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32篇 |
免费 | 4130篇 |
国内免费 | 63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19篇 |
大气科学 | 4673篇 |
地球物理 | 5702篇 |
地质学 | 10624篇 |
海洋学 | 3485篇 |
天文学 | 234篇 |
综合类 | 1940篇 |
自然地理 | 34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427篇 |
2022年 | 881篇 |
2021年 | 1058篇 |
2020年 | 1217篇 |
2019年 | 1334篇 |
2018年 | 1121篇 |
2017年 | 1282篇 |
2016年 | 1409篇 |
2015年 | 1505篇 |
2014年 | 1582篇 |
2013年 | 1797篇 |
2012年 | 1644篇 |
2011年 | 1662篇 |
2010年 | 1349篇 |
2009年 | 1503篇 |
2008年 | 1509篇 |
2007年 | 1572篇 |
2006年 | 1489篇 |
2005年 | 1318篇 |
2004年 | 1168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940篇 |
2001年 | 781篇 |
2000年 | 729篇 |
1999年 | 649篇 |
1998年 | 602篇 |
1997年 | 523篇 |
1996年 | 462篇 |
1995年 | 426篇 |
1994年 | 381篇 |
1993年 | 319篇 |
1992年 | 192篇 |
1991年 | 174篇 |
1990年 | 113篇 |
1989年 | 85篇 |
1988年 | 88篇 |
1987年 | 60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基于岩心、钻测井、三维地震和沉积相资料,对越南兰龙盆地白虎油田的碎屑岩、基岩储集层特征以及对应的两种成藏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白虎油田发育两类岩性储集层,即碎屑岩(砂岩)、花岗岩基岩储集层,其中碎屑岩储层在兰龙盆地基底地垒构造格架下沉积,受大地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控制,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河流相为主,在渐新统泥岩供烃的条件下形成了具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特征的岩性、构造油藏。花岗岩的基岩裂缝、孔洞发育,具备优势的储集空间、储层规模大,成为最主力的储集层,成因为基底演化过程中的断裂活动、热液岩熔等作用。在花岗岩基岩储层中形成了两种成藏模式:一种以花岗岩无机成因自身含烃表现出原地成藏的特征;另一种上覆渐新统泥岩为富油烃源岩,沿断层、不整合面等侧向运移至基底顶部晚期聚集成藏,最终在基底中广泛发育裂缝、缝洞型基岩油藏。 相似文献
942.
943.
944.
94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目前研究全球及区域环境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城镇化加速的今天,城镇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了飞速的变化。本文通过其一研究区内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2007~2016年10个时相土地利用/覆盖信息,通过不同的预测模型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比较,根据相应的最优预测方法预测了2017~2019年南昌市各土地类型的数据,由此研究并探讨了南昌市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946.
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自然
和核辐射14C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放射性14C在海洋环流研究和人为CO2问题的研究中都有重要地位。本文用海洋环流模式模拟了海洋中自然14C的分布及海洋对核辐射产生的放射性14C的吸收, 以期对海洋吸收人为CO2的能力做一初步的研究。模拟的海洋环流结果与观测相比符合得较好,成功地模拟出了北大西洋深水(NADW)、南极底水 (AABW)等基本特征。对自然14C的模拟揭示出了海洋通风的基本特征。模拟出的沿GEOSECS 路径的南、北垂直截面与观测结果符合得较好。对核辐射14C的模拟表明:模式模拟的沿GEOSECS 路径的南、北垂直截面与观测结果符合得较好;模拟出的海洋表面核辐射浓度与观测值一致,但核辐射14C在海洋中的柱存量和平均穿透深度都比观测结果要小。文中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47.
A positivity-preserving conservative semi-Lagrangian transport model by multi-moment finite volum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on the cubed-sphere grid. Two kinds of moments(i.e., point values(PV moment) at cell interfaces and volume integrated average(VIA moment) value) are defined within a single cell. The PV moment is updated by a conventional semi-Lagrangian method, while the VIA moment is cast by the flux form formulation to assure the exact numerical conserv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spatial approximation used in the CSL2(conservative semi-Lagrangian scheme with second order polynomial function) scheme, a monotonic rational fun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move non-physical oscillations is reconstructed within a single cell by the PV moments and VIA moment. To achieve exactly positive-definite preserving, two kinds of corrections are made on the original conservative semi-Lagrangian with rational function(CSLR)scheme. The resulting scheme is inherently conservative, non-negative, and allows a Courant number larger than one.Moreover, th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can be performed within a single cell, which is very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fo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a dimension-splitting approach coupled with multi-moment finite volume scheme is adopted on cubed-sphere geometry, which benefit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 D CSLR solver with large Courant number.The proposed model is evaluated by several widely used benchmark tests on cubed-sphere geometry.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ransport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move nonphysical oscillations and preserve the numerical nonnegativity, and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transport the tracers accurately in a real atmospheric model. 相似文献
948.
949.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该文结合遥感与地面实测气温数据,基于地表温度与气温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构建我国夏玉米主产区高温热害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平原区域日平均气温的模拟结果决定系数在0.8以上,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均方根误差在1.8℃左右的小范围内波动;平原区域精度略高,山区精度略低(均方根误差为2.4℃)。利用该模型对2008—2018年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高温热害进行评估,发现2017年和2018年夏玉米受高温热害影响最严重,高温热害区主要分布在河北省东南部、河南省大部以及山东省西部,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50.
在考虑水体斜压的基础上利用MIKE3三维数值模型的HD和Ecolab模块,对莱州湾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验证良好的该模型用于分析预测集约用海工程的实施对莱州湾水动力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并不会大范围改变莱州湾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区附近,距工程新岸线约20 km处,流速变化率在15%左右甚至更小;工程造成海湾纳潮量在大小潮期分别减小0.29%和1.07%,海湾与外海水交换能力被削弱,可能会导致湾内水体污染加剧;工程实施后海湾PO_4-P平均浓度升高,DIN平均浓度降低,N/P比下降,海域磷限制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