参数化计算j(NO2)的估算方程。利用KUV和KS建立的j(NO2)估算方程的瞬时估算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5%和13.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0029和0.00051。  相似文献   
977.
雷达测雨及其在水文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雷达测雨的基本原理,对雷达测雨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探讨了减少测雨误差的可能措施。在介绍了英国、美国、长江中游雷达网业务系统和阜阳数字雷达测雨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雷达测雨在水文中应用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8.
江聪  刘章君  温天福 《湖泊科学》2024,36(4):1232-1240
较大流域下游的洪水往往是由上游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而上游洪水变量一般会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为揭示流域不同来源洪水相关性对下游洪水频率分布特征的影响,本文选取江西省抚河流域作为研究实例,通过广义回归模型构建下游洪水变量对上游干支流洪水变量的条件分布,以此刻画上下游洪水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二维Copula函数建立上游干支流洪水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最后由全概率公式推导出下游洪水频率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游洪水变量相关性对下游洪水频率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洪水频率分布推导法对抚河李家渡站的洪水频率分布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上游洪水变量相关性是影响下游洪水频率分布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相关性的强度与尾部相关性对下游洪水频率分布的均值没有影响,但均对偏态系数Cv与峰度系数Cs等高阶统计特征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下游洪水频率分布的Cv值会随上游洪水变量相关性的增强呈现增加趋势,上尾相关性越强,CvCs越大;流域上游洪水变量相关性强度及上尾相关性的增强都会导致下游极端洪水风险升高,此外,重现期较长的极端水文设计值对上游洪水变量相关性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79.
本文以表格形式列举了1994年1月至1994年12月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批准并在各国矿物学杂志上发表的36个新矿物的中文英文名称、化学式及其他数据。数据依次为:矿物的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I、hkl)、物理性质(晶形、颜色、条痕、光泽、解理、发光、硬度、密度等)、光学性质(一、二轴晶,正、负光性,折光率,反射率,双反射,2V,色散,吸收性,多色性等)、产状、共生矿物等。  相似文献   
980.
含离子浓度参数的粘性泥沙沉速公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为例分析了河流中的水化学特性,得出河流中影响粘性泥沙沉速的主要是Ca2+。阳离子影响泥沙沉速的主要原因是粘性沙的絮凝。对泥沙絮凝沉降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絮凝沉速与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式。并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以Ca2+浓度为参数时经验关系式中的系数值。用实测的沉速对絮凝沉速公式进行了初步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用张瑞瑾沉速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很大,而絮凝沉速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