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5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557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41.
宁金野  徐洪苗 《安徽地质》2008,18(2):124-128
合肥盆地西界长山隆起,位于安徽省霍邱县西北。地壳减薄上地幔隆起是地热形成的地质背景,适当厚的高热阻盖层和高热导率的基底相配置是地热形成的基本原因。两条导水断裂是良好的导热通道,至使长山地热-400m地温达40℃以上,地温梯度达4.27℃/100m~5.46℃/100m,安徽长山地热是基底隆起聚热型,若科学合理勘探开发,将会给皖西地区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对省会经济圈建设和大别山地质公园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42.
依据作者2005年在野外布设并实测的黑龙江省东部当壁镇-宝清县(简称DB02)地球物理(主指重力与电法)剖面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根据重力欧拉反褶积计算成果并参考电性资料,DB02剖面内可划分出9条断裂、7个构造分区,并对沉积基底及油气远景区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勃利盆地东部电性中低电阻率区不利于生油,而是一个寻找煤层气的有利地区;宝清坳陷上部有推覆构造,下部低阻区是寻找油气藏极为有利的构造区。  相似文献   
243.
Many geologists focus on the foreland structures, co-relationship between shallow and deep structures and their dynamics between intra-continent orogenies and foreland basin in recent years[1―17]. The intra-plate collision and deformed area of West Kunlun-Pamirand Southern Tianshan become the natural lab of this studies and there are many new developments con-cerned with the geometry and kinemics of foreland thrusting, back-thrusting and triangle zones[3―14]. Many types of foreland thrusti…  相似文献   
244.
相山盆地基底形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相山盆地大比例尺重力资料的正反演计算,对相山盆地基底埋深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相山盆地基底的起伏形态与铀矿化关系,认为相山盆地基底形态间的差异,是造成区内铀矿化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基底隆起区边缘附近或基底形态变异部位是铀矿化的有利部位,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5.
Thick-skinned contractional salt structure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Kuqa depression, northern Tarim basin.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structures, phys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y are largely governed by the activities of basement faults and the forming of paleo-uplifts and basement slopes. The model materials in this study are dry sand, vaseline and plasticene (or hard foam), simulating the suprasalt, salt, and subsalt layer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due to the activities of basement faults and the forming of the paleo-uplifts, salt bodies usually accumulate and thicken significantly on the middle top of the paleo-uplifts which are constrained by the pre-exiting boundary faults.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thrust faults and salt nappes is favored by the basement slops with larger dips. The experiments also conclude that differential structural deformation could occur between the subsalt and suprasalt layers because of the presence of salt layers. Their geometries and the locations of structural highs are different, despite of the great similarities in the uplifted areas. The pierced salt diapir is not observed in the experiment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ntractional shortening does not effectively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lt diapir.  相似文献   
246.
基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与其北部造山带地域,即沿延川—包头—满都拉地带进行的地震宽角反射和折射波场探测,取得了高分辨率的Pg波震相.通过走时差分层析成像方法进行Pg波波场走时反演,给出了沿剖面辖区的上地壳速度分布,求得了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折射界面的起伏变化,并给予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为双层结构,上下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折射界面,上层速度低,纵向变化梯度大;下层速度高,变化较为均匀.基于沿剖面辖区上地壳的速度分布特征提出自南向北应分为:榆林南凹陷、榆林—刀兔隆起、刀兔北至鄂尔多斯北缘断裂为箕形凹陷及其内部的次级构造、呼包凹陷以及伴随的断裂等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的起伏变化.阴山造山带上地壳速度明显比两侧地区高,速度呈纵向条带状展布,故呈现出结晶基底结构的分布特征和乌拉山、色尔腾山、和教岩体及白云鄂博群陆壳拼合及增生现象.内蒙造山带上地壳亦为双层结构,但基底折射界面不如鄂尔多斯块体明显.本文基于对该区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的起伏,讨论了沿剖面各有关凹陷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247.
东北地块群:构造演化与古大陆重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为"中亚造山带"的东段和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部位,因此东北地块群构造属性和背景的研究对深入探讨二大构造域的叠加与转化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东北地块群从东到西可细分佳木斯兴凯、松辽、兴安和额尔古纳四大地块,这些地块具有相同的新元古代泛非期变质基底,而古生代沉积岩也存在一定的可比性,表明这些地块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构造演化背景。分割这些地块的构造边界特征为:1)额尔古纳与兴安地块的缝合带为早古生代头道桥-新林缝合带,而非中生代德尔布干断裂;2)兴安地块与松辽地块之间的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330~300 Ma),而非最近报道的中生代;3)古亚洲洋分布在东北陆块群与华北板块之间,沿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闭合,时代为三叠纪;4)佳木斯兴凯地块与松辽地块之间的吉黑高压带形成于古亚洲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关键时期(210~180 Ma);5)那丹哈达增生杂岩为中国境内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增生的唯一直接证据,并记录了晚三叠早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增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块群发育的典型古生物和年代学标志,重建了东北地块群从Gondwana 大陆到Pangea大陆的位置与模型。  相似文献   
248.
本文通过对原鱼洞子群的系统研究,将其解作为以太古界表壳岩为主体的鱼洞子岩群和太古代TTG高级变质片麻岩套,认为本区太古代结晶基底为花岗-绿岩-高级变质表壳岩地体,指出本区太古代已存在类刚性板块构造。  相似文献   
249.
介绍重力勘探在华北平原城市区地热调查中的应用,使用多种处理技术综合对测区勘探数据进行处理,特别结合场分离提取场源体深度和界面迭代反演技术对基岩顶界面作了解释,从而寻找到地下热水存贮的有利部位-基岩坳陷中的凸起构造。测区内的两个地热孔验证了重力的解释成果。  相似文献   
250.
双溪坞群、双桥山群等为江南古岛弧浙赣段的前寒武纪基底地层。依据基底地层建造的差异及蛇绿岩套和碰撞花岗岩等的分布,可将浙赣段江南古岛弧沿赣东北断裂划分为怀玉地体和九岭地体。怀玉地体基底地层建造以火山岩占主导,10—13亿年是该地体的重要成壳时期。九岭地体基底地层建造以浊流复理石占主导,14—16亿年为该地体的重要成壳时期。距今9亿年左右两地体相互碰撞拼接,与此同时,华夏古陆向江南古岛弧碰撞,至~8亿年、完成碰撞对接,开始震旦系盖层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