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7篇
  免费   1990篇
  国内免费   2176篇
测绘学   626篇
大气科学   301篇
地球物理   643篇
地质学   8969篇
海洋学   435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875篇
自然地理   1106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474篇
  2018年   311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476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667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589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503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71.
本文针对工程地质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几个有关工程地质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以及地质理论的应用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工作展开讨论,纠正与澄清有关错误与模糊认识,供工程地质工作者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72.
高频燃烧—红外碳硫仪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碳和硫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应用HIR-944B型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对不同地质样品中碳、硫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称样30~60mg,加入0.4g纯铁屑及1.7g钨粒助熔剂,高温燃烧分解试样,红外检测,可定量地质样品中质量为0~O.9mg的硫及质量为0~15mg的碳.用该仪器测定地质标样中碳、硫的结果与标准值符合,碳和硫11次测定的RSD分别是<2.6%和<3.0%.  相似文献   
673.
常伟  钱世龙 《物探与化探》2001,25(4):300-305
笔者从地下地质工程和上水库工程地质调查这两个特殊问题论述了工程物探应用的对策和实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理论依据,对今后在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工程物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4.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常用的几种物探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范围,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浅层物探方法应用效果显著,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5.
地震预报探讨中的地磁学手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磁手段地地震预测研究中的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地震前兆的探讨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在探测地下构造中有许多贡献。我们可以开展许多与地震预测基础研究有关的地磁研究,例如地磁模型研究、地磁脉动研究、地球深部研究,等等。对地磁场变化规律性的研究也是提取地震地磁前兆的基础。  相似文献   
676.
The mechanical model for plane strain, time-harmonic seismic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in cracked, multi-layered geological regions with surface topography and non-parallel interfaces was described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work. Here, this model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such a region to the presence of traveling elastic waves generated by a seismic source. The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y that was developed in the first part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regular (displacement-based) and the hypersingular (traction-based)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 (BIEM). First, the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hybrid BIEM are studied. Then, a series of problems involving fou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a reference geological deposit with both interface and internal cracks are solved, for a loading that is due to a seismically-induced pressure wave propagating upwards from the underlying rigid half-plane. The purpose of the numerical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key parameters of the problem, such as frequency and incidence angle of the incoming wave, size of the surface relief, location and size of the buried cracks,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cracks and finally the presence of layers, on both the scattered displacement field and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field.  相似文献   
677.
陆相红层盆地1:5万区调中的遥感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遥感地质方法,对陆相红层盆地的沉积岩相、沉积体系界面、盆地充填序列、岩相变化以及地层格架影像特征进行了识别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遥感在红层盆地1:5万区调中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78.
Modeling,ray tracing,and block nonlinear travel-time inversion in 3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describe an integrated forward and invers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system that can deal with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The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to handle large-scale problems by using a distributed approach. It uses seismic ray tracing for forward simulation, time-to-depth mapping, and nonlinear travel-time inversion.A novel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our tool to attack large-scale problems in a parallel approach. The system is fully implemented and we demonstrate its performance with synthetic examples.This research wa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 SBIR Grant III-9300992.  相似文献   
679.
叙述了地震科学的发展和与地震科学发展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在现今地震科学发展的形势下,地震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视野应朝何方面扩展和延伸,得出地球科学的研究必须以全球观点予以推进和参与才有出路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0.
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梗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活动论和时空观,从8个方面总结了秦巴地区主要地质-构造特征。介绍了3大综合地层区的概貌,划分太古宇至元古代的地层类型及形成环境。从沉积盆地性质、基底构造格局等方面分析,指出中秦岭构造亚带为南、北板块拚接带的特定构造单元。根据宏观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将本区火山岩的形成归纳为8种构造环境。概括了中酸性及碱性、偏碱性侵入岩类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成分及成因类型等特点。从复杂的断裂系统、多期的叠加变形、多期构造-热事件和地壳极度缩短四方面,说明秦岭-大别山构造带是巨形强应变带。概述了秦巴构造演化8个阶段的主要点及基本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