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65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941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墩(桩)柱上流冰撞击力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流冰撞击力与冰排挤压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用于工程设计的流冰撞击力计算方法,并用模型试验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42.
福建上杭太山头铜多金属矿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克丽 《福建地质》2010,29(2):120-127
根据上杭太山头铜多金属矿区不同时期1∶1万土壤测量资料综合整理,采用不同异常下限制作网格化异常图,圈出2个异常带,5个异常区,综合异常呈环状和北西向带状分布,局部异常已证实为矿致异常,根据成矿规律,推测测区西南是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靶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43.
英城子金矿床产于张广才岭岩浆构造带内早古生代花岗岩岩体内部的韧脆性剪切带中,矿体由花岗质糜棱片岩、含硫化物石英脉和纯硫化物脉组成,赋矿围岩为晚奥陶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的40Ar/39Ar激光探针定年结果表明:实验室给定的等时线年龄为207±5.5Ma(40Ar/36Ar Int.=410±11,MSWD=44,n=31),剔除相对误差较大的数据点,运用Isoplot程序拟合的等时线年龄为248±39Ma(40Ar/36Ar Int.=344±54,MSWD=0.37,Probability=0.99)。结合区域构造热事件的发育状况,初步确定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末向早三叠世转化阶段或东段的兴蒙造山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744.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和抽水试验,并以1号抽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为典型,研究地裂缝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采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以及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计算公式等3个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地表浅层土体沿地裂缝走向和垂直于地裂缝走向的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利用MADIS有限元软件模拟场地内建筑物对地基土施加应力,探讨了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个公式计算,都得到沿地裂缝方向土体的渗透系数比垂直地裂缝方向的土体稍大;在同一落程中,利用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大,利用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次之,利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小,这主要是由井损造成的;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素填土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粉质黏土层以下影响则逐渐减弱,影响深度在18 m左右;由于建筑物长期对地裂缝上盘土体施加荷载,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土固结压密,导致地裂缝上盘土体的渗透系数较下盘小。  相似文献   
745.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是世界也是我国的主导对虾养殖品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种的支撑,分子育种被认为是加快良种选育的最有效途径,而目标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是发展分子育种的基础。研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适用于凡纳滨对虾等水产经济物种的高通量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方法,并在抗弧菌相关标记筛选中进行应用。首次将三代靶向测序技术用于对虾候选基因的基因分型,在抗弧菌性状候选基因LvPI3K的全长序列上发掘到91个SNP位点,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21个与抗弧菌性状显著相关的SNP标记(P0.05),利用Sanger测序证实了三代靶向测序技术分型结果准确可靠。所建立的基于三代测序的靶向分型方法为凡纳滨对虾等水产动物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基因分型方法,所发掘的抗弧菌性状相关位点对开展凡纳滨对虾抗弧菌性状分子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牡丹皮-栀子药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数据库检索得到牡丹皮-栀子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相应作用靶点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疾病靶点,用ConsensusPathDB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及基因本体论(GO)分析,并运用软件Cytoscape 3.7.0绘制关键成分-核心靶点网络图及蛋白互作网络图,软件imageGP绘制通路及GO分析气泡图。结果:得到包括堪非醇在内的关键活性成分17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在内的核心靶点39个,GO分析得到包括细胞增殖调控在内的生物学过程970个;激素结合在内的分子功能116个;胰岛素受体复合体在内的细胞组分45个;富集到通路728条,涉及癌症通路和VEGF通路等。结论:牡丹皮-栀子药对可能通过调节激素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调节癌症基因等靶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747.
吕卫东  黄强 《山东地质》2010,(8):65-66,69
批后监管工作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的薄弱环节,"重审批、轻监管"是导致土地闲置低效利用的原因之一。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对批后监管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出台了规定,建立了制度,形成了长效机制,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48.
王福斌 《山东地质》2010,(11):69-71
近年来,目标管理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考核,通过对各项业务工作实行目标分解,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各项工作目标实行量化,年终按所定目标进行考核,客观公正地评价单位和个人的业绩,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49.
随着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重力勘探正逐步走向微重力勘探阶段。与普通的重力测量相比,微重力测量虽然获得数据精度较高,探测到比较微弱的重力异常,但也容易受测量条件等可控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对异常体的发现率。以简单规则球体为理论模型,分别对影响目标体发现率的仪器因素、目标球体的模型因素、航空测量等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定性地给出了目标体发现率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理论模型模拟实测数据,体现出正确处理可控制因素对于实际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0.
Risk‐based seismic design, 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nvolves the us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satisfy a risk‐based performance objective with a reasonable utilization rate and sufficient reliabilit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design can be achieved by defining different design algorithms depend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a structure. In general, the proposed design is iterative, where the adjustment of a structure during iterations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 Rather than using automated design algorithms,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introduce three simple guidelines for adjus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s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It is shown that an engineer can design a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in a few iterations, for example, by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pushover analysis and checking the final design by means of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 possible variant of the risk‐based design algorithm for the collapse safe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buildings is proposed, and its application is demonstrated by means of an example of an eight‐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Four iterations were requir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isk‐based performance objective with a reasonable utilization rate.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