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淮北煤田二叠系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沉积学的研究方法,根据样品测试和资料分析,采用岩矿鉴定、光谱分析、X衍射,沉积磷酸盐分析等先进的实验手段,对淮北煤田二叠系煤系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区二叠纪时属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2.
安徽省淮南与淮北煤田第四纪“底砾层”的研究,对于煤矿提高上限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底砾层的成因问题,有多种观点。本文分析研究了两淮地区第四纪底砾层沉积面貌、描述了砾石外观形态(如瓜子形、拖鞋状、葫芦状、马鞍状等)及表构特征,包括泥包砾、镶嵌及缝隙结构等,提出两淮地区底砾层为冰碛物(冰种沉积)。地球化学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两淮地区砾石的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非常接近,从而说明两淮底砾层属同一物源。综合这两方面的论证,提出了底砾层的“停积-融坠型冰碛物沉积模式”,并进行了冰碛物的物源方向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3.
淮北煤田的高温热害问题愈发突出,但目前对该区系统的地温场特征及大地热流分布研究非常稀少.在系统分析淮北煤田大量地面钻孔井温测井数据和井下巷道围岩温度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72块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测试结果,全面阐述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淮北煤田现今地温梯度众值介于1.80~2.80 ℃/100 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2.42 ℃/100 m;大地热流值变化范围为39.52~74.12 mW/m2,平均热流值为55.72 mW/m2,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均低于同处华北板块的其他盆地以及南部的淮南煤田;大地热流受地温梯度控制明显,两者分布较为相似,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结果表明,区内现今地温场和热流分布主要受区域地质背景和区内构造格局的控制.   相似文献   
34.
Since the early 1980s, fifteen outbursts have occurred in the Huaibei Coalfield of China. These outbursts were re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sill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ill intrusions on coal sea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methane outbursts, eleven samples from the No. 10 coal seam were taken from the Wolonghu Mine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a diorite sill.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unaltered and heat-affected coals using petrographic and chemical data, micropore characteristics,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indexes from field. Approaching the intrusion, vitrinite reflectance levels increased from 2.74% to 5.03%, and the thermal aureole of the sill ~ 60 m (from the sill boundary to sample 9). Three zones along this gradient were identified as corresponding to (1)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1 (0-5 m from sill), (2)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2 (5-60 m from sill), and (3) unaltered zone. The methan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samples in the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2 was generally higher than in the two other zones, and the unaltered zone higher than the thermal evolution zone No. 1.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ntact-metamorphism decreas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oal and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sill increased it. The trap effect of sill, combined with the mudstone and siltstone roof and floor of the No. 10 coal seam, provided a seal for the formation of a gas pocket. Abnormally high formation pressures at the No. 10 coal seam led to two outbursts.  相似文献   
35.
陈伟 《安徽地质》2011,21(4):299-304
安徽省淮北平原广泛分布着宜于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具有以地下水换热方式开发利用的前景。本文利用层次分析(AHP)法,以MapGIS、Access为平台,评价安徽省淮北平原浅部(评价深度50m)地下水换热系统适宜性。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特点,在评价因素分类、等级划分和评价指数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结果体现了浅部孔隙水系统的基本特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6.
于炎炎 《江苏地质》2021,45(4):384-390
通过对淮北隐伏岩体的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揭露了岩体的岩石成因、源区性质及构造环境。采集了6件化学分析样品用于主微量与稀土元素分析,6件岩矿鉴定标本用于镜下薄片分析。显微镜下特征显示,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石英角闪闪长玢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具富SiO2(60.70%~68.28%)、富Na2O(3.81%~6.22%)、富Al2O3(14.07%~15.12%)的特征,且Mg#值(43.75~61.25)较高,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体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无明显Eu异常(δEu平均值=0.95)和Ce异常(δCe平均值=0.9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具高Sr(563~868 g/t)、低Y(379~114 g/t)、高Sr/Y比、低Yb(0.50~1.26 g/t)的特征,Rb/Sr比值较低(0.07~0.11)。综合研究表明,淮北隐伏岩体为具埃达克岩性质的岩石,形成于加厚下地壳发生拆沉的环境下,下地壳深部的石榴辉石岩相部分熔融产生岩浆,与地幔橄榄岩发生反应,在岩浆移出源区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形成了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石英角闪闪长玢岩。  相似文献   
37.
安徽省淮北市地下水中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的基础上,以安徽省淮北市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对338个地下水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北市地下水中氟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总体呈从北向南逐渐降低趋势,北部氟含量均值在2.0 mg/L以上;氟的超标率35.5%,高于淮河流域地下水氟的超标率20.14%(淮河流域地下水污染项目数据统计结果);浅层地下水(≤50 m)氟超标率40.45%,深层地下水(50 m)氟的超标率16.9%;地下水中氟超标与地质背景、人类活动以及环境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8.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下水氟、溶解性总固体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泊人  钱家忠 《地理科学》2011,31(4):453-458
应用数理统计学及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安徽省淮北平原73个浅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分别为0.77、0.36。地下水氟离子、溶解性总固体半方差函数分别满足高斯模型、指数模型,氟离子在49.00 km内存在自相关,溶解性总固体在7.21 km内存在自相关。氟离子浓度>1 mg/L的区域分布在淮北平原东北部、中部。淮北平原溶解性总固体>1 g/L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宿州和淮北,其空间分布特征与氟离子相似。  相似文献   
39.
杨显明  焦华富 《地理科学》2015,35(10):1256-1264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跟踪研究了淮北市工业结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淮北市产业结构锁定效应显著。在中兴期及以前时期,工业结构长期锁定在煤炭采掘、电力、纺织与服装加工、农副食品加工4个主要行业;进入衰退转型期后,以精细化工、建材加工、机械制造、金属冶炼与加工等为代表的接续替代行业兴起,工业结构逐步解锁。通过对淮北市工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工业行业集中系数、产出锁定系数、就业锁定系数演化的分析,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与演化会经历产业导入期、弱锁定期、中度锁定期、强锁定期、解锁期5个阶段,且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异。最后,从资源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业政策因素以及观念因素6个方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和演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0.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geo-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K) of 62 samples from the central-south area of the Huaibei coalfield in eastern China, we calculated the heat flow and plotted its distribution ma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heat flow in the research area is about 60 mW/m2.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ajor energy basin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e, but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y and the deep geological setting. The heat flow is comparatively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