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0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563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38篇
地质学   1482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The well-known Suichang silvengold field is located inZhejiang Province of SOutheast China. It is the largest silver-gold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copper and zinc in the Cathaysianmetallogenic province.There are a series of silver-gold dePOsits in the shear zonesof Proterozoic gneiss terrene, Suichang region. The volcanicapparatus at Mesozoic has complicated rpineralization. Respectively, there are two pieces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origin ofore-formigg nuid: (l ) metamorphic fluid (Lia…  相似文献   
152.
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传感器是锚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桥梁工程等领域进行监测,研究与试验必不可少的测量用传感器,在分析预应力传感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了介绍了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论设计,计量检定结果,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3.
据188个古地磁样品和样品产地的地理坐标、余纬度、平均磁偏角和磁倾角,求得样品产地的古纬度.本区古纬度比现今纬度低:7.6°-8.2°,6.6°-6.8°,6.0°-6.5°,2.3°-3.4°,0.2°-0.6°.变化由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洋壳北推合力所致.  相似文献   
154.
分析了大华北浅源地震与日本海西部及我国东北深震的关系,认为本世纪来日本海西部—我国东北深震经历了5个相对活跃期,大华北各地震区相应经历这5个活跃期的影响期。根据大华北M≧6级浅源地震与深震活动的相关性,建立了太平洋板块楔形俯冲带端部重大深震事件导致大华北浅源M≧6级地震发生的板块俯冲模型,应变波传播速度约94km/年,地表视速度约100km/年。重大深震事件突出、模型稳定性强,预测实验表明模型公式可做大华北地震监测参考。用本模型可以解释浅源地震迁移、各地震区地震与深震活动相关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5.
    海洋构造地球物理或构造物理学是海洋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它是构造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一门很有前景的新兴边缘学科。80年代这一新兴学科有较明显的发展,90年代这一学科在板块运动、驱动机制的定量研究以及在巨型断裂、造山带与盆地形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将有重要的突破,我国在90年代应加强对南海这一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的构造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6.
阴山山链隆起机制及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阴山隆起为异常地幔发育区,软流层上凸、岩石圈变薄、幔汁上侵、地幔底辟,垂直运动激烈;阴山隆起又处在南北两大板块夹击挤压构造带上,水平运动强烈。所以,阴山隆起是中新生代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阴山山链的隆起,在其南缘形成了呼包、临河等地堑式盆地。  相似文献   
157.
关于多旋回开合构造及区域成矿若干观点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板块说与槽台说相结合是研究大陆演化和矿产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开合构造、板块构造与槽台构造三者在形成机制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多旋口开合构造是指以多旋回开合观点研究的构造,它是研究开合过程中所有地质现象,包括开合序列、开合旋回等。开合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区域性断裂,地壳的扩张与挤压,地壳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构造过渡与构造迁移。开合演化过程称为“多旋回四阶段开合递进律”。开合构造的主要特征具有多旋回性、方向性、不平衡性、迁移性、两重性、层次性和有限性等。开合构造和岩石圈演化的基本动力是地球内部热能运转的结果,导致地壳和岩石圈裂开和聚合运动,包括传送带式、手风琴式和雪撬式三种主要的不同运动方式。正是多旋回开合构造发展,导致了多旋回成矿作用。在研究矿床分类时,首先要以多源的成矿物质来源作为矿床分类的主要依据,同时,也需要注意结合诸如成矿作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理化条件以及含矿建造等因素,以多旋回开合构造一成矿的观点来研究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国内外用于边坡,滑坡加固的预应力锚索的主要类型及结构,并例举了锚索在滑坡治理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9.
关于坳拉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介绍了坳拉槽概念的起源和沿革,并据研究现状,对其含义和形成演化的基本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0.
The SSQ-1 Digital Tape Recording Horizontal Pendulum Tiltmeter is an instrument of high sensitivity to detect the changes of ground tilt. It uses a quartz horizontal pendulum held by Z?llner bifilar suspension to sense vertical displacement, the eddy-current transducer on the pendulum converts its displacements into electric signals. Then a microcomputer is used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inting as well as digit tape record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a filtering pen recorder is used for visible recording. The scale value of the instrument is calibrated by computer using the known tilt angle of the bulging plate — mercury cup. The scale value is 0.3–0.5 m(″)/mV. The following are the testing results for the earth tide observation obtained from the east-west component at Baijiatan Seismic Station, Beijing: r(O1): 0.6490±0.0179 α(O1): −3.83°±1.58° r(K1): 0.8049±0.0128 α(K1): 1.40°±0.90° r(M2): 0.6699±0.0040 α(M2): −0.27°±0.34° r(S2): 0.7316±0.0075 α(S2): 2.83°±0.58° r(M3): 0.8497±0.0964 α(M3): 1.61°±6.51°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353–359, 1993. In this work also participated Mr. Huai-Wen PAN and Wei-Jin ZHANG. And we here give special thanks to Yun-Zao XI, Qin-Wen XI, Bo-Xong TANG, Yi-Hui CHEN and An-Xu WU for their kind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 of the instrument. This paper is translated by Mr. Zhong ZHE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