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1104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4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杨瑞红  董春  张玉 《测绘科学》2014,39(11):72-75
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四川省汶川县为研究区域,对居民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县居民地大体呈条带状分布,具有强烈的低海拔取向,其分布的优势地形区段为海拔2000m以下,居民地分布具有明显的沿河分布特征;在乡镇层面上汶川县居民地呈现一定的集聚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水磨镇、漩口镇及县城所在地威州镇.研究成果可为汶川县居民地的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本文根据长葛市规划区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 ,利用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指出该区局部地下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污染指数大于 1的原因是生活、工业废物处理不当和引用污水灌溉而引起 ,并提出了该市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3.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 ,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 ,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 ,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 ,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 ,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44.
作者于1993年4月在浙江青田芝溪头鹤溪群剖面上采集了白云质大理岩标本样品,送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进行标本浸泡处理。首次获得鱼骨、管状化石及土菱子介等海相化石,经鉴定认为其时代可能属石岩—二叠纪。本文根据以往的同位素资料、沉积环境分析和区域对比,认为这套变质岩系的原岩为二叠纪含煤沉积岩,可与福建的童子岩组中上部层位对比。  相似文献   
145.
棚沟金矿床赋存于华北古陆块南缘前寒武纪花岗岩中,在空间上受区域韧性剪切带中的燕山末期花岗斑岩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点判断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通过岩石矿物组合及包裹体组成、性质、同位素等测试,确定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成矿流体来源于变质水且有岩浆水与雨水的混入。通过电子探针测定的岩矿组分,计算围岩成岩及变质温度,以及成矿温度、压力和沉淀条件,认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压环境中的岩浆热液充填和交代蚀变,以及热液的泡腾作用。从找矿标志角度确定富CO2的泡腾包裹体群、液相高硫富HCO-3、气相高CO2和高CO2/H2O比值等参数是寻找此类金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解安徽贵池地区富硒土壤特征与潜力,服务当地富硒土地资源开发,选择贵池西部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试验,探讨Se、I等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成因及潜力,Cd、As等有害元素的超标特征及成因等,结合研究区土壤中有益、有害元素特征,讨论富硒土地资源及其开发优势。发现表层和深层土壤中Se等有益元素含量总体较高,其中Se含量达到富硒土地标准的表层土壤点位占全部样品点位的76%;表层土壤中Cd含量超标的点位占48%,其他有害元素仅个别点位超标,Cd是制约该地区富硒土地资源开发的主要不利因素。在研究区圈定了61.4 km2的富硒土地资源,认为研究区东部土壤富硒的物质来源是二叠系灰岩,可以利用当地灰岩提升富硒土地资源品质,降低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7.
河南省卢氏县八宝山岩体属晚侏罗世中酸性浅成小岩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研究该矿区地质特征和物化探成果,结合本次普查中对成矿理论的实地钻探工程验证,研究认为八宝山矿床类型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且矿床由内向外具有明显的高中低温分带性,矿床三种分带围绕岩体呈环状分布。成矿模式为以岩体中心相为中心至外侧边缘相,依次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三条环带模式。研究区最新提交备案成果(普查):铁矿石量2389.10万吨,硫铁矿石量334.00万吨,铜金属量108962,提交一中型铜矿床。通过研究该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为研究区资源储量提升找到工作靶区,也为寻找相同类型矿床或者附近隐伏矿床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48.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北方新生代玄武岩地下水的赋存规律和形成演化机理,以河北省张北县玄武岩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采集地下水样、测定水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离子比例系数、氢氧同位素、反向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区内玄武岩地下水的水化学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沿地下水径流方向,研究区内玄武岩地下水中多数离子质量浓度呈现增大趋势,补给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为主,TDS质量浓度多小于500mg/L,排泄区地下水中阴离子以Cl-和SO42-为主,阳离子以Na+为主,TDS质量浓度多大于1 400mg/L;研究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硅铝酸盐、岩盐、硫酸盐的风化溶解是地下水中离子的主要来源;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和农业施肥等人类活动影响是控制地下水化学形成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9.
【研究目的】 山东是中国矿业与农业发达省份、沂南县东部堪称其代表。掌握当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对生态健康风险的影响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 系统调查分析表层土壤样品4779件,获取Hg、Cd、Cr、Ni、As、Cu、Pb、Zn等元素分布最新数据,并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评价研究了生态健康风险及相关问题。【研究结果】 (1)上述重金属均量与临沂市土壤背景值大致相当,仅Hg略偏高且变异系数最大,指示当地土壤Hg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与国家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相比,Cu、Cr、Ni是相对主要超标元素,As、Cd、Cu、Pb超标倍数大,它们均可能会产生生态健康危害;(2)据地累积指数平均值,该区土壤总体无污染,据单样值,Hg、Cu污染最突出,其他6元素污染较轻;(3)生态风险方面,Hg、Cd是主要生态风险元素,As、Cu次之。高生态风险区为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4)人体健康风险方面,重金属对成人不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极个别地区对儿童具有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Cr、As是主要非致癌风险元素,As致癌风险最大。【结论】 沂南县东部土壤质量总体较好,铜井镇南东部、界湖镇西北金场附近以及县城西部主城区3个片区为高生态风险区,Hg、Cr、As为主要生态健康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150.
李阳 《地质与勘探》2022,58(4):740-755
四川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床位于甘洛-小江断裂带中的马拉哈断裂西侧,构造复杂,不仅有褶皱、断裂构造,还有滑覆构造。为指导该地区深部找矿,在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尔呷地吉铅锌矿床滑覆构造的特征及其控矿作用。通过大量地质剖面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该滑覆构造为燕山晚期形成,其滑覆运动驱动力是受其东侧苏雄背斜抬升隆起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形成,其后又遭受区域马拉哈断裂复活挤压抬升及左旋剪切作用的改造,先后又形成了沙岱向斜及一组由北北西-南南东转向南东东的弧形断裂。滑覆构造和其后的沙岱向斜及其派生构造控制了铅锌矿体的形成、定位和空间分布规律。通过对其南侧苏雄向斜构造格架的对比分析和区内马拉哈倒转褶皱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构建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提出了滑覆构造中下伏系统和马拉哈倒转向斜核部将是今后甘洛铅锌成矿带深部勘查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