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软弱易冲蚀地层钻探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书伟  张绍和  李锋  刘杰 《探矿工程》2013,40(10):29-31
钻探生产中经常遇到一些软弱易冲蚀地层,因这些地层岩石破碎、松软,在进入内管前往往易被冲洗液冲蚀,进入内管后也常常因卡簧卡不牢在打捞时掉落造成空管。因岩心采取率低往往造成钻孔报废。以贵州道真新民铝土矿矿区为例,分析了软弱易冲蚀地层岩心采取率低的原因;为提高该类地层岩矿心采取率,研制了元泵反循环超前侧喷绳索取心钻具,保证了岩矿心采取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新时期,地质分析理论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进一步优化关中盆地国土空间格局,从抓住关键因素、科学定量评价、阈值标准有据、结果可信适用的思路出发,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木桶理论、风险理论和边际理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并应用于关中盆地的双评价实践工作中。基于木桶理论,识别关中盆地活动断裂、地质灾害、富硒土地、引汉济渭水资源等4项关键因素;基于边际理论,开展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基于风险理论,开展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适宜性和地质安全评价;在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开展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结果与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现状或规划结果做叠加分析,调整和优化区域发展“三区三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木桶-风理-边际理论的双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关中盆地87%的土地属于适宜农业生产和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引汉济渭工程使关中盆地成为承接东部人口和GDP发展的最佳地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要珍惜集中连片分布的富硒土地,作为永久农田予以保护;禁止在活动断裂分布范围和地质灾害高危险区进行工程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为抓手,从源头防控地震与地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34.
参照木桶理论的原理,阐述如何做好测绘数据成果的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3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arthquake response of wine barrel stacks using a physical model of rigid‐body components with discrete flexible and damped contact elements. An analytical 3D formulation of the complex dynamic behavior of different barrel stack configurations is presented. Such behavior includes the real geometry of the bodies, large displacements and rotations, the use of non‐linear contact elements to account for impact and sliding between bodies, and the resulting local energy dissipation at contact. The parameters defining the phys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 were calibr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benchmark barrel stack configuration was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lit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the exact mode of collapse and the overall behavior of the system.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