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707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1769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安徽大别造山带南部浅变质岩层分布、层序与时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布在大别造山带南部的浅变质岩层 ,主要岩石类型为粉砂质千枚岩、变层纹状硅质板岩、变火山角砾岩及浅粒岩 ,原岩是火山—碎屑沉积岩系。岩层经变形改造被减薄拉断 ,呈断续分布的透镜体 ,总体上呈有序产出 ,由老至新为浅粒岩、硅质板岩 ,变火山角砾岩、千枚岩。据其中所获锆石 U- Pb测年 (76 0— 110 0 Ma)资料及微古植物组合 ,其时代属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102.
Abstract This paper contains extended abstracts of the seven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Radiolarians and Orogenic Belts' held at the seventh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adiolarian Paleontologists (INTERRAD). Important results of the symposium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Upper Paleozoic and Mesozoic chert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within accretionary complexes in the circum-Pacific orogenic belt. Radiolarian dating reveals that long durations of chert sedimentation in a pelagic environment are recorded on both sides of Pacific-rim accretionary complexes (e.g. New Zealand, Japan, Russian Far East, Canadian Cordillera). (2) Triassic radiolarian faunas from New Zealand and the Omolon Massif, northeast Siberia are similar in composition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ence of typical Tethyan elements. This suggests that radiolarian faunal provincialism may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early as the Triassic. High-latitude radiolarian taxa exhibit a bi-polar distribution pattern. (3) The Lower Triassic interval in chert dominant pelagic sequences is mechanically weaker than other levels and acted as a décollement in accretionary events. This lithologic. contrast in physical property is considered to reflect radiolarian evolution, such as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103.
综述了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基本构造特征,认为运用体粘滞性流变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发育过程及其抬升-剥露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4.
刘凤山  石准立 《矿床地质》1995,14(3):205-215
文中首次从闪长质岩包体的角度讨论了上地幔,中,下地壳成分及岩浆演化过程对成矿作用的影响,指出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成矿作用及其区域成矿规律明显受到壳幔成矿体系的制  相似文献   
105.
Crustal Texture and Rheological Evolution ofTongbai-Dabie Orogenic Belt,China¥SuoShutian(FacultyofEarthSciences,ChinaUniversi...  相似文献   
106.
内蒙造山带南部古板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琦  邹新民 《地质论评》1993,39(6):478-483
对内蒙造山带南部构造岩石组合、构造序列和部分岩石的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华北板块北缘在中元古代由大陆裂谷发展成被动陆缘,晚元古代开始转为活动陆缘,延续至早古生代转为俯冲-左旋走滑。随着温都尔庙蛇绿岩的定位和俯冲带北移、贺根山蛇绿岩的定位,内蒙造山带南部分别经历了两次均衡抬升-裂陷。海西末期华北-西伯利亚两大板块已缝合,进入超碰撞阶段,区内花岗岩大量侵位并形成了一系列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107.
在吕梁造山旋回期间(1900Ma)北瓦沟辽河群经受了多幕变质和多期变形的改造,可识别出三组皱褶构造:1.早期近东西向片内平卧褶皱,由固态流变机制形成(F_1);2.枢扭北北西—南南东向不对称褶皱(F_2);3.北东向开阔褶皱构造(F_3)。此外,还发育与褶皱构造相关的布丁构造和布丁褶皱。赋存在辽河群中的铅锌矿床遭受了强烈的改造作用并严格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08.
鲁东造山带榴辉岩变质作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岩相学研究表明,广泛发育鲁东造山逞中的榴辉岩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含柯石英及其假象榴辉岩;么二类为含蓝晶石 、黝帘石及多硅白云母等榴辉岩;第三类为石榴石-绿辉石-石英组合榴辉岩;第四类为(角闪石)石榴石-辉及有关岩石(非典型“榴辉岩”)。这四类榴辉岩峰期前进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及P-T条件估算结果均显示它们应属于高温与超高压变质作用产物,其变质作用PTt轨迹表现为顺时针演化趋势,反映出板块俯冲碰  相似文献   
109.
东天山赤湖斑岩钼铜矿床的形成时代和成矿地质背景至今尚存在争议,前人根据同一成矿带中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同位素地质年龄信息,认为赤湖钼矿的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系塔里木板块北部活动陆缘泥盆纪岛弧火山-深成作用的产物;近期一些研究者根据赤湖斑岩钼铜矿区斜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和谐曲线年龄,认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时代为晚石炭世,成矿作用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南部活动陆缘晚石炭世汇聚阶段钙碱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对赤湖斑岩钼铜矿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体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获得322Ma±10Ma(95%可信度)的年龄值,表明赤湖斑岩铜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成矿作用与晚石炭世钙碱性岩浆浅成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利用水压致裂地应力测试方法对实际工程区进行了地应力测量,确定了工程区隧道围岩现今的地壳应力状态,即原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地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发生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地应力测量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作为隧道衬砌的设计、断面的选择及轴线方位的确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