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9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欣  王健  张举  傅力浦  孟勇  张欣 《地质科学》2013,48(4):1295-1301
Oktavites spiralis是志留纪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为更精确地描述这一属种,对产自陕西岚皋地区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的O.spiralis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对其始部发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O.spiralis发育过程的研究也可以成为对该属进行精确厘定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及生物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崇玉  高林志 《地质学报》1995,69(4):360-371,T002
本文以我国元古代至早寒武世梅树村阶中发现的具刺疑源类化石为基础,结合最近研究的新资料,通过对具刺疑源类化石组合特征、形态对比、微细结构和演经关系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资料广泛为对比。探讨了我国早期具刺疑源类的演化阶段、各阶段的组合特征及生物地展学意义,论证了我国早期具刺疑原类的演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The Lower Cretaceous sediments of the Ceahl?u Nappe (from the bend region of the Romanian Carpathian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lithological and micropaleontological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points of view. Our investig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studied deposits were sedimented within the latest Tithonian-Albian interval.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ssemblages of the turbidite calcareous successions (the Sinaia Formation) were assigned to the NJK-?NC5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which cover the Late Tithonian-Early Barremian interval. The sandy-shaly turbidites, which followed the calcareous turbidites of the Sinaia Formation, are Early Barremian-Early Albian in age (interval covered by the ?NC5-NC8 calcareous nannofossil zones). Because the studied deposited are mainly turbidites, many reworked nannofossils from older deposits are present in the calcareous nannofloras. Thus, some biozones (i.e., NC5), defined based on the last occurrences of nannofossils, could not be identified. Th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assemblages are composed of Tethyan taxa (which dominate the nannofloras) and cosmopolitan taxa. During two intervals (the Late Valanginian and across the Barremian/Aptian boundary), Tethyan and cosmopolitan nannofossils, together with Boreal ones, were observed. This type of mixed calcareous nannoplankton assemblage is indicative for sea-level high-stand, which allows the nannoflo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ethyan and Boreal realms, within the two-above mentioned intervals.  相似文献   
4.
华南阿伦尼格世几丁虫生物地层与古生物地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孝红  汪啸风 《地质论评》1996,42(3):200-208,T001
本文系统介绍了湖北宜昌黄花场及浙江常山黄泥塘剖面Arenig统几丁虫分布发育规律,指出华南地区Arening统的几丁虫自下向上可划分为Conochitinasymmetrica,Eremochitinabaculata,Eremochitinabrevis-Conochitinalangei,Conochitinapirum,Rhabdochitinaturgida等生物带。讨论了华南地区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5.
新疆巴楚中—晚奥陶世牙形刺生物地层和沉积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的中—上奥陶统灰岩相地层露头分布在巴楚良里塔格地区的一间房—唐王城。以牙形刺动物群为依据厘定3个组的时代,从下至上为一间房组(Periodus flabellum层、Pygodus serra层,属达瑞威尔阶)、吐木休克组(Pygodus anserinus层、Baltoniodus alobatus带,属桑比阶)和良里塔格组(含B.confluens动物群层,属凯迪阶下部)。一间房组的开始标志了新一期的海进,此组下段发育1期藻丘,中段发育1期藻丘、1期瓶筐石礁丘和3—4期瓶筐石—棘屑滩,上段代表了海水加深至浪基面之下的过程;吐木休克组沉积过程中达到了海进最大值,为凝缩沉积;良里塔格组代表了逐渐海退的过程,由浅滩和3期藻丘建造组成。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前人建议的26个生物地层标志化石存在与否的简约分析,中亚与亚洲中部晚白垩世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的相对层位得到了更清楚的揭示。此区最古老的组合是乌兹别克斯坦克孜勒库姆沙漠的Khodzhakul组合(早塞诺曼期),其次为蒙古戈壁沙漠东部BaynShire组的下部和上部的组合(塞诺曼期至桑顿期)。中国内蒙古二连达布苏动物群与中亚的土伦期—桑顿期动物群属于同一类群,因为它们均具龟鳖类Khunnuchelys,前者时代可能为桑顿期。三个中亚的组合(Bissekty、Yalovach和Bostobe组合)中有两个地方性的鳄形类(Kansajsuchus和Tadzhikosuchus)和一个出现于戈壁沙漠的鳄形类(Shamosuchus)化石。戈壁沙漠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北美同期动物群为同一类群。Djadokhta组与BarunGoyot组的坎潘期脊椎动物组合具有高度的地方性,并反应了半干旱的古环境。产自Nemegt组的组合生存于比较潮湿的环境。在组成上,这一组合与其他河流相沉积环境(Bissekty、二连达布苏以及北美Judithian期和Lancian期的组合)相似。具顶饰的鸭嘴龙Saurolophus的存在,支持了Nemegt组合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时代。戈壁沙漠的这三个组合(Djadokhta、Barun Goyot和Nemegt组合)被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共同拥有地方性的龟类Mongolemys和兽脚亚目的小驰龙类。亚洲中部和北美的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组合与亚洲更加古老的组合不同在于存有暴龙科、肿头龙亚目和鸭嘴龙科。在中亚,由于地区性的海侵,这一时间段内的陆生脊椎动物组合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白沙县金波附近的 Spirifer subgrandis Rotai,Unispirifer extensus Tan,Fusella tornacensis (Koninck) ,Punctospirifer insculptus (Phillips) ,Marginatia huaqiaoensis Tan,Palaeochoristites sp.,Megachonetes sp.,Plicochonetes sp.,Schuchertella sp.,Pustula sp.,Sentisia sp.,Crurithyris sp.,Rhipidomella spp.等是海南岛首次发现的最丰富的杜内早期腕足动物群。据此 ,该地区含化石的南好组第四段确定为下石炭统岩关阶 ,似可与湖南马栏边组、黔南汤耙沟组等层位对比。以石燕贝类最繁盛、长身贝类数量少为特征的该动物群与华南其他地区同期腕足动物群存在诸多相同属种但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山东张夏期(中寒武世晚期)三叶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袁金良  李越  穆西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2):136-143,T001
根据山东长清张夏虎头山至黄草顶、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黑石寨谢家峪及新泰县九龙村九龙山的中寒武世晚期地层剖面的新材料 ,分析了山东张夏期三叶虫的地层分布 ,讨论了张夏组的顶底界线 ,扼要地比较了张夏期的 6个多节类三叶虫带与华南过渡区的 4个球接子带。  相似文献   
10.
新近纪海相生物地层事件年龄新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介绍新近纪海相生物地层研究的新进展。2004年新的"国际地质年代表"以405ka偏心率长周期为基础来划分新近纪的主要地层界线,标志着轨道地层学时代的到来。新生代包括E1—E162偏心率长周期,底界的年龄为65.5±0.3Ma,其中新近纪有E1—E58周期,底界年龄为23.03Ma,并且根据天文调谐得出一系列新的古地磁年龄和生物事件年龄。由于这些新年龄,特别是接近新近纪底部的年龄与早期结果相差0.5Ma或更大,所以将其汇总介绍,以求与当前国际研究保持同步衔接,增强海洋新近纪高分辨率地层工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