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陈润生 《福建地质》1999,18(3):135-140
通过对前人有关火山构造分级分类方案的清理,归纳和总结,提出区域性火山构造分级分类体系及组合式火山构造分级分类体系,二者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火山构造分级分类系统。区域性火山构造体系划分的理论基础是火山作用的构造属性,火山活动与区域性全球性构造活化有关,共分四级四类;组合式火山构造体系是应用火山构造组合理论,低级火山构造通过并列式或叠置式组合方式,逐级组合归并为高级火山构造的分级分类方法,共分四级十五类  相似文献   
82.
相山铀矿田磷灰石与富矿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研究了相山火山热液型铀矿田磷灰石与富铀矿床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该区富矿石中铀含量与五氧化二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电子探针揭示富铀矿体中铀矿物周围有大量磷灰石存在,磷灰石在富铀矿石中以两种形式产出:一种是结晶自纯的晶体磷灰石;另一种是胶体磷灰石,后者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笔者在调研了磷、铀地球化学性质相似性及磷灰石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基础上提出:胶体共沉淀是导致本区富铀矿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等级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中对突出矿井同一定级, 实施同一安全管理的现象, 从分析工作系统的灾害模型出发, 给出了突出矿井等级划分的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灰色系统和证据理论的方法给出了神经网络训练的样本。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危险信度的概念, 用以衡量突出矿井危险程度, 编制了神经网络, 并对其进行训练。应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 对淮南矿区的几个突出矿井进行了工程验证。该方法对建立健全我国突出矿井的划分方法及评价标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模糊地理实体不确定性综合描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二型模糊的角度讨论了模糊地理实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空间数据的位置误差,利用模糊集的λ-截集和圆误差带模型推导了模糊地理实体隶属度的误差模型,并给出了隶属度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提出了用隶属度误差立方体来综合描述模糊点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5.
运用概率分布函数确定特高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默  支学军 《吉林地质》2004,23(4):118-120
地质品位是评价矿石质量的重要依据。样品的品位与频率的曲线为不对称的正态曲线时,通过对样品品位的数率统计,用正态分布积分函数计算某测定品位以上的样品在样本总体内允许出现的数量,确定其是否为特高品位。  相似文献   
86.
基于海伦市长发镇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0295—2016),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研究区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两者叠加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判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养分以丰富及较丰富为主,分别占长发镇总面积的37.49%和62.22%,区内缺乏B、Mo;研究区99.94%的土地为无风险(一等),0.06%的土地为风险可控(二等),风险可控土地主要受Cd及Hg元素的影响;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以一等(优质)土地为主,占评价区总面积的99.66%;研究发现长发镇富Se土地资源面积19.25 km2,土壤中Se含量为0.4×10-6~1.4×10-6,平均值为0.44×10-6;长发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耕地面积138.44 km2,占调查区耕地面积的99.84%,其中绿色富Se、绿色食品产地分别为18.53 km2和119.91 km2.  相似文献   
87.
韩新庆 《水文》2017,37(1):79-82
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计算机处理、网络数据传输等先进技术,可以将常规的水文要素监测方式转变为信息采集、存贮、传输运用为一体的自动化、数字化过程。通过该系统在沈丘水文站的应用,与流速仪法测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能坡法流量实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
Digital outcrop models help to constrain the interactions of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on ancient depositional systems. This study uses a stochastic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modeling to interrog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of deep-water channel strata outcropping on Sierra del Toro in the Magallanes Basin of Chile. This approach consider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and associated uncertainty, of erosional downcutting versus post-depositional structural folding and small-offset faulting on the present-day configuration of the submarine channel complexes. Paleodepositional channel-belt gradients were model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stochastic surface modeling, palinspastic restoration, and decompaction modeling that are bound with errors constrained by stratigraphic and structural uncertainty.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at least 100 m of downcutting occurs over 6 km, and the resultant thalweg gradient of 64–125 m/km (decompacted) suggests that the Cerro Toro axial channel belt is an out-of-grade depositional system.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steeper segments (100–175 m/km decompacted) suggests the preservation of one or more knickpoints that are similar in magnitude to tectonically-induced knickpoints on the modern seafloor. The interpreted knickpoints are correlated with a decreasing channel width-depth ratio and an increase of channel depth.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ochastic surface modeling using digital outcrop models can constrain stratigraphic interpretations and post-depositional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相似文献   
89.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海 《地理科学》2015,35(3):293-298
中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基地,在分析中部地区粮食生产规模优势、效率优势、综合比较优势和集中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结论如下:① 1978 年以来,中部地区水稻和小麦具有稳定的比较优势,而玉米和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其中水稻生产的综合优势指数均在1.10 以上;小麦综合优势表现为稳中有升,从1978 年为1.00 上升到2012 年为1.16;玉米的综合优势指数小于0.80;大豆的综合优势呈现下降趋势,从1978 年为0.90 下降到2012 年为0.80。② 整体从横向来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结构发生了变化。1978 年规模优势大小顺序为:水稻 > 大豆 > 小麦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玉米 > 大豆;综合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2012 年规模优势为:水稻 > 小麦 > 大豆 > 玉米;效率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综合优势为:小麦 > 水稻 > 大豆 > 玉米。③ 中国四大区域中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集中度均有波动,唯有中部地区的粮食集中度保持稳定上升,其粮食、水稻、小麦、玉米的集中度由1978 年的28.65%、38.13%、28.83%、16.16%分别上升到2012 年的30.08%、39.87%、42.40%、17.16%,2012 年中部地区粮食、水稻、小麦的集中度位于四大区域之首。④分析表明,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采取各项措施促进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长。  相似文献   
90.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2005,24(2):274-282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