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0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1244篇
测绘学   415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626篇
地质学   4401篇
海洋学   1134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615篇
自然地理   150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3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4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413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37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31.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成因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南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和科技界广泛注意。本文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近期变化的6个主要特点,并用自然和人文社会学观点解释了变化的成因,提出气候变化是该极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中最活跃的主要自然因素及其影响方式,但在人类主要活动地区盆地主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2.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做到适度开发,稳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相似文献   
133.
新疆矿山地区环境地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杰 《地质找矿论丛》2002,17(4):277-281
新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矿业开发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人为不合理开发,加上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资源破坏、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引起矿山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因素、政策、经济技术、地方保护主义及环保意识差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我国将进一步加大矿业开发力度,走出“先开发、后治理”的误区,使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4.
非海相沉积层序的成因和构型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东部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初步对非海相层序地层学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非海相沉积层序的形成要素,既有外旋回、又有自旋回,构造和气候因素很重要,强调了环境因素.沉积基准面在海上为海平面,在陆上为潜水面、湖平面、河流平衡剖面.相对基准面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可容纳空间的周期性变化,并由之形成了一系列旋回式的层序.大多数情况下内陆基准面的变化不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在全球最大海泛期有某种联系.湖盆小而沉积速率高,形成层序的频率高于海相.以沾化凹陷为依据,提出了5种层序构型特征:冲积-河湖型,(半)盐湖-淡水湖泊过渡型,海流-深湖型,半深湖-缓坡型,河流-冲积平原型.在盆地主要发育期,断阶式坡折对沉积体系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除低水位扇外,低水位楔是构成隐蔽圈闭或复合圈闭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5.
武汉市区第四系含水层地下水有机污染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详细调查武汉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获得了高精度的武汉市水环境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组成数据。所检测出的有机组分达30余种,以苯及相关苯系物为主,污染程度较高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商业区,应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模型,在GIS平台上,编制了武汉市区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图。根据其评价结果,建议集中对那些敏感性相对较高的区域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开发利用时应作出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36.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 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 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7.
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平地区生态地质环境的调查,对该区水、土壤、大气、区域稳定性、生态资源、地层条件、放射性、矿藏、地方病、旅游地质及垃圾等进行环境现状综合评价。利用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分区。并利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出该区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为中上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8.
柱撑粘土矿物层间域的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柱撑粘土矿物是近年来胺国内外矿物学广泛关注的矿物材料之一。柱撑粘土矿物层间域是一个特殊的化学反应场所。本系统评述了氮氧化物、重金属离子、阴离子、肥料养分及有机污染物等环境污染物在柱撑粘土矿物层间域中的催化还原、吸附、脱附、控释及光催化反应机理,着重阐述了柱撑粘土矿物的层间域性质,讨论了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9.
水晶中的包裹体是在水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晶体内的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水晶中包裹体的形成与生长时的物化条件密切相关 ,而生长过程中的物化环境又直接影响了水晶的结晶习性。  相似文献   
140.
The Trypali carbonate unit (Upper Triassic), which crops out mainly in central‐western Crete, occurs between the parautochthonous series (Plattenkalk or Talea Ori‐Ida series, e.g. metamorphic Ionian series) and the Tripolis nappe (comprising the Tripolis carbonate series and including a basal Phyllite–Quartzite unit). It consists of interbedded dolomitic layers, represented principally by algally laminated peloidal mudstones, foraminiferal, peloidal and ooidal grainstones, as well as by fine‐grained detrital carbonate layers, in which coarse baroque dolomite crystals and dolomite nodules are dispersed. Baroque dolomite is present as pseudomorphs after evaporite crystals (nodules and rosettes), which grew penecontemporaneously by displacement and/or replacement of the host sediments (sabkha diagenesis). However, portions of the evaporites show evidence of resedimentation. Pre‐existing evaporites predominantly consisted of skeletal halite crystals that formed from fragmentation of pyramidal‐shaped hoppers, as well as of anhydrite nodules and rosettes (salt crusts). All microfaci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peritida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such as sabkhas, tidal flats, shallow hypersaline lagoons, tidal bars and/or tidal channels. Along most horizons, the Trypali unit is strongly brecciated. These breccias are of solution‐collapse origin, forming after the removal of evaporite beds. Evaporite‐related diagenetic fabrics show that there was extensive dissolution and replacement of pre‐existing evaporites, which resulted in solution‐collapse of the carbonate beds. Evaporite replacement fabrics, including calcitized and silicified evaporite crystals, are present in cements in the carbonate breccias. Brecciation was a multistage process; it started in the Triassic, but was most active in the Tertiary, in association with uplift and ground‐water flow (telogenetic alteration). During late diagenesis, in zones of intense evaporite leaching and brecciation, solution‐collapse breccias were transformed to rauhwackes. The Trypali carbonate breccias (Trypali unit) are lithologically and texturally similar to the Triassic solution‐collapse breccias of the Ionian zone (continental Greece). The evaporites probably represent a major diapiric injection along the base of the parautochthonous series (metamorphic Ionian series) and also along the overthrust surface separating the parautochthonous series from the Tripolis nappe (Phyllite–Quartzite and Tripolis series). The injected evaporites were subsequently transformed into solution‐collapse brecci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