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503篇
地质学   1063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11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南北构造带北部香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抬升事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北构造带北部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秦祁褶皱造山带和兴蒙褶皱带四大构造单元的结合交汇部位,演化历史复杂。本文以南北构造带北部香山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区中-新生代的隆升过程和阶段。对采自香山地区的9件样品分别进行了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热历史模拟分析。香山地区的裂变径迹年龄主要分布在4个区间,对应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和始新世,反映出香山地区在这4个时期内发生了明显的冷却事件。而这4期冷却抬升事件与区域构造背景及野外地质特征均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同时热历史模拟表明,香山地区晚白垩世以来整体上经历了2期快速隆升事件,其中始新世的快速隆升主要是该区对鄂尔多斯地块新生代周缘裂陷解体事件的响应。值得注意的是,香山地区并未反映出8Ma左右的快速隆升,说明青藏高原隆升对该区的影响是较为有限的。  相似文献   
992.
过去几十年,中国近海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规模和面积不断增大, 对我国水产养殖业、渔业和近岸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损失和威胁。 在引起有害藻华的众多原因中,藻华甲藻的特殊生活史策略,尤其是形成休眠孢囊,提供了一种关键的机理,因为孢囊的形成过程常伴随着基因重组从而增加了藻华藻的生态适应性;孢囊厚的囊壁增加了其对不利环境条件的耐受性;厚的囊壁使其免于病原体感染和捕食攻击;孢囊的适时萌发为藻华提供了“种源”;孢囊可通过自然或人为原因如船舶压舱水传播从而扩大了其地理分布。我们综述并讨论了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的如下几个重要方面:1)甲藻生活史的复杂性和有关甲藻孢囊概念及归类的争议;2)沉积物中孢囊“作图(cyst mapping)”在藻华模型和预测(报)中的重要性以及孢囊分布/丰度与藻华规模耦合关系的复杂性和条件依赖性;3)孢囊形成和萌发的若干影响因子及其复杂性和可变性;和4)最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各种组学手段在甲藻生活史和孢囊研究中的部分应用,特别是植物激素在孢囊形成、萌发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在简要评述了国际、国内有关研究历史中的路标性成果后,最后强调了四个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The seafloor off the Otway/West Tasmanian Basins has an east‐west magnetic lineation attributable to seafloor spreading and notionally identified with the set of seafloor spreading anomalies A8‐A20. Anomaly A20 (45 Ma) lies immediately south of a magnetic quiet zone that extends northward past the continent‐ocean boundary (COB). The Southeast Indian Ocean has a constant angular width between the formerly conjugate margins of Australia and Antarctica, consistent with spreading that started along the entire margin about 96 Ma.The proximity of A20 to the Australian COB in some spreading ridge segments is therefore postulated as due to jumps of the spreading ridge to Australia with concomitant transfer of the older oceanic part of the Australian Plate to the Antarctic Plate. Accordingly, the age of the oldest seafloor at the COB in seven original ridge segments is estimated to step from about 96 to 82, 79, and 75 Ma. Break‐up marks a change in the subsidence of the margin from rapid, during rifting by continental extension, to slow during thermal subsidence of the seafloor. Subsequent ridge jumps to the COB are expected to cause uplift or at least still‐stand of the adjacent continental margin. 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Otway/West Tasmanian margin, as indicated by oil exploration wells, is sympathetic with the timing of the postulated ridge jumps in the adjacent seafloor, as is that of the Great Australian Bight Basin with adjacent seafloor to the west, and of the Bass and Gippsland Basins with the Tasman Sea adjacent to the east. The growth of structure at 80 Ma in the outer Gippsland Basin corresponds with a jump to Australia of the Tasman Sea ridge at 82 and 75 Ma, and at 65 Ma in the Great Australian Bight and Otway Basins to a ridge jump to Australia of the adjacent seafloor. The growth of structure at 60 Ma in the Bass Basin and at 55 Ma in the Gippsland Basin corresponds with the abandonment of the Tasman Sea ridge at A24 (55 Ma) during a re‐organization of spreading in the southwest Pacific.  相似文献   
994.
地震波时域数值优化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最小二乘拟合法与单自由度地震动力反应递归法相结合来解决地震观测和人工模拟地震波过程中速度、位移的基线漂移问题。首先以3次多项式来拟合加速度的均值线(一次优化);再对一次优化后的积分速度、位移时程仍存在的长周期基线波动问题,运用单自由度地震动力反应递归法进行二次优化。文中通过3个数值算例体现出优化算法的优越性,并将优化后的地震波加速度时程应用到江坪河水电站溢洪道控制段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分析中。结果表明,该算法消除了积分基线漂移影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数值稳定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describes shaking table tests of three eight-story building models: all are masonry structures in the upper stories, with or without frame-shear walls of one- or two- stories at the bottom. The test results of da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responses are provided and compared. Then, nonlinear response analyses a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ynamic analysis. Finally, many nonlinear response analyses are perform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for relatively hard sites under a certain lateral stiffness ratio (i.e., the ratio of the stiffness of the lowest upper masonry story to that of the frame- shear wall story), the masonry structure with one-story frame-shear wall at the bottom performs better than a structure built entirely of masonry, and a masonry structure with frame-shear wall of two stories performs better than with one-story frame- shear wall. In relatively soft soil conditions, all three structures have similar performane. In addition, some suggestions that could be helpful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 with ground story of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in seismic intensity region VII, such as the appropriate lateral stiffness ratio, shear force increase factor of the frame-shear wall story, and permissible maximum height of the building,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针对一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典型算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模型中将水泥土搅拌桩和桩间土作为整体参与计算,复合土体和土体采用线性黏弹性动力本构模型,上部结构和基础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在边界设置阻尼器来模拟无限域中的动力人工边界。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复合土体模量、土体模量和加固深度对加固区和非加固区位移峰值、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从而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抗震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为满足社会公众对地图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人文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具体介绍了设计方案以及各类专题地图浏览、相关数据介绍、导航等功能模块.该系统具有"无须下载,用完即走"的特点,在天地图矢量、影像地图的基础上,根据各类专题特征设计丰富形象的地图符号,吸引用户眼球,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998.
苏北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原型盆地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北盆地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箕状含油气盆地群,主要由东台坳陷、盐-阜坳陷和建湖隆起三大构造单元组成;坳中有凸,隆中有凹,一系列凸、凹构造组成盆地的二级单元。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盆地的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间断等进行了研究,并估算了沉降量和剥蚀量。在此基础上,提出苏北盆地的形成经历了挤压的前陆盆地、弧后扩张的裂陷盆地、大规模拉张的断陷盆地和热沉降的坳陷盆地等四个演化阶段;认为盆地沉积物主要来自5个蚀源区:NE面的滨海隆起、NW面的鲁苏隆起、西面的大别山、SW面的张八岭以及南面的扬州一宁镇古生代沉积岩区;提出建湖隆起从始新世末期以来长期处于暴露和剥蚀状态,有条件为北侧的盐阜坳陷、南侧的东台坳陷提供部分成油气物质的认识。进一步确定苏北盆地曾经历过仪征、吴堡、真武和三垛等4次抬升剥蚀事件,这些事件对不对称箕状盆地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区内盆地的南侧边界多呈上陡下缓的“犁式”正断层,并呈阶梯状逐次朝北下掉,盆地北侧岩层与下伏层多呈超覆关系,形成“南断北超”的盆地面貌。主断层常出现上部下滑(新)、下部逆冲(老)的反转构造现象,因而苏北盆地具有多期复合迭加的特点。本区沉积中心多表现为不对称的深凹区,沉积厚度巨大,是研究区生油层系的重要场昕。  相似文献   
999.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4条剖面的实践, 复原出不同时代盆地构造与地层发育的连续剖面, 揭示出松辽盆地南部主要构造样式是以浅表构造层次的负花状构造及深层剥离断层发育为特征; 断层生长指数、盆地的伸展史和伸展量等参数显示, 晚白垩世是构造转型的重要阶段, 此前主要为走滑构造样式形成阶段, 此后则主要为伸展滑脱构造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上, 提出松辽盆地具有伸展-走滑双重力学构造性质, 可能是一个弧后构造盆地.   相似文献   
1000.
极地海冰的研究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极地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大洋表面的辐射平衡、物质平衡、能量平衡以及大洋温、盐流的形成和循环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从最初研究极地海冰的强度和承载力到目前海/冰/气相互作用全球气候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海冰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结合起来.这些研究领域主要有:海冰及其表层雪的物理特性和过程、海冰区域生态特征、海冰区与气候相关的反照率和物质平衡研究以及海冰气候耦合模型等大的领域.模拟显示,21世纪因为全球变暖,南北极海冰都将减少.海冰和全球气候系统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极地海冰的厚度季节性区域性分布问题、极地海冰边界及范围变化趋势问题、生消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冰间湖的作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