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5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76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2873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HD 4002型综合测井仪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于1998年开始研制的, 其目标是为铀矿地质系统提供适合砂岩型铀矿勘查的轻便型数字测井仪, 满足测井生产的需要。该仪器于2001 年3月通过部级鉴定, 2002至2003年投入海拉尔盆地铀矿勘查测井试生产。本文介绍了仪器的用途、功能及特点、性能指标, 简要说明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2.
滇西龙川江盆地铀矿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川江盆地是滇西主要的铀矿赋矿盆地之一,现已探明一批砂岩型铀矿床。本文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系列编图,运用水成铀矿成矿理论,对龙川江盆地的基本特征及铀矿化特征进行了讨论,认为铀矿床主要分布于西部斜坡带,赋存于冲积扇沉积体系砂体中,且与潜水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兖州矿区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其在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释放的难易程度和毒性,弄清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对准确评价元素的工艺性能、环境影响、作为副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在地质意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有机亲合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了微量元素与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三态硫、灰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浮沉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通过研究向知,Ge、Ga、U、V、Cu、Th、Pb和Zn主要以无机态存在于煤中,F和Cl可能以有机态存在为主,As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机率相似。  相似文献   
14.
饶玉学 《矿产与地质》2002,16(6):327-331
详细研究了燕山东段地区花岗岩类的侵入时代、产出形式和成因类型 ,指出该区与花岗岩有关的三个金属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5.
Four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Polar frontal zone and the Antarctic zone in the Indian sector of the Southern Ocean present an increase of authigenic uranium during glacial periods. We show that this increase in uranium i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i) an increase in the lateral transport of organic matter, (ii) a decrease in the oxygen in deep waters, and (iii) a process of diagenesis. It appears that uranium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used as a proxy of palaeoproductivity in the Southern Ocean, as previously suggested by Kumar et al. in 1995. To cite this article: L. Dezileau et al., C. R. Geoscience 334 (2002) 1039–1046.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综合前人的工作资料,从地层结构、层位、沉积体系、岩性及形成砂岩型铀矿的条件出发,概括了公婆泉盆地中生代地层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目的层并浅要分析了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对下一步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婆泉盆地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属性与铀矿化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公婆泉盆地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区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属性与铀矿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局部排泄源的存在对铀矿化具有重要作用,当局部排泄源属于还原性质时,铀矿体常常分布于该排泄源上游;若属氧化性质,排泄源铀矿体通常位于其下游或附近。公婆泉盆地存在相对氧化和相对还原的二种局部排泄源,北骆驼泉区的沙泉沟与平沙地、麻黄沟、北骆驼泉沟排泄源之间应为有利的铀矿化地段。  相似文献   
18.
H.A. Hameed 《Limnologica》2003,33(1):54-61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between March 1993 and March 1994 in the Ashar canal, a backwater of the Shatt al-Arab River, Iraq. Using artificial substrates, the colo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venty-five diatom species belonging to twenty genera could be revealed. Taxa apportionment varied seasonally as well as within each season. A few species have been found during all experiments. These are Amphora ovalis, Bacillaria paradoxa, 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euglypta,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Cymbella ventricosa, Navicula tripunctata var. schizonemoides, Rhoicosphenia curvata, and Synedra ulna. The occurrence of B. paradoxa in Experiment 1 (March-April 1993) and Experiment 4 (end of January to beginning of March 1994) was higher than 50%. Similarity of species increased towards the end of each season, and the communities from experiments 1 and 4 were more similar than others. The experiments also suggest that week 4 represents the equilibrium phase while week 6 reflects the increase in biological interactions. The results could also indicate the sequence of primary colonizers 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towards the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低空急流活动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参照北美研究低空急流气候特征的方法,对中国低空急流进行重新定义,实现了低空急流定义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空急流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低空急流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分别位于江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江南地区的低空急流活动主要有两个活跃期,分别为1-4月和6-7月;东北地区的低空急流活动主要表现为2月、8-9月两个活动较弱期;江南地区的低空急流主要在6-8月表现出独立的急流轴,东北地区则主要在8月份;汛期低空急流活动与长江流域区域性暴雨有伴随性,多雨年急流次数很多,少雨年则很少;长江中下游及两湖盆地附近急流活动有明显的日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