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8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33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深埋长隧道中大变形、高应力、复杂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长期使用需要使得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成为决定深埋长大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问题.利用位移反分析法分析确定围岩参数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 用以处理隧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与量测信息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对围岩二次支护方案进行判断、调整.而人工智能在识别、表达与处理这种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方面表现了极强的能力.通过对十漫高速公路云岭隧道围岩变形进行监控测量, 结合生物仿真系统和快速拉格朗日分析软件(FLAC) 进行正演分析, 利用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网络推理和网络耦合能力, 通过数值分析软件获得神经网络训练所需要的输出向量, 以可自适应调节的免疫算法为搜索工具对参数进行全局空间搜寻, 寻找最佳网络结构, 利用量测信息反分析寻找最佳参数, 得出结果再通过正向计算进行验证.通过智能反演分析, 改进了原勘测资料中的建议值, 调整了支护方案, 得到满意结论.表明本文所提反演分析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信息化设计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2.
地下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各种优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吕爱钟 《岩土力学》1996,17(2):29-34
探讨了6种最优化方法(鲍威尔法、单纯形加速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变尺度法、模式搜索法和变量轮换法)在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从参数初始点的选择、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评价了这6种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93.
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蛇绿岩套出露状态可分为3种类型,如在岗仁波齐和白朗地区完整出露大套基性 超基性岩体,层状堆晶岩,辉绿岩质岩席、岩墙,以及层状深海沉积建造。而在仁布地区的蛇绿岩露头规模迅速收敛,仅剩少量地幔岩体表现为串珠状排列的小岩株向东延伸并逐渐尖灭。在拉萨地区蛇绿岩套则完全缺失,相应位置出露一套同时代中 酸性火山岩建造。为探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大地构造性质,笔者选择蛇绿岩套出露巨厚、迅速收敛和完全缺失3种不同的构造位置开展构造-沉积剖面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白朗大规模蛇绿岩套核心区保留基底构造窗,且局部可直接观察到深海沉积建造与上下围岩复理石的沉积整合接触关系。仁布地区的镁铁 超镁铁岩体具有保留完好的原生侵位构造形迹,岩体与围岩常呈侵位时的牵引平行或者低角度斜交接触关系,地幔岩与围岩接触带保留典型烘烤边等热接触变质带(晕)等。两剖面的岩石均处于区域性脆性 韧脆性变形和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缺乏统一的区域性构造极性,因而整体属于原地系统,并非经历板块俯冲-碰撞-反逆冲的外来残余洋壳岩片。拉萨地区在蛇绿岩带向东延线位置出露侏罗-白垩系中 酸性火山建造,大剖面南北两侧的中 新生代沉积建造的岩性组合,构造样式和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时间上的宏观对应性,应当记录了同一个盆地的完整演化旋回。上述构造-沉积地质特征说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套并不代表中生代近万公里宽阔洋壳的残余构造岩片,新特提斯洋实际上属于一条中生代不均一洋壳化的弧后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94.
The Miocene northeast Honshu magmatic arc, Japan, formed at a terrestrial continental margin via a stage of spreading in a back‐arc basin (23–17 Ma) followed by multiple stages of submarine rifting (19–13 Ma). The Kuroko deposits formed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most forming during the youngest rifting stage. The mode of magma eruption changed from submarine basalt lava flows during back‐arc basin spreading to submarine bimodal basalt lava flows and abundant rhyolitic effusive rocks during the rifting stage. The basalts produced during the stage of back‐arc basin spreading are geochemically similar to mid‐ocean ridge basalt, with a depleted Sr–Nd mantle source, whereas those produced during the rifting stage possess arc signatures with an enriched mantle source. The Nb/Zr ratios of the volcanic rocks show an increase over time, indicating a temporal increase in the fertility of the source. The Nb/Zr ratios are similar in basalts and rhyolites from a given rift zone, whereas the 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rhyolites are less radiogenic than those of the basalt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rhyolites were derived from a basaltic magma via crystal fractionation and crustal assimilation. The rhyolites associated with the Kuroko deposits are aphyric and have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incompatible elements than do post‐Kuroko quartz‐phyric rhyolite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the aphyric rhyolite magma was derived from a relatively deep magma chamber with strong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lmost all of the Kuroko deposits formed in close temporal relation to the aphyric rhyolite indicating a genetic link between the Kuroko deposits and highly differentiated rhyolitic magma.  相似文献   
95.
通过在水布垭水利枢纽地下厂房中进行变形试验,研究了厂房区岩体的变形特性,采用反分析法进行粘弹性反分析,反演出地应力、弹性模量及粘性参数,并与现场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对反算值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6.
喀喇昆仑山北坡明铁盖地区早二叠世的基性火山岩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是一种既具有在硅铝质基底上扩张的洋脊玄武岩性质,又具有钙碱性岛弧拉斑玄武岩特点的弧后盆地火山岩。这一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沿西金乌兰湖—空喀山口至乔戈里峰一线的古特提斯洋盆的扩张及向北俯冲、消减相联系,构成了塔里木板块南部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97.
针对导向钻进非开挖铺设地下管线施工中回扩钻头存在的口径大、包泥堵钻、进尺缓慢、切削齿不耐磨等问题,对钻头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从导向钻头、出水口、刮刀、切削齿等四个方面对钻头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回扩孔钻头既有利于切入地层,具有导向和稳定作用,又具有切削阻力低、强度高、耐磨性好的优点,极大的提高了钻进效率。经多项工程检查,扩孔钻头平均单孔耐磨翼片磨损量为1.2~1.75mm,平均〈0.5mm/km。  相似文献   
98.
基于改进BP网络算法的隧洞围岩分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翠英  张亮  黄显艺 《地球科学》2005,30(4):480-486
围岩分类对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 进行隧洞围岩分类, 在传统BP算法的基础上, 通过改进学习算法、优化传递函数和网络结构进行神经网络方法优化.采用附加动量法和学习速率自适应调整的策略改进学习算法, 使得当误差大于上临界值时, 则降低学习率, 当误差小于下临界值时, 则适当提高学习率, 这样可加快网络的训练速度, 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通过引入调整学习率参数, 使得传递过程更加敏感, 加快了传递函数的收敛速度, 提高了训练函数的计算精度; 通过给定隐含层节点模型的取值范围, 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提高了泛化精度.将改进的BP网络模型应用于广东省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的隧洞围岩分类中, 分类结果与根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 》的分类结果完全一致, 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牟传龙  王剑 《矿物岩石》1999,19(3):30-36
兰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和演化与金沙江洋的俯消减及洋陆转换过程密切相关,记录了其盆-山转换过程,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时期,由于金沙江洋的俯冲消减,形成了金沙江弧-盆系的空间配置,兰坪地区成为弧后盆地,早中三叠世,金沙江弧-盆系及东西两侧的昌都-兰坪陆块和中咱-中甸陆块的构造沉积式样发生大的转米,开始了兰坪中新生代盆-山转换历史,由于弧陆碰撞作用,使得兰坪分国地由弧后盆地转化成弧后前陆舅地,盆地中  相似文献   
100.
滑坡滑面的抗剪强度指标往往用反算法确定。分析表明,对已变形位移的滑坡,其推力可不反算滑面抗剪强度指标而直接按现状稳定系数和设计安全系数简易地估算,一般地,滑坡推力等于下滑分力乘以设计安全系数相对于现状稳定系数的提高比例值。进而讨论了其对不同设计工况、各种典型形状滑面的适用条件。这是一条估算滑坡推力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