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60篇 |
免费 | 1516篇 |
国内免费 | 205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4篇 |
大气科学 | 636篇 |
地球物理 | 2425篇 |
地质学 | 4791篇 |
海洋学 | 564篇 |
天文学 | 1642篇 |
综合类 | 451篇 |
自然地理 | 1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215篇 |
2022年 | 396篇 |
2021年 | 394篇 |
2020年 | 348篇 |
2019年 | 390篇 |
2018年 | 346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348篇 |
2015年 | 406篇 |
2014年 | 401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61篇 |
2011年 | 419篇 |
2010年 | 401篇 |
2009年 | 542篇 |
2008年 | 525篇 |
2007年 | 596篇 |
2006年 | 598篇 |
2005年 | 513篇 |
2004年 | 531篇 |
2003年 | 467篇 |
2002年 | 419篇 |
2001年 | 371篇 |
2000年 | 368篇 |
1999年 | 355篇 |
1998年 | 298篇 |
1997年 | 196篇 |
1996年 | 158篇 |
1995年 | 109篇 |
1994年 | 111篇 |
1993年 | 102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测度及时空格局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泛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从经济、社会、生态3维度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熵值法测度1995-2013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值;并通过ESDA分析技术、耦合度及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对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格局演化及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1995-2013年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上呈提升趋势,且效益"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差异显著;2)相邻城市单元表现出较弱的空间集聚特征,效益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锡沪和宁杭地区,向皖江、绍甬地区演化,而效益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皖北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的耦合度不高,处于拮抗阶段向磨合阶段演化,仅个别城市效益系统耦合较好,呈"点"状形态分布;3)泛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格局演化主要受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及土地市场化3个主要驱动力综合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2.
斜长石韵律环带的结晶速率方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建立了斜长石韵律环带形成的数学模型。从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按非连续机制生长的斜长石晶体结晶速率表达式。该速率表达式具有过饱和→成核→耗尽循环的反馈特征。斜长石中小尺度韵律环带起因于自组织过程,而与环境因素无关。其成因对应着相对静态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3.
含油气盆地碎屑岩次生优质储集层的发育,除了与广泛发育的方解石胶结相有关外,在中国西部还有一类与沸石族自生矿物胶结的成岩相有关,其中以溶蚀方沸石胶结相形成的次生优质储集层与油气聚集成藏又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经实例分析:与自生方沸石胶结有关的成岩相主要受控于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火山岩物源和成岩早期的碱性环境;次生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在时间上主要处于成岩中期A阶段,在空间上受控于邻近的烃源岩、圈闭和输导体的沟通。方沸石矿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抗压易溶(有机酸)作用,较其他常见的自生矿物(胶结物)相对优越,就方沸石易于溶蚀的特点而言是较为理想的自生矿物(胶结物)。其溶蚀对孔隙度的贡献率在50%~75%之间,发育几率占绝对优势。所以,在方沸石发育的相带中寻找以粒间溶蚀孔为主的优质储集层,具有可靠的操作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4.
《Climate Policy》2013,13(2):251-268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at the investments through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can exert a leverage effect to (i) make attractiv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non-binding commitments and the adop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this comes as a guarantee of non-conditionally of the mechanism to strictly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ii) create a flow of additional investments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 from Annex B countries to non-Annex B countries. The Indian power sector has been chosen as an example of a sector wher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market imperfections, and tariff distortions create a great space for Pareto improvements and leave an important potential for no-regret measures: technological transfer, air conditioned systems,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and removal of subsidies on consump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micro-economic formalisation on (i) the evolution of profitability of current emitting technologies used in the power sector under the adop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measures and (ii) the impact o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competitiveness of emission credits in the context of CDM. This formalis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o enable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A first exercise using the Markal model (used in 77 countries) on the electric sector in India enabled us to simulate the leverage effect of emission credits on additional incomes taken as a proxy fo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5.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设计理念为锚碇夹持岩体协同承载,因而承载能力远超同体积的重力式锚碇。但因目前对围岩协同作用认识尚不充分,在当前隧道式锚碇设计中仍保守地忽略锚碇和岩体间的挤压效应。为弄清锚碇-岩体协同承载的机制,揭示隧道锚承载能力提高的本质,通过分析隧道式锚碇建设至成桥全过程受力,建立隧道锚的简化力学模型,并引用Mindlin应力解分析了荷载沿锚碇轴向的传递规律以及荷载产生的作用于锚碇-岩体间的挤压应力分布,最终给出了隧道式锚碇极限承载力的简化估算方法,并通过伍家岗大桥隧道锚工程实例分析了结果的合理性。所得结论主要有:锚碇-岩体界面力主要由锚碇自重和锚碇-岩体相互挤压产生;锚碇-岩体界面附加应力自后锚面向前锚面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距后锚面约1/3L处达到应力峰值;以容许抗剪强度为破坏判据解得的伍家岗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的极限承载力为3 504 MN,约为16倍的设计荷载,与室内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6.
分析讨论了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中的作用;应用季风逆风流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逆风流是如何产生的。结果表明:季风风应力是产生季风逆风流的主导因素;冬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合生成高水位带和高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NE向的冬季逆风流,南侧产生SW向顺风流;夏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散生成低水位带和低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SW向的夏季逆风流,南侧产生NE向的顺风流;冬季风盛行期间,风致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的黑潮水,将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加大冬季逆风流的强度;夏季风盛行期间,风应力的作用使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不能进入南海,即使别的原因令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流入南海,但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对夏季逆风流具有阻扼作用。 相似文献
197.
2017-01~2018-04高崖水准的观测结果出现异常,为研究该异常的机理,本文基于对二维不规则载荷模型的定量模拟和库容、降水量、地下水位等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微弱,基本可忽略不计;2)高崖水准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岩作用造成水准两端岩体的不一致变形。通过跟踪观测资料的后续变化,验证了水准异常变化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8.
The gradient of CO_2 concentration,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net radiation.soil heat flux, profiles of wind speed, and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were measured above awheat field during May and June 1985 at Beijing Agro-Ecosystems Experimental Station. Beijing,China. Fluxes of carbon dioxide, sensible heat, latent heat and momentum were calculated byusing the aerodynamic method. The observation site. equipment, calibration techniques, theerror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computational procedures are described. Theresults show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s of amplitude of CO_2 concentrations were 103.8 to 27. 0. 86.3 to 22.8 and 69.8 to 11.6 ppm: the average CO_2 concentrations were 331.5. 339.9 and 364.6 ppmfor the photosynthesis type, and 369.6. 364.0 and 375.2 ppm for the respiration type at 1. 2 and10 m above surface, respectively, from May 14 to June 15. In the daytime, transfer direction ofthe CO_2 fluxes and gradients is from air to crop canopy, and at noon (1100 to 1300 BT (BeijingTime)) the transfer rate reaches negative maximum value. At night, transfer of CO_2 fluxes andgradients is in the reversed direction and reaches positive maximum in the early morning (0400 to0600 BT). There are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CO_2 flux and the net radiation (Rn),available energy (H L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and momentum flux (τ). 相似文献
199.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长、延安组裂缝成因及期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对其成因及期次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加以确定.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裂缝的研究首先选择了相似露头区进行裂缝的野外调查,野外裂缝特征表明:裂缝组系不稳定,受构造变形强度、形态所控制,且构造变形越强,裂缝的发育密度越大;确定了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通过研究区23口取心井岩心裂缝观察描述,岩心上裂缝主要以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张性缝为主,且岩心上裂缝之间的切割、限制及组合关系表明了裂缝期次至少存在2期.最后在野外和岩心裂缝特征、成因及期次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实验,并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背景确定了研究区裂缝形成期次主要有两期,可能分别对应研究区燕山运动二幕和三幕两个构造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200.
全球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它将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地震方法是高精度地热勘探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地热资源地震勘探方法包括主动地震和被动地震两大类,这两类地震方法在地热勘探的不同阶段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地热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然后总结了国内外被动地震和主动地震勘探新技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地热资源地震勘探水平提供一些借鉴。研究表明,被动地震在地热田最初的普查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在地热储层特征的精细刻画和裂缝探测的预测精度方面,该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动方法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其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所以它能更好地描述储层特征,为未开发地热区选区评价和井位优选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此外,多波技术也将是地热勘探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