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44篇 |
免费 | 2803篇 |
国内免费 | 32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5篇 |
大气科学 | 232篇 |
地球物理 | 4487篇 |
地质学 | 9439篇 |
海洋学 | 442篇 |
天文学 | 1665篇 |
综合类 | 806篇 |
自然地理 | 5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250篇 |
2022年 | 421篇 |
2021年 | 464篇 |
2020年 | 462篇 |
2019年 | 584篇 |
2018年 | 491篇 |
2017年 | 521篇 |
2016年 | 578篇 |
2015年 | 598篇 |
2014年 | 629篇 |
2013年 | 647篇 |
2012年 | 715篇 |
2011年 | 622篇 |
2010年 | 584篇 |
2009年 | 877篇 |
2008年 | 763篇 |
2007年 | 795篇 |
2006年 | 865篇 |
2005年 | 701篇 |
2004年 | 775篇 |
2003年 | 663篇 |
2002年 | 578篇 |
2001年 | 564篇 |
2000年 | 580篇 |
1999年 | 495篇 |
1998年 | 463篇 |
1997年 | 335篇 |
1996年 | 307篇 |
1995年 | 283篇 |
1994年 | 266篇 |
1993年 | 224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71.
首先基于粘弹性有限元模型,结合邯郸地区活动断裂探测、历史强震数据及区内岩石圈介质分布,建立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断层模型;然后代入运动学特征边界条件,模拟目标区活动断裂上发生地震引起的应力应变场变化;最后计算1830年磁县地震引起的周围断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分析未来目标区强震危险性。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现今运动学条件模拟出的模型结果显示,磁县断裂上1830年磁县地震震中附近库仑应力减小,表明磁县断裂活动减小了1830年磁县地震震中附近的地震危险性;但在磁县断裂中、西段两端与2条北东向断裂(紫山西断裂和太行山山前断裂)交接处附近库仑应力有所加强,未来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72.
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是正确认识帕米尔北缘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非常关键的地区,本文利用连续电磁剖面(CEMP)资料和地震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资料和钻井资料,对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的盆山结构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帕米尔东北缘及其以北地区的盆山结构表现为帕米尔造山带向北冲断和南天山向南冲断所形成的对冲结构; 帕米尔山前为基底卷入式构造,古生界—中生界沿高角度的逆冲断层推覆到新近系和第四系之上,形成山前的古生界—中生界逆冲推覆带; 北侧由受乌泊尔断裂控制的深部隐伏冲断体系和浅部的第四纪背驮盆地所构成。研究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开始于上新世晚期,并持续变形至今,形成了下更新统西域组(Q1x)与下伏上新统、Q2与Q1和Q3 4与Q2之间的不整合。研究区最小构造缩短量为486 km,缩短率为481%。 相似文献
973.
974.
赣中变质岩带地质地球化学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中变质岩带由结晶基底和褶皱基底组成。从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变质泥质岩类SI O2含量降低,AL2O3含量增加;变粒岩、石英片岩、硅质岩SI O2含量显著升高,AL2O3含量显著降低;NA2O含量显著降低,K2O的含量有明显的升高,NA2O/K2O值呈显著的降低趋势;FEO、MGO、TI O2及全铁含量(FE2O3 FEO)呈降低的趋势,但FE2O3升高,FE2O3/FEO值显著增高。铁族元素TI、V、CR升高,MN、CO、NI降低;亲铜元素ZN显著升高;大离子亲石元素LI、RB、SR显著降低,U、TH、BA显著升高,SR/BA值急剧降低;LA、CE、YB、NB、Y元素升高;稀土总量、轻稀土含量、轻重稀土比值、轻重稀土相互分离程度、EU亏损程度增加,说明它们原岩沉积环境的差异性,但它们的重稀土含量、LA/CE值、SM/ND值变化很小,稀土配分曲线相互平行反映它们源区岩石的一致性及继承性。从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岩石的ΕND(0)、(~(206)PB/~(204)PB)I、(~(207)PB/~(204)PB)I、(~(208)PB/~(204)PB)I值由低→高;地壳趋于成熟,结晶基底形成于岛弧环境,褶皱基底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975.
田湾金矿成矿带中 ,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的复杂性 ,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多源的。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 ,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碳、氧同位素(δ13 C和δ18O)组成表明 ,既有沉积围岩中的碳 ,也有深部来源的碳 ,具有混合来源特征。成矿带内δ3 4S波动于 0‰~ 10‰之间 ,变化不大 ,具有深部来源硫的特征。大发沟矿段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 ,具有深、浅多源性。 相似文献
976.
胶莱盆地是位于胶东半岛的白垩纪盆地,前人对该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进行了相关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关于盆地初始形成阶段古构造应力场状态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通过对盆地内部断层滑动矢量数据的反演及节理、同沉积断层指示意义分析,将胶莱盆地白垩纪构造演化划分为五个阶段:早白垩世早期NWW-SEE向伸展,控制了莱阳群初始沉积;莱阳群沉积末期近E-W向挤压;早白垩世晚期E-W向伸展,形成了青山群;早白垩世末期NW-SE向挤压;晚白垩世近N-S向至NNE-SSW向伸展,形成了王氏群。大量的野外现象与前人研究成果均与本文得到的盆地初始成盆阶段NWW-SEE向伸展应力场相吻合。NWW-SEE向伸展作用可能是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过程中,古太平洋板块后撤与苏鲁造山带后造山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代表胶莱盆地形成初期,受苏鲁造山带造山后期作用的影响;而青山期伸展方向的变化可能指示盆地主要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后撤的影响。盆地在白垩纪古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分别受到早白垩世裂谷作用与晚白垩世走滑拉分作用控制,两种作用的叠加使胶莱盆地成为一个复合型盆地。 相似文献
977.
IntroductionXianshuihe-Xiaojiang fault zone is an important active fault zone and a strong earthquake belt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Figure 1). Since 814 AD a total of 14 earthquakes with M ( 7, including one of magnitude 8.0, took place there. This large-scale fault zone runs from north to south, includes the northwesterly Xianshuihe fault, the near-NS An(ninghe fault, NNW Zemuhe fault, and near-NS Xiaojiang fault. It forms the east boundary of Sichuan-Yunn… 相似文献
978.
979.
武夷山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武夷火山铀成矿带中的主要铀矿床的共同点是都具有花岗岩基底岩石。选择富城和高溪两花岗岩体进行地球化学研究。这两个岩体均为复式岩基,其主体岩石都形成于印支晚期(高溪:214.6Ma;富城:203~226Ma)。岩体中的长石为微斜长石;黑云母为铁云母和铁叶云母。岩石化学表现为富硅、偏碱和铝过饱和的特征。微量元素Co、Ni、Cr、Sr、Ba含量和Sr/Ba比值较低,Rb、Nb、Pb、Zn的含量和Rb/Sr比值高。稀土总量较高,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的比值高,并有强烈的铕亏损。高溪和富城两岩体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高(分别为0.71239和0.7198),钕同位素组成低(-6.62~-12.84),这些表明高溪岩体属改造型花岗岩。两岩体中活性铀的比例高,特别是在蚀变作用中活性铀的比例增加。铅同位素追踪研究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体中的铀发生了大量的丢失。矿石铅同位素和岩体铅同位素都位于造山带的演化线附近,且矿石铅、火山岩铅、花岗岩铅及基底变质岩铅同位素组成呈线性关系,据此认为高溪和富城花岗岩体分别是形成570和6722矿床主要铀源体之一 相似文献
980.
Post-rift fault activities were often observed in deepwater basins, which hav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main causes for post-rift fault activities include tectonic events, mud or salt diapirs, and gravitational collaps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inental margin, post-rift fault activiti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especially in Baiyun sag, one of the largest deepwater sag with its main body located beneath present continental slope. During the post-rift stage, large population of faults kept active for a long time from 32 Ma (T70) till 5.5 Ma (T10). Seismic interpretation, fault analysis and analogue modeling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ost-rift fault activities in Baiyun sag between 32 Ma (T70) and 13.8 Ma (T30)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gravity pointing to the Main Baiyun sag, which caused the faults extensive on the side facing Main Baiyun sag and the back side compressive. Around 32 Ma (T70), the breakup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sp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hed a combined effect of weak compression toward Baiyun sag. The gravity during post-rift stage might be caused by discrepant subsidence and sedimentation between strongly thinned sag center and wing areas. This is supported by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tion rate and fault growth index. After 13.8 Ma (T30), fault activity shows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sedimentation rate. Compressive uplift and erosion in seismic profiles as well as negative tectonic subsiding rates suggest that the fault activity from 13.8 Ma (T30) to 5.5 Ma (T10) might be controlled by the subductive compression from the Philippine plate in the eas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