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3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01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493篇
地质学   1306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富钴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史跃中  胡超涌  方念乔  黄俊华 《地球科学》2004,29(2):148-150,156
富钴结壳组成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这种未来资源的准确评价和合理利用有重要意义 .研究了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探讨了它们的来源和古海洋的指示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 ,δ13 Corg值位于 - 2 1.86× 10 -3 ~- 2 3.99× 10 -3 之间 ,表明它们来源于海洋表层浮游生物 .富钴结壳中有机物质的碳同位素组成的波动响应海洋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可以指示古海洋 .  相似文献   
932.
In studying the petrogenesis of intra-plate ocean island basalts(OIB) associated with hotspots or mantle plumes, we hypothesized that the two large-low-shear-wave-velocity provinces(LLSVPs) at the base of the mantle beneath the Pacific(Jason) and Africa(Tuzo) are piles of subducted ocean crust(SOC)accumulated over Earth's history. This hypothesis was formulated using petrology, geochemistry and mineral physics in the context of plate tectonics and mantle circulation. Because the current debate on the origin of the LLSVPs is limited to the geophysical community and modelling discipline and because it is apparent that such debate cannot be resolved without considering relevant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formation, it is my motivation here to objectively discuss such information in a readily accessible manner with new perspectives in light of most recent discoveries. The hypothesis has the following elements:(1) subduction of the ocean crust of basaltic composition to the lower mantle is irreversible because(2) SOC is denser than the ambience of peridotitic composition under lower mantle conditions in both solid state and liquid form;(3) this understanding differs from the widespread view that OIB come from ancient SOC that returns from the lower mantle by mantle plumes, but is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OIB is not derived from SOC because SOC is chemically and isotopically too deple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any known OIB suite on Earth;(4) SOC is thus the best candidate for the LLSVPs, which are, in turn, the permanent graveyard of SOC;(5) the LLSVPs act as thermal insulators, making core-heating induced mantle diapirs or plumes initiated at their edges, which explains why the large igneous provinces(LIP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dges of the LLSVPs;(6) the antipodal positioning of Jason and Tuzo represents the optimal momentum of inertia, which explains why the LLSVPs are stable in the spinning Earth.  相似文献   
933.
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与动力学型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测深剖面的系统构造解析,建立起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本文根据地壳厚度与速度结构模型、地壳变形结构样式、地壳地质结构与构造演化、地壳运动学与动力学等四方面标志,将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划分为3类6种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褶推式结构-挤压动力学型式、克拉通型地垒结构-拉伸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高原扇形结构-碰撞楔入动力学型式、增厚型造山带楔状结构-俯冲楔入动力学型式、减薄型盆岭结构-块体伸展动力学型式和减薄型铲状结构-整体伸展动力学型式。笔者探讨了克拉通型地壳、增厚型地壳和减薄型地壳的基本特征、相互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34.
最近研究表明,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减薄不仅是岩石囤地幔减薄,而且下地壳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减薄和置换。本文强调下地壳过程,如岩浆底侵、置换和拆沉作用是理解岩石囤减薄机制的关键因素之一。火山岩及其捕虏体的信息似乎支持在华北东部南、北缘存在局部造山带型的下地壳与岩石囤的拆沉作用。但是华北东部整体上的减薄机制难以用造山带的拆沉模式来解释。华北东部克拉通内部的火山岩中的下地壳捕虏体有两类,一类是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的底侵辉长岩和辉石岩以及榴辉岩相变质的石榴辉石岩,形成时代约在140~120Ma;另一类是经过了中生代变质叠加的前寒武纪麻粒岩。中生代华北东部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岩浆底侵作用,现今的下地壳很可能已大部分不是前寒武纪的下地壳,它们由中生代变质的辉长岩、镁铁质岩石以及经历了很强烈改造的前寒武纪下地壳麻粒岩组成。此外,在华北东部普遍存在着化学成分类似于“埃达克岩”的中生代高锶花岗岩类岩石,它们的形成与岩浆底侵作用和镁铁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其熔融残留应是榴辉岩或石榴角闪岩。尽管如此,要通过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一个厚的密度很大的榴辉岩层,由它的重力不均衡来带动80~120公里厚的岩石圈地幔一起拆沉进入软流圈的机制很难发生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岩浆底侵和置换作用是下地壳过程非常重要的形式,与岩石圈的减薄具有密切联系,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935.
广东省花岗岩出露区面积大,不同侵蚀风化壳岩层为母质的土壤侵蚀过程和侵蚀类型区域差异明显,因此依据不同侵蚀土壤类型的特点进行治理显得十分必要.该省德庆县花岗岩风化壳土壤侵蚀非常严重.在对该地区花岗岩风化壳特性与侵蚀过程关系调查基础上,对花岗岩风化壳剖面分带特征及其物理化学垂直分异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花岗岩区侵蚀土壤的发生机理,对花岗岩区主要侵蚀土壤类型、特点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6.
沙坡头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采用撒茎法和芽胞培养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的实验表明:芽胞由植物体叶腋腋毛顶端细胞反复再生,原丝体由芽胞和叶基部细胞产生或由腋毛直接生长为原丝体,附着在叶背面的芽胞比未附着芽胞产生的原丝体生长更好;老茎不直接生长为植物体,产生新生枝后死去.同时,实验室培养的真藓Bryum argenteum其植物体、叶和细胞形态特征与野生种有明显差异.为人工促进固定沙丘结皮层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37.
唐洋  李新虎  郭敏  王弘超 《干旱区地理》2022,45(4):1137-1145
土壤盐结皮对土壤水文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初始盐分浓度(Initial salt concentration, ISC)的差异会对盐结皮的形成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土壤蒸发的差异。但目前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试验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动态监测及分析不同ISC下砂土的盐结皮形成、蒸发、土壤表面温度动态变化过程,以期阐明不同ISC下盐结皮形成过程及其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ISC越高,盐结皮在土壤表面出现的时间越早,覆盖率越大,且在同样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条件下土表温度增幅越小,蒸发量也越小;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拟合不同ISC与累积蒸发量之间的关系(R2>0.90);随着ISC的增加,盐结皮对土壤蒸发抑制效率从24.14%(10 g·L-1)增大到71.99%(250 g·L-1)。ISC会显著影响盐结皮形成的过程,并通过影响土表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蒸发出现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938.
中太平洋SA海山钴结壳勘查网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勘查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的资源信息过程,选择最优勘查网度是降低勘查成本、加快勘查速度的关键之一,地质统计学方法在勘查网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选取中太平洋SA海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地质统计学法,建立SA海山结壳厚度的理论变差函数模型.根据估计方差是勘探网度和网型的函数这一原理方法,分析认为当前的勘查网度无法控制该海山钻结壳的分布,还需加密调查取样,并模拟得出了最优勘查网度,为大洋矿产勘查航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9.

壳幔热流配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深部热量来源与最基础的地热背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本文依托CRUST1.0模型与地质资料,将中国陆区在平面上划分为19个构造区,在垂向上将这些区域从第四系沉积物至上地幔的地层划分为8个圈层,确定了这些圈层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测放射性生热率数据664组,收集地壳放射性生热率及U、Th、K元素含量数据约1000组,系统地完成了上述区域各圈层的放射性生热率填图,统计得出我国陆区上、中、下地壳生热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31 μW·m-3、0.57 μW·m-3与0.22 μW·m-3.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全国大地热流测量数据(1503组)完成了我国陆区地壳-地幔热流分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区qc/qm>1的面积占80.1%、qc/qm>1.2的面积占65.8%.除我国东部、中部的一些盆地之外,在我国陆区大部分地区,地壳均为大地热流的最主要热源.地壳各圈层中,基底层至中地壳为地壳的主要的产热区域,贡献了平均约50%的大地热流值.本文以面积加权计算得我国陆区地壳热流平均值为39.1 mW·m-2,其中青藏高原最高、东南沿海次之,两者分别得益于较大的地壳厚度与较高的基岩地层生热率.我国陆区地幔热流平均值为29.7 mW·m-2,与全球地幔热流平均值接近,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环鄂尔多斯地区、藏滇地热带分布区较高.地壳热流、地幔热流的高值区与我国的主要地热资源分布区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0.
地球中的流体和穿越层圈构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卢焕章 《地质力学学报》2019,25(6):1003-1012
地球中的流体是当前科学研究的重点。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来说,流体应包括气体、液体(水和石油)、熔体和地球中受应力作用而移动的物体。在半经为6378 km的固体地球中可分为7个层圈。目前对地球内部流体的了解很少,为探索流体在各层圈中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和分布,以现阶段对地球层圈和流体研究程度来看,其重点应放在地球中穿越层圈的构造部分和地壳。地球中穿越层圈的构造主要有三个:板块构造的俯冲带是由上到下的穿越层圈构造,向下俯冲的大洋岩石圈可以抵达地幔过渡带;大洋中脊的扩张引起的由下而上的穿越层圈构造,使岩石圈和地幔的熔流体从下向上运移;地幔柱引起的由下而上的穿越层圈构造,使地幔的熔流体从下向上迁移。通过对三个穿越层圈构造和地壳中流体的研究,可以得出地壳、岩石圈、上地幔、过渡带、下地幔和核幔边界层流体的种类和成分、流动和演化。这是至今为至能鉴定到地球中深部流体的方法。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是当前地球中流体科学研究的重点,并对开展深部找矿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