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08篇 |
免费 | 3620篇 |
国内免费 | 60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2篇 |
大气科学 | 1595篇 |
地球物理 | 1961篇 |
地质学 | 15956篇 |
海洋学 | 1069篇 |
天文学 | 127篇 |
综合类 | 1395篇 |
自然地理 | 13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6篇 |
2023年 | 419篇 |
2022年 | 579篇 |
2021年 | 709篇 |
2020年 | 700篇 |
2019年 | 882篇 |
2018年 | 784篇 |
2017年 | 836篇 |
2016年 | 907篇 |
2015年 | 936篇 |
2014年 | 1125篇 |
2013年 | 972篇 |
2012年 | 1154篇 |
2011年 | 1247篇 |
2010年 | 1098篇 |
2009年 | 1116篇 |
2008年 | 979篇 |
2007年 | 1105篇 |
2006年 | 1036篇 |
2005年 | 812篇 |
2004年 | 736篇 |
2003年 | 657篇 |
2002年 | 556篇 |
2001年 | 583篇 |
2000年 | 474篇 |
1999年 | 536篇 |
1998年 | 419篇 |
1997年 | 391篇 |
1996年 | 334篇 |
1995年 | 289篇 |
1994年 | 231篇 |
1993年 | 222篇 |
1992年 | 188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3篇 |
197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厚油层内部夹层特征及在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岩芯、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为基础,通过静态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厚油层内部夹层类型、成因和展布特征,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及其在挖潜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厚油层的夹层类型主要有泥质、物性和钙质夹层三类,以泥质夹层为主,前两者属沉积成因,而钙质类层主要属成岩成因。从厚油层内部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将其分为层状连续分布夹层、片状不稳定分布夹层和不规则冲刷-充填夹层3种。统计结果表明:横向延展非常稳定且井间对比性较强的夹层数量约占30%,而横向延展稳定性较差且连片程度不高,具空间随机性分布特征的夹层数量约占70%。夹层空间分布特征与注采配置方式共同控制了厚油层内部的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对夹层的深入研究有效提高了对厚油层内部剩余油的认识精度。从不同空间分布夹层所控制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出发,采用水平井、井网整体调整、补孔等方法和措施可获得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82.
183.
针对当前从气象风险角度开展小麦条锈病与气象关系研究甚少的状况,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出发,采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和极差正规化等方法,建立了包含气候条件和寄主存在数量两个环境因子的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农业气候风险模型,并划分了高、中、低风险等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农业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川西高原地区、川西南山地和盆地西南部是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低风险区,盆地大部地区是中、高风险的集中区.区划结果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的分区预报和综合防治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淄博市国土资源局临淄分局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水平,实现科技管矿,研制开发了矿山三维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人工井下巡查的不利局面,以"自动化"监管取代人工监管,消除了监管死角,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大了执法力度,为全区矿政管理的科学规范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5.
玉山煤矿含煤地层为吴家坪组,可采煤层2层,具有中灰、中等挥发分、高硫分、低磷分、特低—低氯,低砷、高氟,中高发热量的煤质特征,煤类丰富,呈条带状分布。通过对区内沉积环境和煤的变质作用2个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形成煤层高硫、中灰特征的影响因素,解释了煤类分带现象,并指出了主要煤质指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6.
187.
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问题,依据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回、16个六级旋回;并以岩芯及室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岩石类型、粒度及结构特征、垂向粒序变化、层理构造类型及自然电位曲线形态等。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冲积扇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漫流席状砂、远端砂丘等微相;辫状河主要发育心滩,辫状河道充填,天然堤、漫滩和道间洼地沉积,泛滥平原沉积,废弃河道等微相;2个四级旋回的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相似;第Ⅰ五级旋回在研究区中偏西部属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微相,在东部属扇前平原沉积;第Ⅱ五级旋回早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河道规模较大,仅在第Ⅱ1六级旋回的东北部位见冲积扇的辫流砂岛及辫流沟道微相;第Ⅱ五级旋回中期属辫状河沉积,河道规模减小,2个河道群自NW向SE方向流动;第Ⅱ五级旋回晚期河道规模更小,逐渐向曲流河沉积过渡。 相似文献
188.
Amphioxus, a cephalochordate, is an important model fish for studies in evolution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A successful cell
culture from amphioxus tissues in vitro would help understanding some basic issue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for proliferation of amphioxus cells,
primary cultures were initiated from buccal cirri, tail, gill, gut and metapleural fold of amphioxus 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 The media tested were L-15, F-12, M 199, MEM, DMEM, PRMI 1640 and LDF, each was supplemented with 20% fetal bovine serum.
The optimal conditions include tail tissue cultured in L-15 or F-12 with supplement of 20% FBS and 1.5% NaCl at about 25°C.
Supported by Doctoral Initial Fund of Ludong University (No.43304) 相似文献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