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1085篇
测绘学   194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3400篇
海洋学   50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42篇
自然地理   2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his study presents a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 the influence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on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f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2) the natural remediation effect on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contaminated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upward seepage of pore water liquid in the mud. Firstly, the mechanisms of the transport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the upward seepage flow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re discussed. Secondly,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laboratory infiltr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sea laver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caused considerable change in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ud in terms of increase in sulfide content and decrease in pH value. After the treatment by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mud even exceeded the safe limit value for the benthos, which represents undesirable living condition for benthos. Thirdly, series of laboratory fresh seawater infiltration tests for the deteriorated Iida site mud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is natural remediation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fresh seawater,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Iida site mud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and pH value increased to an acceptable range for benthos living in the tidal flat mu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nfiltration time 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 the remedia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Left in place pillars of abandoned mines are subject to weathering (e.g action of water, bacteria) that degrades their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eventually leads to collapse. A simple weathering model is proposed, that is governed by two parameters: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of weathered front and the rate of degradatio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ith time. Both plane strain and axisymmetric analyses are performed and closed form solutions of the variation with time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llar are given.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tests conducted on gypsum and anhydrite specimens attacked by water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in order to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a third parameter must be introduced. New closed form solutions are given and the data are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time to failure of abandoned gypsum mines in Northern Italy. Authors’ address: Dr. Riccardo Castellanza, Research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il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olitecnico), Piazza Leonardo da Vinci 32, 20133 Milan, Italy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以新疆叶尔羌河流域为例,在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深度D、~(18)O和T值的变化分析地下水补给来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很难解决的问题.为干旱地区地下水起源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不是来自大气降水的直接入渗,而是地表水渗漏补给。(2)流域分为两个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分别接受叶尔羌河与提孜那甫河河水补给。(3)潜水和承压水的起源相同,属统一的地下水系统。(4)地下水径流表现为倾斜平原区径流强烈,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细土平原区地下水径流迟缓,地下水以垂直蒸发运动为主.径流方向与地表水流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由共聚法制得的铁铝复合交联剂交换钠基蒙脱石层间的水合钠离子,再经SO42-改性处理制备了铁铝复合层柱粘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xRD、FT-IR和BET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反应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铁铝复合交联粘土SO42-改性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催化剂对探针反应的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在由实验确定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达92.2%,反应中无副产物产生,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火铺煤矿矸石场滑坡的调查研究,在对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滑坡的特征,探讨其形成机制,提出了防治措施,可供该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对虾血细胞酶细胞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对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的血细胞和血清中的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部位进行标记。实验结果显示 :酚氧化酶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大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小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健康虾和患病虾血细胞中酶活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在病理情况下 ,颗粒细胞能以细胞解体的方式 ,排出细胞内的颗粒 ,转化成有活性的酶 ,以此提高血淋巴中这几种酶的活性。透明细胞可以吞噬排放颗粒后的颗粒细胞 ,透明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合成的酸性磷酸酶等溶酶体酶主要用于透明细胞的细胞内消化作用。研究认为 :3种血细胞因含有不同的免疫酶以及酶的作用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鱼粉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对水产饲料的主要原料——— 4类进口鱼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①鱼粉中主要脂肪酸含量SFA为C1 6∶0、C1 8∶0 ,MUFA为C1 8∶1、C1 6∶1 ,PUFA为EPA和DHA .② 4类鱼粉中 ,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的鱼粉MUFA含量较为接近 ,都在 4 0 %左右 ,但新西兰鱼粉的C1 8∶1含量较美国鱼粉高 ,其平均值分别为 2 50 %和 1 9.53% ,而C 2 0∶1、C2 2∶1 ,则比美国低一些 ,俄罗斯鱼粉的含量居两者之间 .智利鱼粉的MUFA比前 3种鱼粉低 ,只有 30 %左右 .③ 4类鱼粉中新西兰鱼粉的PUFA最低 ,它们的EPA与DHA的比值为 :美国鱼粉接近 1∶1 ,新西兰鱼粉为1∶1 .5~ 1∶3.2 ,俄罗斯鱼粉为 1∶1 .2~ 1∶1 .4 ,智利鱼粉为 1∶2左右 ,④智利鱼粉的C2 2∶5n 3明显高于其它 3类鱼粉 ,而C2 0∶1、和C2 2∶1则明显低于其它 3类鱼粉  相似文献   
18.
以1,4—苯二酚和不同的短链脂肪酸为基本原料,经溴代、加成、形成酰卤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溴化脂肪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的碳、氢、溴等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腹泻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条件改进及其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腹泻性贝毒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条件进行改变,使原来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的方法更适宜于一般的实验室使用,使其有可能替代国内目前常用的小鼠生物方法。井成功地运用于冬季大连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的检测,首次报道了大连地区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的主要成分大田软海绵酸的含量,其结果是2000年1—3月大连地区海域贝类腹泻性贝毒除个别海区外一般都末检出。  相似文献   
20.
1993年分析了不同大小斑节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肌肉蛋白质 的氨基酸组成。虾体肌肉中有各种游离氨基酸存在,但数量很少,而且比例与肌肉 中结合氨基酸不一致。不同大小斑节对虾,其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基本一样,不同的 是小虾的半胱氨酸、蛋氨酸含量比中虾、成虾的低;成虾的缬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 小虾、中虾的低,而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较高。随着虾体的长大,甘氨酸、 丙氨酸的含量逐渐下降,而脯氨酸的含量升高。雌雄虾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只 是雄虾的甘氨酸含量偏低,精氨酸含量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