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自四川盆地西北部(川西北)泥盆系观雾山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以来,观雾山组的沉积储层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然而,由于观雾山组地层划分方案的变动和地层的穿时性,导致目前对观雾山组的时代分布和充填过程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沉积古地理格局的恢复。本文以四川广元西北乡、潜溪河剖面泥盆系观雾山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为基础,结合区域古生物地层资料,认为江油马角坝以北的观雾山组绝大多数沉积于晚泥盆世早—中弗拉期,且地层沉积时间自南西向北东逐渐变晚。龙门山北段观雾山组具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地层厚度减薄和地层时代变新的特征,表明来自扬子地台西部的古特提斯洋海水向东侵入龙门山地区,因地形差异和渐进式海侵形成了自南西向北东的超覆沉积。由于岩相分异,超覆沉积形成的观雾山组与金宝石组在区域上既表现为上下叠置关系,也表现为同期异相的相变关系。该研究不仅对约束川西北地区观雾山组地层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而且对认识龙门山地区泥盆系的充填过程、沉积古地理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山区岩石与水系沉积物,对山前平原土壤物质组成具有控制作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北京某地区土壤存在着大面积同心圆状的镉、铜、铅等多金属元素异常。研究表明,西北侧山区分布着种类繁多的岩浆岩、变质与沉积岩,但与山前土壤具有高度正相关的元素组合特征的主要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杂岩体,而且杂岩体周边及其下游的BY沟水系沉积物中的多金属元素也呈现出明显的高背景含量特征。同时,铅同位素组成亦指示山前平原土壤铅与山区岩浆岩铅、沉积岩铅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从而证实山前土壤多金属元素异常主要来源于山区岩浆杂岩体。由于山前平原土壤呈现为碱性且农田仅种植旱地作物,故富含多金属的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生态风险程度低下。  相似文献   
103.
2010年南方持续暴雨期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低频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华  周兵  张耀存 《气象》2012,38(11):1367-1377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台站降水资料等,应用多变量经验正交函数展开(MV—EOF)等方法,对2010年南方持续暴雨期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低频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南、三次季风涌的出现和高空急流与散度场活动异常及其相互配合,是南方降水异常的主要影响系统;对风场和降水场MV-EOF空间型分布的分析显示,低频降水中心与200hPa的气流辐散中心和850hPa辐合中心相关联;降水的第一模态反映了东亚夏季风的气候态演变,第二、三模态反映了夏季风在季节性推进过程中不同尺度的低频振荡,7月前半月和6月中下旬,第二、三模态分别处于低频振荡的正位相,使长江中下游梅雨和华南前汛期延迟结束,并且增强了江南的梅雨降水,夏季风的气候态演变和低频振荡相叠加导致2010年我国南方暴雨频发。  相似文献   
104.
雅砻江某电站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电站地下水和泉华的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描述,重点探讨了Ce异常、Sm/Tb和Eu三个重要参数的基本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应用于在本研究区内,得出了以下规律:Ce异常初步判断了本区地下水的相对氧化还原环境。Eu值反映了不同地下水系的特征。中稀土Sm/Tb的比值反映了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岩溶作用以及氧化还原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05.
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是量化动物群落组织过程的重要指标,鸟类集团结构及其食物资源分割的分析对于理解群落中不同鸟种生态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越冬水鸟集团结构和生态位特征取决于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本文通过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的觅食生境和觅食行为的观察,对水鸟群落的集团结构进行划分,采用Levins指数和Pianka指数计算...  相似文献   
106.
点注记作为地图信息传输的媒介之一,是地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往对点注记的自动化配置研究主要考虑注记的冲突问题,忽略了背景要素的空间分布与结构特征,而背景要素分布结构与点注记质量密切相关。本文以注记清晰性、指代明确性、配置均匀性和归属正确性规则为出发点,构建点注记质量与背景要素的相关性量化描述,提出一种改进的探测信息模型。模型顾及了要素拓扑关系、数据结构、视觉位置、行政区划所导致的探测信息量的差异性,以国家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例,将研究结果与第一代模型以及Maplex进行对比验证分析。试验表明,本文模型能够进一步减少局部区域的探测信息量,有效规避了背景要素,提升了注记的清晰性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以512矿床为例阐述层间氧化带砂岩铀矿床,矿化富集部位与铀镭平衡变化特征的关系,铀镭平衡变化特征与地面异常的关系,重点论述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氡异常特征,评价了地面氡法寻找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作用和意义 。  相似文献   
108.
基于2016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7年3月(冬季)、5月(春季)浙江南部近海的鱼类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鱼类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共采集鱼类169种,主要鱼类共有26种;(2)在空间维度上,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态位宽度最大(2.83),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和芝芜棱鳀(Thryssa chefuensis)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在时间维度上,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生态位宽度最大(1.34),6组种对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00;在时空维度上,龙头鱼生态位宽度最大(3.50),青鳞小沙丁与芝芜棱鳀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3)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方差比率偏离显著,主要鱼类总体正联结显著,其中170组种对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 \chi^2$≥3.841),联结系数和种对共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种间联结性趋于正联结。  相似文献   
109.
谭芮  李伟  杨宇明  杜凡  王娟 《湖泊科学》2013,25(5):681-687
2011年5、7、10月在纳帕海湖滨湿地选择3种不同人为干扰生境类型,每个干扰生境布设3个固定样方,对湖滨湿地植物群落中主要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和季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干扰水平维度上,春、夏、秋3个季节湖滨湿地植物生态位宽度指数前4位由大到小变化的顺序分别是:春季:绵毛酸模叶蓼(0.9731) >华扁穗草(0.8040) >平车前(0.6468) >毛果弹裂碎米荠(0.5021);夏季:平车前(0.8674) >荠(0.8581) >华扁穗草(0.8440) >绵毛酸模叶蓼(0.7814);秋季:华扁穗草(0.9698) >绵毛酸模叶蓼(0.7730) >平车前(0.6650) >西南委陵菜(0.6647).因此,湖滨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在不同干扰水平上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显著的改变.同样,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分化随着季节的变化也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其中春、秋季的生态位重叠程度低,分化程度高,且春季较秋季略强,而夏季的生态位重叠程度高且分化程度低.这些结果为揭示纳帕海湖滨湿地植物群落格局与动态及人为干扰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人为干扰下湖滨湿地植物群落中主要种群敏感性反应的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姚欣  夏天琦  翁敏 《测绘工程》2015,(10):56-58
扫描统计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域性疾病的聚集性检测,且可检测这种聚集的差异显著性。文中使用扫描统计的方法,通过对2009~2012年全国各省的甲型H1N1流感数据进行时空扫描以及逐年的空间扫描,生成高发病率地区和低发病率地区聚类,并通过叠置分析反映各个地区归入聚类的频次。利用专题地图和统计表分析甲型流感在2009~2012年中的爆发情况和趋势,并对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