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519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65篇
自然地理   27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金清 《福建地质》2014,(3):161-167
大田坵地银多金属矿位于大田一雄峰北北东向复式向斜褶皱的东北段,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多期次断裂构造活动为成矿物质充填、交代富集提供有利条件。矿体产于早三叠世溪口组中的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内,呈透镜状产出。容矿岩石为绿帘石角岩、角岩化钙硅质粉砂岩。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属热液充填-交代型。  相似文献   
102.
何融华 《福建地质》2014,(3):177-184
贞丰水银洞金矿床是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卡林型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金矿勘查区层控卡林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在概括水银洞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典型金矿点构造蚀变体作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阶段2个方面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初步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深部的隐伏岩体;矿床可划分为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2个成矿期。  相似文献   
103.
梁伟志 《福建地质》2014,(2):119-126
漳浦东山地热田属于中低温地热田Π-2类型,热储呈带状分布,受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地下热水贮存于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的复合部位,控制的可开采量338m3/d,推断的可开采量485m3/d,水温78℃,水质类型为HCO3-·SO42-1—Na+型,pH值7.40~7.56,偏硅酸含量112.52~117.3mg/L,F离子含量10.99~12.85mg/L,可命名为氟水、硅水,达到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模型对2000—2015年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呈现波动式发展趋势;高值区与低值区存在显著空间分化,胶东半岛与济南都市圈构成高值集聚区,鲁西北、鲁西南、鲁南地区形成低值连绵带;②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无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处于高值区、低值区的县域生态效率值变化较大,生态效率空间非均衡性逐渐扩大;③山东省县域生态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且空间集聚性呈现增强态势;县域生态效率存在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  相似文献   
105.
基于DEM的宁明县地形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STER GDEM 30 m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ArcGIS为软件平台,提取宁明县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等地形特征要素,并对地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县域内坡度在0°~81 °范围内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于5°~ 35°之间;南坡、北坡坡向面积相差较小,分布相对均衡;西北部、南部地形起伏较大,最大处可达702 m;地表粗糙度处于0.15~1之间;地表切割深度最深处达到340.67 m.  相似文献   
106.
红运水源地地处嘉祥断块北部,主要含水层为奥陶纪三山子组中细晶白云岩,且岩溶发育,在岩性上中细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泥灰岩灰岩和豹皮灰岩微晶白云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多以张性断裂为主,一般为带状岩溶发育,深度143~330m,与断裂构造的走向基本一致,为地下水的富存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通道。奥陶系顶板不同埋藏深度形成的高差,为岩溶地下水径流提供了强烈的地下水动力条件。通过研究岩溶发育特征,对比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证实岩溶发育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动力条件、埋藏深度等关系密切。通过对比钻孔地层资料,分析了红运水源地富水性条件,地层岩性是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地质构造是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水动力条件是岩溶发育的外在因素,对指导北方覆盖型岩溶地下水勘查及寻找覆盖型岩溶水富集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land use dynamic monitoring, but as for the land use dynamic monitoring at county level, traditional remote sensing methods such as satellite imagery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computer classification can not meet its demand for accuracy. The result of 1: 10 000 land use investigation map has high accuracy,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to dynamically monitor the land use because of its big expenses, long period and difficulty in updating data.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ognomy, climate and the status of land use in Dehui County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nd a set of method, which takes use of 3S techniques and applies to Northeast China Plain, is come up with. When the land use type of a land parcel changed as a whole, the date updating can be make by changing its land type ID in the attribute table in a GIS. When the land use type of an irregular area changed, GPS receivers are used to position its border. This set of method is characteristic of high accuracy and low expenses. It gets the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change timely and can be used to dynamically monitor the land use. Foundation item: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key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Ninth Five-year Plan (96-B02-01-07). Biography: LI Lin-yi (1968 —), female, a native of Jilin, Ph. D. candidate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r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land use change monitoring and crop yield estimation using “3S”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08.
龙门山南段(芦山段)旅游资源遥感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山县地处龙门山南段,是成都平原向龙门山山地过渡的地带,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人类活动造就了区内山体、峡谷、岩溶、瀑布、湖泊、河流、森林和花卉等一大批自然景观,同时孕育了大批极具旅游价值的人文景观。这些旅游景观多以点状方式散布在全县范围内,人们对于全县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景观的分布范围和规模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此必须对芦山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但是逐一调查每个景观难度较大,也难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上去把握资源的分布和特征,本文利用ETM遥感图像,按照先解译自然景观,再结合其他资料间接判定人文景观的方法,实现了对区内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9.
天山—兴蒙造山带是国内晶质石墨矿的主要成矿带,已查明柳毛石墨矿、石场石墨矿等多个大型沉积型石墨矿床,五义屯石墨矿矿床是近年在该带上新探获的一座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文阐述了该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结果表明,该矿床是大型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矿体具明显层控特征,主要赋存于中-新元古界麻山岩群余庆岩组中;矿体品位厚度稳定,主要呈大鳞片粒级;矿体与围岩地球物理特征差异明显,具明显低阻高极化特征;本矿床具有成为超大型石墨矿床的潜力,其外围对寻找沉积变质型石墨矿床具有良好的资源远景。  相似文献   
110.
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分析其储层特征和成因对深层油气勘探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塔河地区岩心、岩屑、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了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和储层类型等,对影响鹰山组储层发育的地质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依此总结了其储层发育的规律和模式。研究认为:鹰山组碳酸盐岩主要以亮晶颗粒灰岩、颗粒泥晶灰岩和泥晶灰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晶间孔隙、溶蚀孔隙、裂缝和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多样,包括裂缝型储层、孔洞型储层、裂缝-孔隙型储层和裂缝-溶洞型储层等。鹰山组储层是古地形、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古地形是储层发育的背景,沉积期和表生期的古地形具有不同的作用;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不同沉积相带岩石孔渗差异明显;成岩作用控制了储层的形成,最关键的成岩作用是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多期多次多类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破裂作用促进了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