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77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胜利油田渤19区块注交联聚合物开采多年后,因注入水的水质不达标导致聚合物过度交联形成强凝胶,造成聚合物注入区块许多油水井的堵塞。对现场聚合物垢样品所做的化学组分、表面元素能谱及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垢的主体结构由交联的聚丙烯酰胺组成,交联体吸收了大量水分,在交联体内小环境中因富集而形成氯化物矿物晶体无机垢结构,而在成垢的过程中又将地层内的一些粘土矿物包裹于交联体内,形成具有聚合物-矿物复合结构的强胶凝态物质,严重影响聚合物注入—调剖—驱油过程中的聚合物溶液的流动。  相似文献   
112.
水敏性地层钻探用接枝淀粉聚合物泥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接枝淀粉共聚物为降失水荆,选择抑制荆、防塌剂、润滑剂、包被剂、膨润土等处理剂,优化设计了水敏性地层用接枝淀粉聚合物泥浆体系。经过测试,该体系的API失水为7ml,相对膨胀降低率84.2%,岩屑回收率92%,摩阻系数0.07。该体系在水敏性地层的钻探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水中含有微量氯苯的吸附特性研究,考察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吸附氯苯的动力学、热力学及连续运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吸附氯苯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即化学吸附是吸附过程的控制步骤;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上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在15、25、35℃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36、28.17、27.85mg/g;动态模拟实验中,当氯苯质量浓度为10mg/L时,氯苯的去除率大于80%。乙醇作为溶剂可以使吸附饱和的β-环糊精交联聚合物再生。  相似文献   
114.
朱效中  朱学光 《探矿工程》2011,38(10):60-62
淮北某煤矿因第四含水层水量过大,通过F5断层导入采煤工作面,使采煤生产陷入停顿。为解决采煤工作面涌水量过大问题,研制了高浓度化学浆液,经钻孔注浆收到良好的止水效果,使近200万t煤炭资源恢复开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5.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低温钻井液理论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葳  杨阳  徐会文 《探矿工程》2011,38(7):29-31,56
天然气水合物是在特定的低温与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中,低温钻井液是获得天然气水合物真实样品的重要保证条件之一。低温钻井液应具有低的冰点、良好的抵制能力与良好的流动性。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的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PAM、PHPA、PAC-141、Na-CMC与KHm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种类与数量对钻井液的防塌能力和流动性的影响,得出了几种处理剂的耐低温能力大小的顺序为:PAC-141〈PHPA〈PAM〈Na-CMC〈KHm,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低温钻井液的配制与使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6.
Cross-flooding ducts are used to equalize asymmetric flooding and, thus, to decrease the heel angle of a ship in an emergency. The present design guidelines for cross-flooding arrangements involv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effect of variable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is study, scale model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discharge coefficients of a typical cross-duct, with a focus on the effect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such as the girders, stiffeners, and web frame. Flow conditions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onents were varied in the experiments. The structural stiffeners in the cross-duct were found to notably increase the discharge coefficient whereas the effects of the web frame and the inclination of the duct at an angle of 7° were negligible. The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discharge coefficient values for the cross-duct were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computed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ly used guidelines of the IMO Resolution MSC.245(83).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girders in the cross-ducts need to be properly addressed to avoid overestimating the discharge coefficients. Over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med an indispensable dataset for the valid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FD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17.
低渗透油藏CO2驱过程中含水率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多个油田水驱后实施CO2驱的矿场实例研究,发现注入CO2后很多油井存在含水率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CO2驱的整个开发阶段,包括注气初期阶段CO2未到达生产井、生产井见气阶段以及高气油比阶段。重点讨论了生产井见气前的开发规律,在该阶段油藏内以油水两相渗流为主,不受三相渗流作用的影响。通过现场动态反应并结合室内细管和长岩心实验,揭示了CO2与油、水2种介质的相互作用,得到了两个结论:第一是始于低含水阶段的CO2驱过程中气体穿越地层水驱替地层油到达生产井;第二是始于高含水阶段的CO2驱替规律在不同级别低渗透岩心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对于特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73.27%,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26.73%,对于一般低渗岩心,CO2突破前的采出程度仅占CO2驱总采出程度的16.72%,而CO2突破后的采出程度占到了CO2驱总采出程度的83.28%。  相似文献   
118.
应用孤岛油田现场聚合物和美国进口复合有机铬交联剂TIORCOWC684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宝莫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初始黏度、且形成的弱冻胶体系强度高;弱冻胶主段塞选取聚合物浓度2500--3000mg/L,交联剂浓度300--600mg/L,成胶强度较高,且胶体不易脱水;弱冻胶封口段塞聚合物浓度为4000mg/L,交联剂浓度300--900mg/L,胶体强度较大、韧性好,满足封口的要求;同时评价了封口段塞的耐盐性能,结果表明该体系随盐类矿化度的增加体系强度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比聚驱后聚表二元复合泡沫驱四种不同气液比(1:2、1:1、2:1、3:1)的实验结果,优选出最优的气液比,并对泡沫驱油机理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为现场矿场试验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驱和聚驱效果相似的条件下,聚驱后二元复合泡沫驱四种不同气液比方案采出程度的大小关系是3:1〈1:2〈2:1〈1:1,最优气液比为1:1。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