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丽水36-1构造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丽水西次凹的中东部,该凹陷属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呈北东向展布,上古新统灵峰组和明月峰组是主要目的层段。根据该构造已钻3口井进行系统沉积学和测井相研究,上古新统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带和中部的灵峰凸起带,可能还有北部的雁荡凸起带。不同的物源区通过断层的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等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在凹陷下陷兴盛和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灵峰凸起带物源经过边缘大断层在其西侧形成扇三角洲,进一步向凹陷中心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和浅海沉积;闽浙隆起带物源可能沿着不同的入口在凹陷西斜坡形成扇三角洲,它们也可进一步向凹陷深处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体。根据油气聚集规律和物源分析,形成于凹陷深水区的浊积扇沉积和斜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52.
本文简要介绍了可能的核废处置场地水运动的同位素示,并以^36Cl为例,说明了该方法在示踪非饱和带中降水的入渗作用、了解饱和带水流运动情况,测定地下水及溶质迁移速率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36Cl年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报道了河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36)Cl研究的样品采集、制备,加速器质谱计(AMS)测定及地下水~(36)Cl年龄的计算原理和结果。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介绍从连山关铀矿床及地下水中提取及纯化129I及36Cl的3种化学方法:(1)利用真空蒸馏法从铀矿石及围岩中提取129I及36Cl两个卤素以I2及HCl形式收集于冷阱中,经纯化后制备成AgI及AgCl经AMS测出其原子数。(2)利用离子交换法从矿区地下水中提取129I,再经萃取纯化制备成AgI经AMS测出其原子数。(3)利用沉淀法从矿区地下水中提取出36Cl并经多次纯化后制备成AgCl送AMS测出其原子数。通过测量结果总结出铀矿床及地厂水中裂变产物的地球化学行为及迁移规律。实验结果可供高放核废物处置库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5.
56.
河北平原第四系深层地下水36Cl同位素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董悦安  何明等 《地球科学》2002,27(1):105-109
为研究河北平原第四系深层地下水的年龄,应用加速器质谱计对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样品的N(^36Cl)/N(Cl)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其年龄,并与地下水动力学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冲洪积平原山前地带保定市第四系第三和第四含水组的地下水年龄皆很小,为近期补给的地下水。中部地带保定地区东部和沧州地区西部的第三含水组地下水年龄皆小于5万a,第四含水组地下水的年龄可能大于10万a。边缘地带沧州市和青县第三含水组地下水年龄为8-9万a左右,东光县为26万a左右;沧州市第四含水组地下水年龄为33万a左右,东光县为77万a左右。  相似文献   
57.
58.
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裂隙孔隙卤水是我国重要的深层卤水资源之一,关于其成因争论较大.对柴达木盆地西部碱石山、红三旱四号、鸭湖和俄博梁II号四个地区构造裂隙孔隙卤水样品的常量、微量元素以及He、Ne、Ar同位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裂隙孔隙卤水钠氯系数介于0.84~0.91,钾系数介于3.19~12.35,...  相似文献   
59.
36Cl断代法应用于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的构造事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的形成与隆升是多期次的,尤其早更新世晚期的快速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西部盆-山地貌形成与荒漠化的出现有着重大影响,这已成为近年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高原东北缘-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中红色泥岩36Cl 断代法定年,首次测定该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1.54~0.28 Ma B.P.)之间.结合敦煌盆地同时代地层(0.837 Ma B.P.和1.142 Ma B.P)的低角度掀斜现象,以及前人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酒西盆地的研究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晚期,受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北向挤压作用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事件,造成大范围的挤压变形与山脉隆升,这对我国西北地区构造格架的最终形成和晚期油气运移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We report high spatial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measurements of masers towards R Aqr and H1−36, both of which are examples of the sub-class of symbiotic stars that contain a long-period Mira-type variable. Our observations have resulted in the first detection of 321-GHz H2O maser action towards a symbiotic Mira — R Aqr. Comparison with simultaneous 22-GHz H2O maser data suggests that the masers do not have the same properties as those in the circumstellar envelopes of field Miras. R Aqr's 22-/321-GHz peak flux density and luminosity ratios are low, as is the line width ratio. Continuum and spectral-line maps indicate that the 22-GHz maser and free–free emission are aligned. Three mechanisms can reproduce the data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success. All three lead naturally to normal levels of maser emission in SiO and 321-GHz H2O and anomalously weak OH and 22-GHz H2O masers. In the most convincing model, UV radiation and a fast wind from the companion remove the Mira's envelope of dusty, molecular gas, leaving a relatively small cavity of dense, neutral material within a large, ionized nebula. Excitation temperatures suggest that 321-GHz masers are normally excited close to the Mira whilst 22-GHz masers are more remote; in R Aqr, therefore, the 22-GHz masers do not form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Instead, we see weak and narrow lines that form closer to the Mira, consistent with our high-resolution ma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