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正波  何思明  田金昌  钟建  杨天军 《地质通报》2013,32(12):2038-2043
预应力锚固技术已成为西藏公路滑坡防治中最常用的工程技术。由于西藏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及气候条件,预应力锚固工程较易出现耐久性的问题。对西藏公路滑坡预应力锚固工程进行调查,存在的耐久性问题可归纳为3类:锚头封锚破坏、框架梁悬空破坏和坡体局部变形滑动而引起锚索失效。在分析影响锚固结构耐久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修复加固技术:锚固结构封锚破坏及锚头损毁修复加固技术、预应力锚索框架维修加固技术和补增预应力提高锚固结构抗滑力技术。  相似文献   
72.
象山港避风锚地工程潮流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象山港整体变态物理模型,通过潮汐水流定床和悬沙淤积试验,对湾内拟建奉化市避风锚地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域的潮流场变化和海床淤积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避风锚地工程对航道、渔港等周边重要设施的影响有限。从而为工程的海洋环评、海域使用论证及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半封闭港湾内其它类似涉海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3.
水力和超载条件下锚固岩石边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强  李亮  赵炼恒 《岩土力学》2010,31(11):3585-3593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水力条件、坡顶超载、地震荷载效应和锚固效应对岩石边坡进行了全面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给出了多影响因素条件下岩石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表达式,并重点分析了几种相关参数组合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坡顶张拉裂缝积水、地下水渗流作用、滑面出流缝被堵塞、地震影响效应不利于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而锚索锚固效应则对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坡顶张拉裂缝积水、滑面出流缝被堵塞、水平向地震影响效应都不利于岩石边坡抗倾覆稳定性,但锚索锚固效应、坡顶超载、与竖直方向地震效应则对提高边坡抗倾覆稳定性有益。最后针对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74.
周忠发  赵均 《地震学刊》2010,(6):660-666
运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水平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大比例试件的试验结果对比,对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轴压比、高宽比和筒壁厚度的受力过程模拟分析,研究这些参数对筒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轴压比的增大,筒体的破坏由受拉向受压破坏转变,筒体最大水平承载力经历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延性变差;随着高宽比的增大,筒体破坏形态由剪切向弯曲破坏转变,延性增加,整体弯曲作用更加明显,最大底部剪力减小;随着壁厚的增大,试件破坏由截面压屈失稳向墙肢底部受弯破坏转变,墙肢破坏区域沿高度方向发展,耗能能力更强,承载力明显增大,变形能力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5.
针对西江特大桥广州岸岩锚锚碇系统的承载稳定性问题,采用工程地质勘察、室内及现场原位岩石力学特性试验、钻孔摄像及声波测试等手段,获取承载边坡的岩体地质力学特性,并建立边坡地质力学模型,同时进行现场拉锚试验验证预应力锚索设计的可靠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锚碇系统在施加预应力和承担外荷载两种情况下,边坡岩体的稳定性和锚碇群锚中不同位置的预应力锚索锚固力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在桥梁施工荷载的拉拔作用下,广州岸锚碇边坡整体稳定,坡表变形为毫米级;锚索锚固力呈不均匀分布形态,主要集中在锚固段前2 m范围内,最大值出现在锚固段端头;锚碇群锚的锚固力应力集中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角锚、边锚、中间锚。超载试验表明,整个锚碇系统的极限抗拔力不小于8倍设计荷载。锚索现场监测数值显示,锚碇承载期间锚索索力基本稳定,中间锚的索力小于角锚。研究方法及成果可供类似的桥梁及抗倾拔工程中的岩锚锚碇设计及安全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76.
四川广元108国道某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广元北段某边坡的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和边坡破坏的成因机制,通过极限平衡法和2维/3维有限元法的稳定性定量计算与分析可知,该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饱水情况下易出现大面积滑动,针对边坡的特征和工程实际情况,对边坡处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边坡的合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7.
秦鹏飞 《地质与勘探》2017,53(2):350-354
基坑支护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速度的加快推动着基坑支护技术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涌现出一系列新型基坑支护技术,如双排桩支护技术、玻璃纤维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索支护技术及浆囊袋锚杆支护技术等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几种基坑支护新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工程适用条件及工作特性等,期望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工程建设有所裨益,对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8.
黄明华  赵明华  陈昌富 《岩土力学》2018,39(11):4033-4041
基于锚固界面的一种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采用荷载传递方法分析了锚固长度对锚杆受力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锚杆临界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案例检验其可行性。结果表明:锚固长度较小时,锚杆荷载-位移曲线为承载力较小的单峰曲线;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逐渐衍生出一个平缓变化区段;锚固长度越小,界面剪应力分布越均匀,但整体承载力也越小;随着锚固长度增加,界面剪应力分布的不均匀特征逐渐明显,整体承载力也随之提高;锚固长度超过一定取值时,锚固界面软化荷载、抗拔荷载以及整体承载力均趋于定值,与锚固长度无关;计算得到的临界锚固长度与工程实际的锚固长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9.
刘永权  刘新荣  谢应坤  余瑜 《岩土力学》2018,39(6):2164-2174
针对基坑工程中预应力锚索的特点,采用理论推导、算例计算、数值模拟及实例分析的方法,对拉力型、压力型、荷载分散型锚索及锚拉桩上多排预应力锚索的锁定值取值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由于锚头刚度的差异,拉力型锚索的锁定值宜取规范规定范围的小值,而压力型锚索宜取相应的大值;荷载分散型锚索应分组张拉锁定,各分组钢绞线的锁定值与锚索自由段长度、分散间距及锚头位移有关,且离孔口距离越远,分段承载体锚索锁定值越大;锚拉桩上的多排预应力锚索应考虑锚索的张拉顺序采取不同的锁定值,基于各排锚索张拉锁定后产生的真实锚头位移的差异,上排锚索宜取较小的锁定值,下排锚索宜取较大的锁定值。相关规律可为基坑锚索的张拉锁定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以济南黄金国际广场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土岩组合地层的特点,采用“吊脚桩”桩锚支护及两桩一锚布设方式的设计方案。对基坑设计、锚索试验、基坑监测等内容进行介绍,现场进行了锚索验收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监测结果表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均处于安全状态,远小于报警值,说明“吊脚桩”桩锚支护在土岩组合地层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同时大大节省了造价,短缩了工期。本文的相关设计方法、试验、监测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