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302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17篇
地质学   643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Acoustic transduc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oustic well logging tool. In this paper,ANSYS software package is used to design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 and simulate vibrating mode of the dipole transducer in different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undary conditions influence the number of vibrating mode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and the frequency value of the same vibrating mode. Several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The basic frequency of vibrating mode of experi-ment has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f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ys a good guidance role in designing,producing and correctly installing the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  相似文献   
2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372个设市城市作为样本,在构建1987年、2005年城市规模数据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城市规模位序变动的特征,以此刻画近30年来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基本轮廓.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序列呈现大规模、大幅度的变动;城市位序变动随城市规模等级呈现分异特征,城市规模等级越小,城市位序变动越明显;城市规模增长还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变动幅度较大的138个城市进行典型观察,结果显示:成长明显的城市具有地域集中性,在交通沿线和沿海地区尤为突出,城市规模位序的提升与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部分旅游城市上升明显,而资源型城市则明显下降,城市的成长受行政性调整力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83.
环境地质学概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环境”(geological environment)是环境系统中的组成要素或子系统。它包括岩石圈上部的地貌,土壤,地下水,岩石,构造,矿产等地质体、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也包括人工地质体和人为地质作用。总之,地质环境是一切影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地质因素的总和。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地学的组成部分,研究内容包括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与环境科学结合的产物。全球环境的严重挑战给地质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全球变化科学的出现是环境科学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地质环境是地球环境的一部分,主要是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要认识地质环境,必须认识地球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生态性、地质与环境资源的有限性、人为地质作用的巨大性、地球环境目前濒临危险的阈值等几个基本的环境地质学问题。环境地质学必须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284.
近10年北京经济职能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进社  贺灿飞  张华 《地理学报》2005,60(4):577-586
利用北京1992年、1997年和2002年投入产出表信息,根据净输出判断城市基本部门,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等方法辨识产业群,借此分析了北京近10年间的经济功能变化。电子和信息产业群、医药产业群是北京第三功能优势和科技优势与第二产业的结合而发展的基本部门群。造纸及文教用品、家具制造业与高级服务业也形成了一个关联较密切的产业群。资源环境条件对北京的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约束,但钢铁和机械工业群与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群中核心产业的发展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后者利用已有基础和相对有利的微观区位获得了明显的发展。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基本部门群”的概念,即核心产业为城市基本部门的产业群。  相似文献   
285.
西天山喀拉达拉基性岩体及其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云孝  李向东  张冀 《新疆地质》2000,18(3):258-263
在中国西天山伊什基里克山一带,发育有一系列橄榄辉长岩、橄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床和岩墙群,同位素年龄为277~297Ma。其中哈拉达拉层状橄榄辉绿长岩-辉绿辉长岩体(又称大桥岩体)规模最大,约25.5km^2。根据近年来的实地研究,认为该岩体形成于伊犁盆地石炭一二叠纪裂谷带发育的构造背景之下,既有大量碱性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又有一定数量的基性一超基性杂岩和层状辉长侵入体,经历了稳定-亚稳定-稳定的演  相似文献   
286.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地理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十年来,软件产业作为高效、低耗的绿色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软件产业作为先导型的高技术产业,不仅顺应了当今“绿色”发展的国际潮流,也非常适合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世界软件产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87.
利用东北地区近几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分析前郭5.8级震群周边重力点值的时序变化特征,并基于重力段差变化对东北地区整体和局部重力变化引入能够反映异常显著性程度的指标量G和C值,最后对前郭5.8级震群前的重力场动态变化作三维密度反演。结果表明:1)前郭5.8级震群发震构造两侧的局部重力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其变化趋势可作为识别构造活化或解耦运动的标志;2)显著性指标量G和C值能够为地震重力前兆的定量描述提供新思路;3)震前重力变化的反演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在质量运移的过渡区域,垂向反演结果对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有一定的揭示意义。  相似文献   
288.
马文涛 《岩土力学》2007,28(Z1):460-464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LSSVM)在处理小样本、高维数、非线性的问题时,具有求解速度快、易于描述非线性关系的优良特性。但是,该方法得到的模型拟合精度和泛化能力依赖于其相关参数,因此,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LSSVM参数优选方法。最后,用该模型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PSO优化的LSSVM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说明该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9.
张正帅  周晨  郑建常  刘承雨 《地震》2022,42(1):85-98
采用高频截止(High-Cut)震源模型,以均方根误差最小原则稳健地求解震源谱参数,并由此推算震源尺度和静态应力降。实际应用显示,该模型的理论谱对观测谱有很好的拟合,可明显改善拐角频率识别准确度。计算了长岛震群内71次ML≥2.5地震事件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1)拐角频率处于2~10 Hz范围,与震级大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截止频率范围处于10~30 Hz之间,与地震大小的相关性不明显;(2)地震矩M0分布在1012~1014 N·m,与震级ML存在正相关关系:logM0=0.977ML+10.186;ML与矩震级MW之间的关系为:MW=0.651ML+0.766;(3)根据相对应力降时域演化发现,自2017年3月3日ML4.5地震之后应力快速释放,应力降水平在均值附近波动,而且多数ML≥3.5地震发生于...  相似文献   
290.
The model for the 2000 dike intrusion event between Kozushima and Miyakejima volcano, Japan, was reinvestigated. After the sudden earthquake swarm in Miyakejima volcano, a dike intrusion of large volume was detected by the nationwide GPS network (Geonet). The displacements detected with GPS stations over an area with a radius of about 200 km shows a distribution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dike source being located near Miyakejima volcano.The dike was intruded northwestwards between Miyakejima and the neighboring Kozushima volcano. We searched for the parameters in the models that reproduce the regional displacements due to dike intrusion between Miyakejima and Kozushiima islands. We tested three models, (1) the model with a single dike, (2) the model with a dike and a point dislocation source which represents a creep dislocation source and (3) the model with a dike and a deflation source which represents a magma reservoir. Though all three models can match th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near the source area, model 1 fails to reproduce the regional displacement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Japan. Both models 2 and 3 can reproduce the regional displacement for horizontal components. Model 3 produces slightly better results than model 2 for vertical components. The balance in the volume budget for models 2 and 3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we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models using only GPS observation. As there is no direct evidence for such a large creep or ductile source (corresponds to M7 or more) as proposed in model 2 and the active seismic region migrated back and forth within the linear swarm region, the model with a dike and a deep magma source is preferable. For the deflation point source, we obtained a deflation volume of 1.5 km3 at the depth of 20 km below the dike. An additional ~0.95 km3 of volume loss through caldera collapse and edifice deflation took place at Miyakejima. We conclude that the magma that intruded the dike came in part from below Miyakejima and in part from below the sea floor between Miyakejima and Kozushima, perhaps from reservoirs at the Moho.Editorial responsibility: S Nakada, T Drui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