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328篇 |
免费 | 18704篇 |
国内免费 | 133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14篇 |
大气科学 | 9389篇 |
地球物理 | 16667篇 |
地质学 | 39579篇 |
海洋学 | 7692篇 |
天文学 | 2776篇 |
综合类 | 4696篇 |
自然地理 | 113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310篇 |
2023年 | 1363篇 |
2022年 | 2272篇 |
2021年 | 2582篇 |
2020年 | 2692篇 |
2019年 | 2981篇 |
2018年 | 2469篇 |
2017年 | 2808篇 |
2016年 | 3041篇 |
2015年 | 3243篇 |
2014年 | 3861篇 |
2013年 | 4333篇 |
2012年 | 4272篇 |
2011年 | 4351篇 |
2010年 | 3726篇 |
2009年 | 4421篇 |
2008年 | 4321篇 |
2007年 | 4767篇 |
2006年 | 4525篇 |
2005年 | 3937篇 |
2004年 | 3658篇 |
2003年 | 3437篇 |
2002年 | 3062篇 |
2001年 | 2642篇 |
2000年 | 2490篇 |
1999年 | 2301篇 |
1998年 | 2007篇 |
1997年 | 1900篇 |
1996年 | 1691篇 |
1995年 | 1384篇 |
1994年 | 1408篇 |
1993年 | 1189篇 |
1992年 | 925篇 |
1991年 | 655篇 |
1990年 | 601篇 |
1989年 | 490篇 |
1988年 | 380篇 |
1987年 | 238篇 |
1986年 | 153篇 |
1985年 | 107篇 |
1984年 | 47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6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35篇 |
1978年 | 41篇 |
1977年 | 32篇 |
195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日照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63,自引:3,他引:63
选择日照市的东港区和岚山区为研究区,采集了445个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了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与土地利用、成土母质之间的关系,绘制了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概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①As、Co、Cr和Cu的平均值低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Cd、Hg、Mn、Ni、Pb和Zn的平均值高于背景值,尤其是Cd、Hg的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1.85和1.38倍,土壤中重金属累积较为明显.②10种元素可被辩识出4个主成分(PCs),PC1 (Co、Cr、Mn、Ni和Zn)和PC3 (As、Cu)为自然源因子,PC2 (Cd、Pb)为工农业及交通源因子,PC4(Hg)为工业源因子;其中Pb、Zn在PC1和PC3上均有较大载荷,受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控制.③Cd、Hg含量在不同的覆被类型有显著差异,在城镇建设用地的含量最高;Co、Cr、Cu、Mn和Ni在花岗岩和变质岩母质的含量高,与冲积与海积物母质有较大差异.④来自于同一主成分的元素及元素组合的环境风险空间格局与相应主成分插值结果基本一致,所有重金属综合环境风险的高值区在西部和东部呈点状分布,主要是由西部的高地质背景和东部的强烈人为干扰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气温事件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五站的逐日气温资料,通过百分位法定义了不同台站的逐日极端高、低温阈值,研究了河西走廊东部近45a来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最高气温总阈值民勤出现了暖中心,乌鞘岭出现了冷中心;极端最低气温总阈值暖中心出现在武威,冷中心出现在乌鞘岭;极端最高、低气温空间分布与其对应阈值的空间分布类似;河西走廊东部极端低温频数南北部都呈现减少趋势,而极端高温频数在南部古浪和北部靠近沙漠区的民勤呈现减少趋势,其它地区为增加趋势.时间变化上,河西走廊东部极端最高、低气温总体都呈增温趋势,增温幅度极端最低气温比极端最高气温明显;极端最高气温频数总体呈略增加趋势,极端最低气温频数呈明显的减少趋势;极端最高、低气温和极端最高、低气温频数都是6~7a和9~10a周期反映明显;极端最高、低气温增温以及极端高温频数增加和极端低温频数减少都发生了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45.
构造物理模拟是目前研究构造变形过程与成因机制最为有效的手段。在系统展示并归纳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总结了物理模拟实验的理论、材料及技术进展。在挤压地区, 构造物理模拟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模拟逆冲褶皱系统演化过程的强有力工具; 在推覆体或双冲构造、冲断带的反转与基底卷入、挤压造山作用与表面过程、挤压地区构造转换带及地幔对流与板块碰撞俯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946.
947.
谢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1,23(2):65-67
对秦巴山区的开发利用,各种工业、厂矿在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未经处理即任意排放,造成河流水质恶化,影响着秦岭的环境质量,提醒人们及早关注环境生态变化,加强环保意识,保护秦巴山区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948.
Based on the δ13C and δ18O fluctuation of lacustrine carbonate, CaCO3 content and sporo-pollen data, a palaeoclimatic history of Bosten Lake during the Holocene has been outlined, several stages
of climatic changes are divided, and the following result es are obtained: (1) Palaeoclimatic changes revealed by carbonate
isotope around Bosten Lake are basically identical with that revealed by other geological records in Xinjia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presented apparent Westlies Style model: during cold period, relative humidity increased, δ18O, δ13C and CaCO3 appeared low; but in warm periods, the dry regime aggravated. (2) The temperature reflected by δ18O exist evident features being increase in the late period during the Holocene. Together with the δ13C, pollen and CaCO3 analyses, several cold and warm phases which are of broad regional significance can be identified. The warm peaks occurred
at about 11.0 ka B.P., 9.4 ka B.P., 7.5 ka B.P., 5.0 ka B.P., 3.0 ka B.P. and 2.0 ka B.P.; the cold peaks at 11.5 ka B.P.,
10.5 ka B.P., 8.8 ka B.P., 5.5 ka B.P., 3.3 ka B.P., 2.2 ka B.P. and 1.5 ka B.P.. (3) Several climatic events with the nature
of “abrupt climatic changes” are revealed in the periods of 11.0 ka B.P. −10.5 ka B.P., 9.4 ka B.P. −8.8 ka B.P., 5.5 ka B.P.
−5.0 ka B.P. and 2.0 ka B.P. −1.5 ka B.P.. (4)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ate isotopic record of lacustrine sediment in arid
area is very sensitive to climatic changes, and may be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palaeoclimatic changes. 相似文献
949.
中国对外开放口岸布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1、口岸分类及功能:按口岸的重要性及管理层次分类;按口岸性质及运输方式分类;按口岸所处地带及对外职能分类。2、口岸的基本结构:包括对外运输系统、对外贸易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服务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3、口岸布局与区域开发。4、中国口岸布局四大地域系统:沿海沿江沿边口岸开放地域系统和内陆(沿路)口岸开放地域系统。5、关于改善开放口岸体系的建议:口岸设置要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结合国际大通道建设开辟新口岸,大力发展航空网设置新航空港口岸,沿江内陆区口岸类型要多样化,完善现有开放口岸系统。 相似文献
950.
自1992年4月12日至12月30日对中山站以西内拉峡湾海冰和冰下水柱中藻类优势种组成和丰度进行了测定。4月份和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冰柱和水柱(0~50m)藻类丰度高达108~109cels/m2。冰藻的普遍或季节性优势种主要包括Amphiprorakjelmani、Berkeleyarutilans、Naviculaglaciei、Nitzschiabarkleyi、N.cylindrus、N.lecointei和Nitzschiasp.。由于藻类结合入冰后自身的演替,春-夏季海冰剖面中所记录的优势种组成并不能准确反映冰底优势种的季节演替过程。从冰底和水表藻种组成的对比表明,两者仅在春末冰底冰藻水华期间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秋、春季冰底冰藻水华的形成以现场生长为主,夏初冰藻释放入水后对冰下浮游植物的播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