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47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研究中天山地块卡瓦布拉克杂岩带的成因,对重建中天山南缘古生代洋陆构造格局及其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查明杂岩带中-基性岩主体岩类矿物学及岩石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岩类的主、微量元素和Sr Nd Pb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其属于偏基性的富钠、低钾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U、Sr)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和重稀土元素(HREE)。全岩Sr Nd同位素组成具有较低的锶初始比值(ISr=0706~0709)和较高的εNd(t)值(684~976),并具有较低的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初始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i=18015~18239、(207Pb/204Pb)i=15573~15593、(208Pb/204Pb)i=37871~38207。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其母岩浆应该来自被交代的年轻富集岩石圈地幔,代表岛弧岩浆,说明卡瓦布拉克杂岩带中-基性岩可能代表该区晚古生代岩浆弧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82.
利用1961-2015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点结冰初、终日观测资料和地、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结冰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结冰初、终日与地、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受海拔、地形地势、植被覆盖和地表岩性等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结冰初日为山区最早,荒漠区次之,绿洲平原区最晚;结冰终日为山区最晚,荒漠区次之,绿洲平原区最早;各地结冰初、终日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结冰初、终日的年份概率均在60%左右,偏早和特早结冰初日以及偏晚和特晚结冰终日的年份概率均在20%左右,结冰初、终日与气温的异常年份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时间变化上,结冰初日呈推迟趋势,结冰终日呈提早趋势,结冰初日推迟的幅度比结冰终日提早的幅度更大;结冰初、终日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10~12 a、8~10 a的准周期变化。结冰初、终日与地、气温和海拔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地、气温每升高1℃,结冰初日分别推迟约3.0 d、3.5 d,结冰终日分别提早约4.2 d、4.9 d;海拔每升高100 m,结冰初日提早约1.8 d,结冰终日推迟约2.5 d;结冰终日对气候变暖和海拔变化的响应程度比结冰初日更敏感。  相似文献   
983.
二连盆地早白垩世末期断拗转换的构造应力场背景,为赛汉组上段古河谷沉积的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赛汉组上段古河谷沉积是在下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由于湖泊沉积衰亡,形成了长流程的古河道砂体,为铀成矿提供了理想的赋矿空间。晚白垩世-古新世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有利于氧化带的发育。因此,古河谷砂体和氧化带控制了盆地内的铀成矿。笔者通过以哈达图、赛汉高毕和巴彦乌拉铀矿床的对比分析,建立了二连盆地3种不同古河谷类型的铀成矿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潜力分析,指出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84.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关中高新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地区及其已建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东部开发时期深圳在沿海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上海在沿江开放时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类似,也具有率先发展的区位优势、政治经济优势及科教与高科技产业优势,并对推动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驱动和示范引导作用。因此,按照国家《“十五”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要实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开发的战略要求,应把关中高新带建成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985.
Hydrothermal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related hydrothermally enhanced fracturing are common in the Precambrian Dengying Formation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Petrographic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core samples show that the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s of Dengying Formation consist of four main types of pores in the reservoir facies. These include: 1) hydrothermal dissolution vug(or pore), 2) intercrystalline pore, 3) residual inter-breccia vug(or pore), and 4) enlarged dissolved-fracture.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fabrics dolomite in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s, namely, saddle dolomite, fine-medium dolomite and micritic dolomite. Micritic dolomite is the original lithology of host rock. Saddle dolomite with curved or irregular crystal faces was directly crystallized from hydrothermal fluids(average temperature 192°C). Fine-medium dolomites are the products of recrystallization of micritic dolomite, resulting in abnorm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light depletion of δ18O,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Mn-Fe and 87Sr/86Sr, and positive Eu anomaly. A model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hydrothermal dolomite reservoir facies is proposed here, which incorporates three fundamental geological controls: 1) extensional tectonics and tectono-hydrothermal events(i.e., the Xingkai Taphrogenesis of Late Sinian-Early Cambrian, and Emei Taphrogenesis of Late Permian), 2) hydrothermal fluid storage in clastic rocks with large thickness(e.g., Nanhua System of Chengjiang Formation and part of Doushantuo Formation), and 3) confining bed for hydrothermal fluids(such as, the shale in Qiongzhusi Formation). The supply of hydrothermal fluid is critical. Large basement-rooted faults and associated grid-like fracture system may function as the channels for upward migration of hydrothermal fluid flow.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faults(including the conversion fault), especially transtensional sags above negative flower structures on wrench faults can serve as a key target for future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986.
数字城市园区数字化的理论与实践——以数字王府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区数字化(数字园区)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城市在城市重点区域的典型示范。该文以北京中央商业区-王府井的数字化(数字王府井)为例,阐述在数字城市的架构下,数字园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87.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主要产层孔洞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准同生白云岩中石膏斑晶的形成及暴露潮坪环境双层水透镜体古水文模式的建立,合理的解释了中部气田主要产层溶蚀孔洞的成因机理及发育特征,并根据孔洞内充填物的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体划分了溶蚀孔洞的演化期次及其与烃类运聚的配置关系,从而为古岩溶储集层的成藏规律研究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988.
两湖平原城镇发展的空间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龚胜生 《地理学报》1996,51(6):489-500
2000多年来,两湖平原城市行政等级体系由两级演变为四级,分别经历了以江陵和武汉为首位城市的两在阶段;城市分布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螺旋式上升发展,城市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迁移;城市空间扩展呈圈层辐合型,丘陵与平原交错带的外缘中心城边缘效应强烈;城市空间结构为雏形的交通-市场最优原则复合型中心地体系。  相似文献   
989.
胡恭任 《铀矿地质》2001,17(2):97-100
本文根据矿物组合及特征变质矿物,将赣中变质岩带划分出5条变质带,由低到高依次为绢云母-绿泥石(Ser-Chl)带、黑云母(Bi)带、铁铝榴石(Gt)带、十字石(St)带、矽线石(Sil)带。其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呈渐进分布的特点,即变质地层在纵向上由新到老具有由弱而强的变化趋势,同时受构造的控制。区域断裂带,从断裂中心向两侧变质程度递减,并常伴随混合岩化作用。本文从矿物化学特征及P、T条件计算结果来讨论变质岩的演化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