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37篇 |
免费 | 1508篇 |
国内免费 | 6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40篇 |
大气科学 | 509篇 |
地球物理 | 2130篇 |
地质学 | 1988篇 |
海洋学 | 623篇 |
天文学 | 230篇 |
综合类 | 485篇 |
自然地理 | 4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71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280篇 |
2019年 | 284篇 |
2018年 | 218篇 |
2017年 | 272篇 |
2016年 | 283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316篇 |
2013年 | 368篇 |
2012年 | 315篇 |
2011年 | 309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82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21篇 |
2006年 | 294篇 |
2005年 | 262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205篇 |
2002年 | 204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49篇 |
1998年 | 152篇 |
1997年 | 128篇 |
1996年 | 105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频率域,利用地震记录反卷积恢复地面运动,由于FFT运算导致的谱泄漏与系统传递函数对高频与低频的放大效果会导致地面运动恢复失败,本研究采用重叠加窗方式,可避免单一加窗的时域失真,并减小频域谱泄漏。结果表明,恢复地面运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2.
为快速有效地分离GP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commonmodeerror,CME),采用区域堆栈滤波法、加权堆栈滤波法、相关加权叠加滤波法、距离加权滤波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PCA)5种滤波方法对GP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CME处理;基于MATLAB设计了相应的GPS坐标时间序列CME分离工具。并以8个GPS基准站的坐标序列为对象,对去除CME后的GPS坐标序列进行噪声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这5种方法能有效降低各站点坐标时间序列的不确定性,提高坐标序列精度,相比其他方法,PCA法滤波效果更好;此外,去除CME后的时间序列最佳噪声模型发生了改变,且GPS站坐标序列噪声模型呈现出多样性并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93.
对藏南江孜县床得剖面白垩系黑层和红层沉积岩进行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层有机碳含量高于红层5~10倍,红层和黑层饱和烃主峰碳数分别为nC25和nC23;黑层和红层沉积有机质的母质来源都以水生植物和菌藻类等低等生物为主,陆源有机质的输入非常有限;但饱和烃的分布和主峰碳数的差异可能反映了有机母源物质在种群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水体温度存在差异造成的,即红层发育时期水体温度可能高于黑层沉积时期。而在高温度条件下,水生生物和陆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造成原始有机质产率和有机质沉积保存量低可能是红层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4.
研究抗差估计和稳健估计粗差探测IQR准则的粗差剔除算法以及缺值点插值的正交多项式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以中国3个CORS基准站从1999-03-01—2009-12-31日的单天解GPS高程时间序列为对象进行粗差探测与插补的试验。结果表明:抗差估计比IQR准则能更有效地探测和剔除粗差;三次样条插值当连续缺失历元超过5~10个时插值结果易发生扭曲;低次正交多项式拟合的结果稳定,一般选择2~3次拟合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当连续缺失历元达3个月时,正交多项式拟合后的曲线与序列趋势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5.
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在INDEPTH-MT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包括Robust估计、阻抗张量分解、Rhoplus理论、二维快速松弛反演、静位移校正等一些先进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和反演方法的理论。结合INDEPTH MT实测资料例举了它们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一套处理野外资料的系统流程。 相似文献
96.
青藏高原南缘处于重力不均衡状态,由北向南可依次分为高原近重力均衡区、喜马拉雅山正均衡异常区和山前盆地负均衡异常区,正、负异常呈现壮观的镜像分布。本文选取喜马拉雅中东部的均衡重力异常数据,结合地貌高程、地壳厚度、降雨量、冰川及山前沉积等的分布状况,探讨地貌分异与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的相互关系。由上述资料获得3条跨越喜马拉雅山的综合剖面,结果显示喜马拉雅中东部正均衡重力异常的分布与冰川、河流等代表的地表剥蚀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耦合关系,而与降雨量无直接联系,山前盆地负均衡重力异常与沉积厚度的分布也存在很好的耦合。利用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均衡调整时间域在1 Ma左右的时间尺度内。通过与地貌响应时间域相对比,以及对地表剥蚀厚度的估计,认为山脉地区的正均衡异常主要由地壳厚度补偿不足引起(侧重Airy假说),而山前盆地的负均衡异常主要由低密度沉积层的分布引起(侧重Pratt假说),由于地貌响应时间快于均衡调整时间,在大约5~2 Ma以来,地壳的均衡调整始终延迟于山脉的持续剥蚀和山前的持续沉积,使得岩石圈朝着"反均衡"方向演变,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现今壮观的镜像均衡重力异常分布。 相似文献
97.
98.
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层析成像的正演和反演方法,首先对求解区作网络划分,由给定的正演速度模型在网格点上双线性插值,获得整个网格节点的速度分布,然后,对波阵面作一近似,在此基础上,用最小走时最短路径射线追踪法完成正演,反演则是通过正演的方法实现的,理论模型算例表明,本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
100.
饱和软黏土地基静压管桩承载力时间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饱和软黏土地基中的静压管桩进行隔时复压试验发现,复压起动压桩力在沉桩25 d后的增长幅度达2.5倍以上,且前期增长较快而后期较慢。理论分析及试验对比证明,利用隔时复压起动压力作为静压桩极限承载力是合理的,而且可以观察到承载力短期内的变化,是进行承载力时效性研究的有效试验途径,分析后认为承载力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桩侧黏土抗剪强度的提高所致。通过修正得到黏土层桩侧单位面积侧阻力的增长曲线,回归分析得出3种不同的预测公式,对比发现基于对数函数的预测表达式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