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1854篇
测绘学   346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1543篇
地质学   4961篇
海洋学   72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256篇
自然地理   34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400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01.
湘中锡矿山式锑矿锑与砷、金的共生分异现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陶琰  金景福 《矿物学报》2001,21(1):67-72
通过湘中锡矿山式锡矿矿化蚀变特征及矿化蚀变岩石微量元素统计分析,阐述了成矿作用中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的现象,并以因子分析为手段,提取成矿作用中最主要的两个特征因子,综合地质分析,指出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包含有两种地质作用:硅化与锑矿化。硅化和锑矿化分别同砷、金富集和锑矿质沉淀析出相联系,从而造成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硅化作用主要在成矿早期,温度较高(200-300℃),砷、金主要在这一阶段析出。锑矿化则集中发生在成矿作用晚期,温度较低(100-200℃),辉锑矿以裂隙充填方式沉淀成矿。对锑与金、砷共生分异的认识较好地解释了矿化带上成矿特征指示元素在元素聚类分析中不相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2.
天然气的无机元素的土壤化探元素预测指标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德阳新场气田化探成果与气田上有机元素异常,物探异常和钻孔实际见气的对比,以及对成都地区,宜宾地区化探成果的综合研究,认为As,Sb,Hb,Ba,Mn五元素及Cu,Pb,Zn,Mo,Cd,Ni,V,P等是预测天然气的指标,用该指标对新场气田和成都地区实际勘察结果对照,证实预测指标是正确的,从而探索出一条利用化探无机元素异常寻找天然气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3.
农业生态的化学元素分类及其与作物优质高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曾昭华 《湖南地质》2001,20(4):277-283
利用国家科学技术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将103个化学元素分成对作物生长发育、增产起显著作用、起一定作用、起有害作用和起未知作用4个农业生态元素类型,进而论述了它们与作物优质高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石梁宏  李双洋  尹楠 《冰川冻土》2021,43(1):195-203
多年冻土是含有冰的特殊土体,在自然环境变化及工程扰动下易发生冻胀融沉变形,严重威胁着青藏高原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特别对青藏铁路的畅通运营提出了严峻挑战.以青藏铁路五道梁地区路基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通过建立热-力离散元计算模型,对路基的温度场和变形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离散单元法克服了有限元方法无...  相似文献   
105.
公路隧道通风竖井岩爆机制颗粒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士良  朱合华 《岩土力学》2011,32(3):885-890
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分析,岩爆是秦岭公路隧道2号通风竖井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岩爆机制是指岩爆发生的物理过程,与岩石的颗粒大小、颗粒胶结和粒间孔隙等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根据颗粒流基本理论和竖井混合片麻岩的基本力学特性,进行混合片麻岩细观颗粒参数标定研究。颗粒大小不是一个自由参数,通过颗粒流模拟的相似比分析,采用强度折减方法进行竖井岩爆机制的颗粒流模拟。研究表明,岩爆孕育的细观机制为平行于开挖面的微裂纹萌生-微裂纹扩展、聚合-宏观裂纹的形成,为压致张剪断裂破坏,主要是由张拉裂纹扩展、聚合引起的,是一个渐近破坏过程。研究成果为竖井岩爆稳定性分析提供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基本的宝石学方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技术(LA-ICP-MS)分析了黑龙江穆棱玄武岩风化冲积物中宝石级锆石的宝石学性质、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微量元素组成及U-Pb年龄。宝石学性质表明锆石为优质的、可直接加工利用的宝石原料;谱学特征显示锆石为未经历后期改造的高型岩浆锆石,且含有磷灰石、锆石和赤铁矿包裹体;LA-ICP-MS分析表明锆石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富集重稀土元素[(Yb/Sm)N=21~63)]和HFSE元素,Th/U均大于1(1个数据例外);ΣREE较高,含量在1765×10-6~2374×10-6,与基性锆石相似;明显的Ce异常和赤铁矿包裹体说明锆石形成于氧化环境;根据Ti-in-Zircon地质温度计计算,锆石结晶的最低温度为646~737℃;U-Pb年龄为9.39±0.4Ma代表锆石的结晶年龄。基于本实验数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锆石巨晶形成于富集CO2的氧化环境并且与地幔的交代作用有关,是岩石圈减薄作用发展到一定阶段(衰退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7.
谢薇 《地质与勘探》2011,47(3):524-530
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是在全国范围内对土壤的地球化学元素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大型数据库,若能将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应用于油气化探中,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本文选择对盐池县油气田区域的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油田区土壤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值出现异常,并且元素的异常与油气田的存在密切相关.通过对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关性及其对油气田的反映分析,发现异常元素Cu、Fe、Mn、V、Cl、S是该油区有效的化探指标.本研究有利于扩大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应用范围,使其不仅用于评价生态环境,还可以应用于油气资源的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108.
以点电源和线电源为例,叙述了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直流电法正演模拟过程。通过对COMSOL MULTIPHYSICS正演模拟解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直流电法正演模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鉴于COMSOL MULTIPHYSICS强大的剖分求解功能及丰富的后处理操作,可以快速、准确实现正演模拟,其在地球物理正演模拟中的应用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9.
赵卫卫  王宝清 《地球学报》2011,32(6):681-690
苏里格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是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多年来,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一直是地质研究者讨论的热点话题.对苏里格地区马家沟组马五段白云岩的微量元素及C、O、Sr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表明,微量元素表现为高铁、低锰、低锶、低钠;白云石、白云质角砾和孔洞充填白云岩的δ13C和δ18O值较为近似,且白云岩的δ1...  相似文献   
110.
Extensive and economically-important lithium pegmatites have been described from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large S-type peraluminous Leinster Granite batholith in southeast Ireland. This flank area is also the locus of a major dip-slip ductile shear zone which was active during emplacement of the Tullow Lowlands pluton of the batholith. All the known bedrock occurrences of lithium pegmatite are contained within this marginal deformation zone.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derivation of the lithium pegmatites by fractionation from the Leinster Granite itself, though none are conclusive. More recently, an anatectic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whereby the pegmatites were derived by melting of Li-rich sediments adjacent to the batholithic contact. Our investigation has been concerned with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Rb-Sr isotope systematics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the pegmatites and their host granitoids in an attempt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pegmatite genesis. The results suggest a strong geochemical and temporal coherence between the Leinster Granite and the lithium pegmatites. A model is proposed in which Li enrichment in residual magmas may be link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covite instead of biotite in the Leinster Granite itself. The Li excluded from entry to biotite then accumulates in highly mobile, low-viscosity pegmatitic fluids which migrate into the marginal shear zone of the Tullow Lowlands pluton where they crystallize at considerably low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