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6篇 |
免费 | 774篇 |
国内免费 | 39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4篇 |
大气科学 | 296篇 |
地球物理 | 273篇 |
地质学 | 1931篇 |
海洋学 | 193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34篇 |
自然地理 | 21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52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73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53篇 |
2008年 | 134篇 |
2007年 | 128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121篇 |
2003年 | 117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甘肃中川金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洪波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9,32(3):219-225
中川金铀矿床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复式花岗岩体东外接触带中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中川岩体的特征及含金、含铀性的论述和中石炭统地层含矿性的论述,认为中川金铀矿床的的主要控矿因素是断裂构造,铀源应来自中川岩体,金源应来自浅部地层;中川岩体是矿床形成的热源体。通过对矿床水文地质特征的论述,认为矿床经历了淋滤作用的改造。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由中川岩体的热驱动作用形成的,但后期经历了淋滤作用的改造,形成了复杂多变的矿体形态。星点状黄铁矿化可作为找矿标志。金矿与铀矿存在同带异位现象。 相似文献
992.
松辽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本文在深入分析东北地区古生代地层特征、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基础之上,以过松科二井地区综合地球物理资料解译为基础,开展基底的属性和地球物理特征研究。松科二井南北剖面发现:布格重力异常具有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磁异常呈现出与重力异常负相关的趋势;电性表现为浅部分层、高—低阻交叉重叠和深部分区的特征。东西剖面发现:布格重力异常具有西高东低的趋势;磁异常形态呈"碗状";电性结构与南北剖面相比深部出现了高阻异常。结合地球物理特征与岩相古地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上古生界晚石炭世至晚二叠世期间,具有浅海相、陆相、河湖相多种沉积环境,相应岩性组合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2)重磁电地球物理特征揭示了研究区基底主要由泥砂岩、大理岩和侵入岩组成,基底顶面埋深位于7 km左右,上古生界和侵入岩共同组成了研究区基底;(3)识别出了滨州断裂带、孙吴—双辽断裂带、海伦—任民断裂带以及深层次断裂体系的位置和走向,断裂构造主要以SN和EW向为主,它们作为构成古生代构造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深部油气运移和贮藏。 相似文献
993.
为认识裸露型岩溶包气带洞穴水文水化学动态变化特征,以桂林硝盐洞滴水为例,选取桂林硝盐洞3处滴水,对滴速、电导率、pH值、Ca2+、Mg2+、Sr2+进行监测,结果显示:(1)岩溶洞穴滴水的离子浓度与温度降水关系密切,高温多雨时节岩溶作用加快,洞穴滴水中Ca2+、Mg2+含量升高,同时强降雨会导致离子浓度产生很大波动;(2)滴水化学性质受到土壤、基岩顶板厚度、滴水量等的影响,土壤层越厚,滴水中Ca2+含量越高;(3)受“慢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正相关性,而受“快速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与离子浓度呈负相关性;同时接受两种方式补给的滴水点,其滴水量和离子浓度变化剧烈,且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4.
江绍断裂两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特征及形成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绍断裂东侧出露的早元古代变质基底以一套遭受中压型角闪岩相区域热流变质作用改造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已遭受4期构造变形作用改造,从原岩建造和主要岩类地球化学特点推测它可能形成于大陆或大陆边缘类似于内硅铝盆地环境。江绍断裂西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则以星子杂岩为代表,由变粒岩、浅粒岩、(十字一石榴)云母片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组成,已遭受中压型高绿片岩相一低角闪岩相区域热流变质作用改造,推测其形成于活动性较强大陆一大陆边缘环境。江绍断裂两侧早元古代变质基底在原岩建造、变质一变形作用等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在早元古代可能是两个地块。 相似文献
995.
弓长岭三星铁矿产于鞍山群茨沟组变质岩中,处于弓长岭背斜的北翼.区内主要有2层矿体,呈扁豆状,被F1断层切割成南北2个矿段,围岩主要为混合花岗岩.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矿石品级属需选贫矿石.根据区域铁矿资料,其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鞍山式”贫铁矿. 相似文献
996.
山东半岛的海陆风环流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山东半岛32个气象站1987 ̄1991年自记风资料,分析了山东半岛海陆风环流的特征。包括:海陆风的强度和频数、生消时间、水平及垂直伸展距离等。结果表明,白天山东半岛有海风生成时,半岛中部常存在一条辐合线,在夏秋季节常伴随阵雨与雷暴的生成,有时可诱发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997.
塔里木地台的东部边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航磁资料,对塔里木地台东部罗布泊地区及其外围的磁场特征,以及基底岩相构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该区的构造特征。文中根据强磁性基底所反映前寒武纪塔里木中央纬向升高异常带的向东延伸情况,指出塔里木地台向东延伸止于东经91°30′附近,继而为反映褶皱带的弱磁场所取代。据此,文中进一步推测塔里木地台与华北地台自古生代至今可能是不相连的。 相似文献
998.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皖南东源钨钼矿床是根据1∶20万祁门幅水系沉积物测量在东源地区圈出的W、Mo、Bi、Ag、As、Pb、Zn等元素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10000土壤测量,成果显示:在东源地区W元素存在一个规模巨大的等轴状面型异常,面积达2km2以上,浓集中心明显,具浓度分带,浓集值高,与其重叠的异常元素有Mo、Ag、Cu、Bi、Sb等。经工程验证,在异常浓集中心的东源岩体中找到了斑岩型钨钼矿床。在其外围Mo、Cu异常显著的江家岩体和东源岩体东北部蚀变带中也发现了较好的钼矿体或矿化体,具有进一步寻找其它金属矿床潜力。 相似文献
999.
1000.
四川盐边红格温泉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格温泉所处的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结合该区域地热背景分析了红格温泉的成矿条件,研究区内深度已达上地幔的昔格达深大断裂深部热源,区内发育的断裂构造及其断裂破碎带,厚约200m的昔格达组砂、泥、页岩互层的良好隔热盖层,区内丰富的大气降水、地表水与岩溶水资源,区内地热水产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沿崖羊河谷发育的清门口断裂带),为红格温泉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