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Pahoehoe flows interbedded with sedim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superior portion of Paraná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 (PCFB), west portion of Paraná State, southern Brazil. In the study area peperites are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va flows and wet lacustrine sediments (silt and clay). Evidence that the sediments were unconsolidated or poorly consolidated and wet when the lava flowed over them includes vesiculated sediment, sediment in vesicles and fractures in lava flow and in juvenile clasts in the peperite and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Hydrodynamic mingling of lava and wet sediments (coarse mingling) is predominant and volcanic rocks and textures related to explosive phase of Molten Fuel Coolant Interaction (MFCI) are not observed in study area. Locally centimeter-sized areas display direct contact between ash-sized juvenile clasts and sediments formed by the collapse of a vapor film. The textures of fluidal peperites in the central PCFB indicate that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led to a coarse mingling between lava/sediment are (1) lava properties (low viscosity); (2) fine grained, unconsolidated or poorly consolidated wet sediment; and (3) a single episod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ava flows and sediment.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我国3万多土样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综合国内外土质分类的优点,提出一个以有机质含量、粒度成分和塑性图综合考虑的统一土质分类方案。它与我国几种主要分类相对比,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新旧分类衔接也不成问题。本文最后根据我国实际资料的分析,对塑性图的功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3.
本文提出了地下流体渗流问题的三维解粗化算法,在粗网格内流体压强分布用直接解法求解三维渗流方程,用这些解计算粗网格的等效渗透率,在流体流速大的区域仍采用精细网格的计算方法.用所得等效渗透率计算了粗化网格的渗流场的压强分布,结果表明渗流方程的三维粗化解非常逼近采用精细网格的解,但计算的速度比采用精细网格提高了100多倍.  相似文献   
74.
王晓东 《地质与勘探》2024,60(3):530-538
断陷盆地陡带区多沉积于湖盆的边界同生断层一侧,具有山高坡陡、近物源、沉积速度快的特点,多发育有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或扇三角洲,在地震相上多表现为楔形杂乱相、 楔形空白相。本文所述内蒙古二连断陷盆地探区的陡带区沉积大量厚度大、延伸长、无分选的粗细混合碎屑物质,造成地震资料存在能量弱、信噪比低、成像差的问题。为有效改善陡带区地震资料品质难以满足地质需求的问题,本文在对大量陡带区地震资料的分析,在充分分析陡带区沉积模式基础上完成了断陷盆地陡带区地球物理建模以及地球物理响应论证。认为大量的粗碎屑物质未经分选、快速沉积是导致断陷盆地陡带区地震采集资料反射能量弱、资料信噪比低、成像困难的直接原因。据此,通过充分的理论论证、模拟以及实际资料验证,推荐断陷盆地陡带区地震资料采集时采用较高的覆盖次数、相对适中的面元、较宽方位和适宜的炮检距。该成果可为类似地区的地震勘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5.
This is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crotektites that were found in large numbers from the interval between 7.80 and 8.10 m depth of core S095-17957-2 (10°53.9’N, 115°18.3’E, water depth 2 195 m), northern Nansha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microtektites vary in shape, with spherules predominating, and are commonly less than 1 mm in diameter, transparent or semitransparent, brownish in color, with bubbles inside. Based on coarse fraction stratigraphy and foraminifera/nanofossil biostratigraphical events the microtektite layer was assigned to nearly the Bm-hes/Matuyama magnetic reversal boundary (some 0.78 MaBP). Obviously, the present microtektites, and those found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 of the Indian Ocean, Australia and loess of northern China, were products of the same impact event and therefore, are useful as a reliable mark in Quaternary stratigraphy, as well as in paleoclimatic studies.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9676287, 49732060).  相似文献   
76.
通过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地区古近系油气勘探实例,提出了油气初次运移有效性与初次运移有效区的概念。初次运移是否有效取决于烃源岩排出之油气进入邻近砂体后能否顺利二次分配。初次运移有效性的主控因素取决于2点:一是发育与烃源岩接触面积较大的规模性砂体;二是砂体中粗孔喉相对发育。前者可为初次运移有效性、提高运聚充注效率奠定基础;后者则决定了油气优先充注的运聚方向,其是决定初次运移最终有效的直接条件。据此,对比分析了西江A构造圈闭与西江B构造圈闭的钻探结果,并对西江A构造钻探失利进行了深入解剖,进而深化了该区古近系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且为进一步勘探寻找类似油气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7.
许锡昌  周伟  韩卓  秦尚林  李建新 《岩土力学》2010,31(Z2):115-118
基于某大型场平工程填筑质量抽检结果,探讨了粗料含量(粒径大于5 mm颗粒含量)、填料最大粒径以及填料级配情况对土石混合料现场压实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粗料含量逐渐增加时干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但达到90%左右时,干密度离散性较大,建议粗料含量的合理值为60%~80%;同样,当填料最大粒径逐渐增大时干密度也随着最大粒径的增大而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当超过松铺厚度(800 mm)的30%以后,干密度则逐渐减小,且离散性较大,建议最大粒径的合理值为松铺厚度的30%;填料级配良好与否和压实特性无明显的相关性,但级配应连续。该研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沙漠人工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及动态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2004年植物生长季,利用根钻取样研究了沙漠4种不同配置类型油蒿与柠条植物群落的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另外,采用挖沟分层取样研究了半固定沙丘两种植物的粗根剖面结构,结果表明:尽管4个样地高峰值和低峰值出现的时间不一致,但沙漠植物细根的生长动态表现为双峰型;整个生长季纯油蒿样地细根密集分布于0~40 cm,其余样地密集分布于10~60 cm;受一年生植物的影响,9月份4个样地表层(0~30 cm)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出现最大值。采用边灌水边取样的办法获得4个样地300 cm深的根系数据,4个样地90%以上的细根分布在0~200 cm层次,其中纯油蒿样地的根系的最大深度是270 cm,其余3个样地均在300 cm以下;细根的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随深度而减小且呈指数递减形式(P<0.01)。除纯油蒿样地外的其他3个样地,根瘤的最高值出现在4月份;粗根的根长密度远远小于细根的根长密度。挖沟分层取样研究表明,与柠条相比油蒿具有较高的根冠比;柠条的粗根长主要分布于0~60 cm,粗根重主要分布在0~40 cm;油蒿的粗根分布比柠条的更浅,粗根长主要分布于0~40 cm,粗根重主要分布在0~20 cm。  相似文献   
79.
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流脉动的机理出发,以粘性土的宾汉应力作参数,建立了粘性土的临界起动剪切力公式.根据一系列实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粘性土夹沙的起动条件,归纳出统一的表达式.此外,还对上部水流为浑水的情况下,粘性土及粘性土夹沙的起动条件作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80.
绵竹酿春池温泉坡缕石的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多义 《矿物岩石》2004,24(2):14-18
首次在绵竹酿春池温泉深达1560多米的深井热矿水中发现大量坡缕石。该坡缕石富积于钙质砾岩断层的裂缝中。该温泉为大气降水深循环低温热液,pH8.3~8.8,温度46C~96C。各种测试分析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酿春池可能有两种近似的结构类型不同的坡缕石,并且同时具有两种矿石类型的一些特征,是一种新的形成于地下深部粗碎屑岩裂隙中的低温热液中的坡缕石,初步定为热液充填交代型坡缕石粘土矿床之中的深循环低温热液裂隙型坡缕石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