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77篇
  免费   1567篇
  国内免费   2213篇
测绘学   960篇
大气科学   3689篇
地球物理   1334篇
地质学   2532篇
海洋学   666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658篇
自然地理   207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503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62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W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amwater chemistry and the topography of subcatchments in the Dorokawa watershed in Hokkaido Island, northern Japan, to examine the use of topography as a predictor of streamwater chemistry in a watershed with relatively moderate terrain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of Japan.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rokawa watershed and its subcatchments were expressed as topographic index (TI) values, which ranged from 4·5 to 20·4 for individual grid cells (50 × 50 m2), but averaged from 6·4 to 7·4 for the 20 subcatchments. Streamwater samples for chemical analyses were collected four times between June and October 2002 from 20 locations in the watershed. The pH of water that passed through the watershed increased from ~5·0 to 7·0, with major increases in Na+ and Ca2+ and marked decreases in NO3? and SO . Distinctive spatial patterns were observed for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and NO3? concentrations of streamwater across the watershed. Statistical analyses indicated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verage TI values of subcatchments and DOC, DON, and NO3? concentrations. Furthermore, the proportion of DOC in streamwaters in the wet season increased with TI values relative to other nitrogen species, whereas NO3?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with TI. The gradients of soil wetness and the presence of wetlands explained many of the observed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DOC, DON, and NO3? concentrations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the Dorokawa watersh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TI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predi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C, DON and NO3? in the surface waters of Hokkaido, where topographical relief is moderate and wetlands more common than in other regions of Japan.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陈伟 《安徽地质》2006,16(1):26-30
依据美国DRASTIC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吸收欧洲及国内有关地区的研究成果,结合安徽省淮北平原的实际情况,以MAPGIS和ACCESS为平台,评价了浅层地下水的脆弱性。在评价指标选择、指标等级评分和指数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使之更符合淮北平原的实际情况,更具操作性,为今后开展全省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93.
石漠化程度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岩溶石漠化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以贵州省普定县典型研究区IKONOS遥感数据为例,给出了一种利用多光谱遥感数据定量提取岩溶石漠化程度信息的算法。在多维光谱的向量空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植被线”的概念,并定义“石漠化几何指数”(GRI)为多维向量空间中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像元到“植被线”的归一化距离。作者认为使用这种方法提取石漠化程度,可以避免人工解译的主观性强,工作量大的缺点。使提取到的石漠化程度结果客观稳定。  相似文献   
994.
一种改进的等高线断点连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雪莲  胡鹏  白轶多 《测绘科学》2006,31(1):111-114
介绍了几种现有的等高线断点连接方法,并在最小点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断点连接方法。此方法在判断断点间距离大小之前先对等高线进行预处理,即将各条目标等高线自动赋予不同的颜色值,然后将图幅进行格网划分,在不同网格内搜索断点,根据颜色的差异及距离的远近自动进行等高线连接。此方法连接的准确率高于一般的断点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基于3D+-TPR-tree的点目标全时段移动索引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晶  刘广军  郭磊  董绪荣 《测绘学报》2006,35(3):267-272
在经典3D R-tree基础上提出新的3D R-tree索引,通过改变待索引数据项的结构并重新设计查询处理算法,减少包容矩形死区,提高查询效率;为了满足全时段查询要求,设计一种称为3D -TPR-tree的联合索引结构,并对其中TPR-tree的参数包容矩形的调整算法进行优化。通过测试,证明3D R-tree的查询效率明显高于普通3D R-tree;此外,测试结果也表明经过优化的参数包容矩形的调整算法也部分提升了TPR-tree的查询性能。  相似文献   
996.
一种面向道路网3维数据的空间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据沿道路呈线性分布,道路相互连通的特点,提出连通拓扑和动态分段相结合的混合索引机制,分两步来实现查询过程:第一步通过连通索引来进行粗略查询;第二步根据粗略查询结果,利用动态分段索引完成精确查询。以此建立的道路网及沿线3维数据的空间索引具有很高的查询速度,能确保数据的快速动态装载,可满足道路网3维可视化的要求。最后通过实验对算法进行实现,并在空间效率和时间效率上与R树索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7.
淮河流域5~6月降水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淮河流域降水异常进行分析对于预测黄海绿潮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淮河流域10个站,长江流域15个站,通过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51~2011年的逐月降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2000~2010年,淮河流域5~6月降水呈现增加趋势,与长江流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分别对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印度洋偶极子指数(Dipole Mode Index,DMI),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振荡(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指数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5~6月平均降水异常与6个月前的DMI指数达到最大正相关,与20个月前的北太平洋(20°N以北)SST呈现明显的负相关,与PDO指数达到最大负相关。这表明,PDO、DMI指数对淮河流域5~6月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生态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及水文监测、洪涝灾害预测、湿地土地规划时空演变模拟以及水利枢纽建设等不同行业相关业务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隔离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9.
论述了SQL Server Spatial技术理论,探讨了空间数据导入、索引的创建以及空间数据的查询方法。并以3维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为例,采用C#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对点云数据进行了组织及查询,并在MapOb-ject组件下进行可视化。试验证明,建立空间索引后点云数据的检索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00.
探讨了GIS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地图为例,在讲授地图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利用MapGIS软件动手制作一幅中国地图,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分析思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