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正辽西坳陷地区位于燕辽裂陷带东部,在中新元古界时期沉降缓慢、地层发育齐全、厚度巨大,前人大量研究表明中-新元古界完全具备形成与富集规模性油气资源的条件。本文通过牛营子地区小庄户实测剖面的第一手数据,拟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以小庄户剖面下马岭组烃源岩为研究目标,剖析其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解译有机质生源、沉积环境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2.
曹洪  胡瑶  骆冠勇 《岩土力学》2019,(7):2774-2780
不完整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且存在某些承压不完整井,其滤管顶、底均不在含水层层面,不能直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计算。可根据流线图中的水平流线对渗流场分层后进行简化计算,但分层位置的确定非常困难。因此,提出了简便可行的渗流场分层方法,包括假设上下部渗流场渗径相等的等渗径改进方法、假设上下部渗流场中井滤管长度与其含水层厚度比值相等的等比例改进方法和以等比例方法为基础的等效阻力法,并以此为基础对计算简便、精度较高的沙金煊公式进行完善,得到了适用于滤管顶、底均不在含水层层面的承压不完整井近似计算方法。经过算例验证和与有限元比较,该方法计算精度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93.
孟洁  翟增秀  刘英会  张君  韩萌 《岩矿测试》2019,38(2):179-185
还原硫化物是一Z类典型的恶臭物质,其特点是活性高、不易储存,因此适宜的储存条件对还原硫化物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气袋材质、还原硫化物初始浓度、还原硫化物性质和储存时间四个因素探究袋采样法储存还原硫化物过程的损失情况。以Tedlar~? PVF和Teflon~? FEP为目标采样袋,使用5个初始浓度(0. 001、0. 010、0. 100、1. 000和10. 000μg/m L)的混合还原硫化物,选择0、2、6、12、24、48以及72h的储存时间,以响应因子和相对回收率作为评价因子,并使用配对t检验法和吸附动力学,研究影响储存效果的主要因素、物质损失机理以及两种采样袋的储存能力。结果表明,储存时间越长、物质初始浓度越高,物质活性越强,损失情况越严重;在环境温度达到60℃时,Tedlar~? PVF的基质背景较Teflon~? FEP更复杂;相同条件下,还原硫化物在Teflon~? FEP储存过程中损失更严重。依据研究结果建议:(1)样品采集后避光保存;(2)低浓度含硫样品的测定在采样后8h内完成,高浓度含硫样品的测定在2h内完成;(3)若待测样品气体温度较高,优先选择Teflon~? FEP采样袋,气体温度较低条件下选择Tedlar~? PVF采样袋,可最大限度保持样品的原始状态。本研究成果有利于确保还原硫化物样品的储存稳定性,最大限度还原恶臭污染现场情况,为恶臭污染的分析测试以及后续的恶臭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4.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6月期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发展了一套自动的气相色谱系统和分析方法,用于分析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此系统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对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附近的大气进行了采样分析.作者简单介绍了此自动系统以及采样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5.
96.
廖小年  齐华 《四川测绘》1999,22(3):123-127
本文在介绍铁路便线的设计过程中,详细地讨论了各类曲线测量要素的计算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铁路便线施工放样的困难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7.
In Wadi Tharad the groundwater has been subjected to hydrochemical study to identify the process (s) that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relatively highly saline water in shallow alluvial aquifer. The chemical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ndwater salinity was highly variable and random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wadi course. This variation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ntensive evaporation on effluent prone surface irrigation water that led to precipitation of evaporates (e.g., calcite, dolomite, gypsum and probably halite). The intensive irrigation practice through mineral dissolution recharged the groundwater with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salinity. The local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is also involved in determining the risk of the groundwater salinity as a consequence of irrigation practic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98.
朝长地区原油中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李素梅  王铁冠 《现代地质》1999,13(4):444-450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 (朝阳沟—长春岭 )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吡咯类含氮化合物 ,其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与烃类化合物类似 ,非烃中吡咯类化合物可用于反映原油的成因类型。朝长地区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运移效应为油气注入模型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表明吡咯类等非烃化合物在油藏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
伊乐藻-草鱼圈养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十多年来,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特别是城郊湖泊,围栏圈养草食性鱼类发展迅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养鱼过程中,由于大量投喂商品饲料和过量利用湖泊水草资源,加之湖滨人口不断增加等多种原因,导致不少草型湖泊水生植被退化,水草消失,加速了湖泊富营养化进程,湖泊整体功能下降。 伊乐藻是1986年从国外引种东太湖的高等沉水植物,已在东太湖归化,并被广大渔民用作草食性养殖鱼类的饲料。本研究是充分利用伊乐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易种植、生物量大、可利用程度高等特点,研究了在浅水湖泊人工种植、采收时间和刈割方法,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测定了草鱼对伊乐藻的消化吸收和饲料系数;研究了伊乐藻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从而在浅水湖泊中设计和建设伊乐藻—草鱼圈养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即以种植伊乐藻为中心,并以它作为草食性鱼类饲料和在水界物质循环的中介,在湖泊大系统内建立的草—鱼平衡系统,以提高湖泊养鱼产量和其他水产品产量,改善渔业水质和优化湖泊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a managed recharge experiment in a multilayer aquifer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perched water tables in the Medina del Campo groundwater body, Douro basin, central Spain. A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recharge on the shallow sector of a regional-scale aquifer and on formerly active wetlands.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in the Visual MODFLOW Pro v.2011.1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present and analyse the regional impact of this artificial recharge ev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ssumption of a single perched system may prove useful in regional contexts where data is limited. From a study site perspective, managed recharge is observed to increase shallow storage along the riverbanks, which is considered valuable for environmental purposes. However, downstream wetlands are unlikely to experience a significant recovery. Furthermore,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artificial recharge is expected to reach the deep regional aquifer. This method can be exported to sett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perched aquifers and associated groundwater dependen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