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9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190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683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370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80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针对中国近年来金矿床学领域研究工作,综合讨论了金矿床成矿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它们集中体现在①大型一超大型金矿床;②区域成矿学与成矿系统;③造山带成矿与造山型金矿:从俯冲(增生)造山到碰撞造山成矿的显著发展;④成矿系列、成矿谱系到成矿体系研究;⑤热点、地幔柱及其多级演化:从边缘成矿到板内成矿;⑥成矿时代:从模糊到精确;⑦现代金矿成矿的实时模型;⑧从板块构造演化、超越板块构造到成矿地球动力学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42.
甘肃夏河—合作地区岩浆岩与矿产分布具有分带性:夏河-合作断裂以北侵入岩规模较大,以岩基、岩株为主,发育Cu、Au、W、Mo、Pb、Zn等以中高温元素为主的矿化,受岩体边缘接触带及断裂双重控制;夏河-合作断裂以南侵入岩规模较小,多以小岩株、脉岩出现,发育Au、Hg、Sb等中低温矿化,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地球化学组成显示,该区侵入岩具有镁闪长岩、TTG岩套的双重特点,为"热壳"+"热幔"的壳幔结构,成矿条件极为有利。硫、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幔岩浆析出的热液,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夏河—合作地区为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铜等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在夏河-合作断裂以南,剥蚀较浅,可寻找远成低温热液型金、锑矿等,在其深部还应注意寻找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金矿床。而在剥蚀程度较高的北带,应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43.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的成矿条件、控矿规律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金元素来源于地层;成矿流体具变质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特征;褶皱翼部与断裂交汇带及层间破碎带等控制着矿体产出。成矿作用过程具沉积变质改造作用特点,多期次的构造变质作用对金元素的迁移聚集有着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贵金属分析应用火试金法分离富集时,试金配料复杂、耗时较长,分析成本相对较高,空白较难控制.本文建立了采用过氧化氢-盐酸湿法分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Pt、Pd、Au的分析方法.在10%的盐酸介质中,以LSC-400巯基树脂和活性炭为混合吸附剂,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对样品中的Pt、Pd、Au分离富集,用Lu作内标元素,195 Pt、197 Au、108 Pd为待测同位素消除了非谱线干扰和谱线干扰,三元素的回收率均大于96.4%.方法检出限(3σ):Pt为0.06 ng/g,Pd为0.08 ng/g,Au为0.12 ng/g,优于火试金等其他分离富集方法的检出限.应用于测定国家标准物质,Pt、Pd、Au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12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6.1%,满足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高了分析速度,有效地降低了测试过程的空白值.  相似文献   
45.
祁连素 《贵州地质》2021,38(1):22-28, 64
原先认为泥堡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系中间的"粉砂岩夹层",研究发现其具有与火山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构造特征,包括熔蚀石英晶屑和长石板状晶假象,局部还出现大量生物化石碎片,应归属为蚀变凝灰岩。火山岩系的原"粉砂岩夹层"并不存在,只是短暂的火山喷发间隙,整个容矿火山岩系形成从偏基性火山碎屑岩到中基性火山角砾岩的晚二叠世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旋回的早期到晚期,金矿成矿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印证金成矿作用与火山岩的密切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6.
在山东省泰安市周家庄地区金矿勘探中进行电磁测量方法试验, 获得了高分辨率的电性剖面和较可靠的地质解释资料, 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隐伏金矿体。测量结果表明, 在岩层深部高电阻率背景下的低值电阻率异常带是寻找金矿化带的有利部位, 低阻异常带的空间展布范围揭示了金矿化带的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47.
石森  赵旭东 《矿物岩石》1997,17(3):22-26
本文首次应用自然金、黄铁矿、石英、钾长石等矿物的成因矿物学标志,对水晶屯金矿床的含金性、矿体的剥蚀程度和延伸范围进行了初步的定量评价,为今后在矿床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成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8.
陈娟  赵骏峰  刘文元  邢波  肖政  周小深  卢林 《矿床地质》2022,41(6):1142-1163
福建泰宁李家坊金矿床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段,为闽西北何宝山矿田内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金矿床,成因类型尚未明确。磁铁矿是该矿床中常见的氧化物,文章应用磁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李家坊金矿床成矿过程与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基于野外地质踏勘和钻孔岩芯编录,结合室内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依据磁铁矿的结构和矿物共生组合,文章将其分为4种类型(Mt1a、Mt1b、Mt2和Mt3)。其中,Mt1a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板柱状,与绿泥石共生; Mt1b位于铜金矿脉边缘,呈自形-半自形粒状,与绿泥石-赤铁矿共生; Mt2位于铜金矿脉中,呈脉状产出,穿插早阶段的石英-黄铁矿脉,与绿泥石-绿帘石共生; Mt3位于铜金矿脉中,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与绿帘石-赤铁矿共生,被后阶段黄铜矿包裹、交代。金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的形式赋存于Mt3中。原位微区分析结果表明,李家坊金矿不同类型磁铁矿均属于热液型磁铁矿。此外,从Mt1a型到Mt3型磁铁矿,w(Ti)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热液流体逐渐向低温条件演化; w(V)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暗示热液流体的氧逸度有明显波动,但总体呈升高趋势。磁铁矿的显微结构和化学组成具矽卡岩型矿化特征,是判断矿床成因类型的证据。其中,Mt3型磁铁矿与Au矿化密切相关,其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特征可指示金在低温高氧逸度的环境下沉淀。  相似文献   
49.
粤西黄泥坑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大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为金的主成矿阶段。对含金石英脉进行了流体包裹体Rb-Sr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33.4±8.6)Ma(MSWD=2.3,n=5),表明黄泥坑金矿形成于印支期。对矿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51.1±2.7)Ma(MSWD=2.1,n=21),表明其形成于加里东期。综合分析花岗闪长岩和矿石的微量元素分析数据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黄泥坑金矿床中金的来源并非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可能来自于寒武系及隐伏的晚期岩浆岩。矿床的形成主要受罗定-广宁推覆构造控制,挤压推覆后拉张剪切作用形成的剪切破碎带及其热液蚀变作用与成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0.
黄铁矿晶体形态标型在金矿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铁矿晶体形态是金矿床矿物学填图的良好指示参数之一.黄铁矿的微形貌特征具有指示其形成环境的意义.在金矿床中,早期成矿阶段结晶的a{100}或e{hk0}形态黄铁矿含金性较差;主成矿阶段形成的ae、aeo、ao、oa、oe等聚形晶,以及{310}、{320}等e黄铁矿含金性较好.黄铁矿形态沿矿体空间可以表现出分带性.其垂向分带趋势为:矿体上部以o{111}晶形为主,矿体中部以e{hk0}形为主,矿体下部主要以a{100}形占主导,或分别以其晶面发育的聚形为主.但不同矿床,甚至同一矿床的不同矿脉,这种分带的表现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应用此分带模式进行深部矿体预测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