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854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73篇
地球物理   434篇
地质学   2346篇
海洋学   666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80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现行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化已使河口动力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黄河改道清8汊后,现行河口以及废弃河道清水沟河口动力环境如何变化尚不清楚。基于1976、1995和2002年黄河三角洲实测水深数据,应用Delft3D模型对清水沟流路不同时期冬夏季河口动力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定量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化对动力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黄河现行三角洲地貌演化导致河口动力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1976年河口动力环境弱,随着河嘴向海突出,1995年河口处涨、落潮最大流速较1976年增长了约60%~90%,潮致剪切力增大约2倍,冬季大风条件下浪致剪切力较1976年增加1个数量级,2002年黄河改道清8汊入海后,现行河口处涨、落潮最大流速较1995年减小约20%,潮致剪切力减小1/3,冬季大风条件下浪致剪切力是1995年的1~2倍,而废弃河道河口处涨、落潮最大流速较1995年减小约20%~40%,潮致剪切力减小约20%。黄河三角洲动力环境变化也显著影响了入海泥沙的搬运与沉积,造成清水沟河口呈“南肥北瘦”形态,且废弃后侵蚀速率不断降低。同时,地貌形态与动力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对黄河三角洲冲淤模式的转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2.
鉴于蓬莱19—3地区物源存在一定的分歧,通过对蓬莱19—3地区新近系砂岩碎屑轻矿物、重矿物、粒度分析、砂岩展布特征、地震资料及动态资料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物源主要来自于东边。结合物源及藻类分析认为蓬莱19—3以西存在一定的水体,明下段表现出浅水三角洲窄河道绫罗分布的特征,而馆陶组以辫状三角洲平原为主。建议在油田地质油藏研究过程中考虑物源及沉积相,完善产液结构,从而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3.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全面和具体地了解整个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状况,收集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1956、1967、1980年1∶5万比例尺的地形图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字化、建立高程数据库,生成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对不同时期数字高程进行空间运算发现,1956—198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现象普遍,沉降区年平均沉降数厘米。基于数字高程空间分析结果,探讨了诱发三角洲地面沉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94.
根据历年卫星遥感资料和水深资料,对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流路叶瓣体演化和海底冲淤演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形成初期河口三角洲快速堆积,淤积中心厚度14m,1984年后河口三角洲淤积速度变缓,河口沙咀在波浪、潮流及科氏力作用下变得细长,并逐渐南偏,莱州湾内出现大面积的淤积,1996年黄河口人工改道后,在新河口处形成淤积中心,厚度4.5m。废弃三角洲遭受冲刷,原淤积中心成为冲刷中心。  相似文献   
95.
A multi‐proxy approach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geomorphic 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an upper deltaic ?oodplain tract in the Sacramento–San Joaquin Delta, California. Three long c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cCormack–Williamson Tract (MWT) and these cores were analyzed for bulk density, loss‐on‐ignition, ?ne (clay and silt) content, Al concentratio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ollen, and charcoal. Radiocarbon dates obtained for the cores were converted into calendar years and an age–depth model was constructed. Long‐term vertical accretion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were estimated from the age–depth model. Cross‐core relations show that coarse sediment generally accumulates more rapidly and has greater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ompared to ?ne sediment. Percentage ?ne and LOI data show a strong linear relationship that indicates ?ooding is the primary mechanism for the deposition of particular organic matter on the ?oodplain and that landscape wash load has contributed a highly consistent frac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matter averaging 5·5 per cent to the site. Down‐core grain size pro?les show two hydrological domains in the cores, namely millennial ?ne–coarse ?uctuations superimposed on general up‐core ?ning. Coarse sediment is viewed as channel or near‐channel overbank deposits, whereas ?ne deposits are considered to be distal overbank ?ood deposits. The coarse–?ne ?uctuations are indicative of changing depositional settings as channels migrated laterally across MWT, whereas the upward ?ning trend re?ects a combination of self‐limiting overbank deposition as ?oodplain elevation increased and decreasing competence as sea‐level rise reduced ?ood‐pulse energy slopes. MWT has been cross‐cut and incised numerous times in the past, only to have the channels abandoned and subsequently ?lled by ?ne sediment. The channels around MWT attained their modern con?guration about 4000 years ago. MWT likely came under tidal in?uence at about 2500 cal BP. Wetlands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on MWT, but they are inorganic sediment dominated.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知风暴事件对滨海湿地潮沟水沙输运的影响,分别于平静天气和风暴天气(“摩羯”和“温比亚”台风)条件下,在崇明东滩一典型潮沟进行了现场水沙数据观测。结果表明:台风期间近岸平均风速较平静天气增大3~4倍,有效波高增大7~15倍,盐沼前缘光滩和潮沟遭受强烈侵蚀,潮滩表层沉积物粗化1~2.1倍,水体悬沙浓度增大3~11倍,潮沟潮周期单宽泥沙输运通量增大4~33倍, 单宽泥沙净输沙量增大8~17倍。风暴天气下,潮沟水沙输运呈现“大进大出”的特点,在盐沼潮滩内受盐沼植被消波、缓流和捕沙作用下,潮周期内单宽泥沙净通量指向盐沼潮滩,促进了盐沼滩内部泥沙的淤积。  相似文献   
98.
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区近地表岩性变化剧烈,重点从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模式分析了岩性分布差异,统计了不同岩土的塑性、应力、压缩特性规律,探索了利用这种岩性特征差异识别岩性的方法,为地震采集提供准确的激发层段,为地震资料处理提供精细的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99.
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冉  孙军  白洁 《海洋科学》2010,34(4):32-39
根据2006年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30°30′N~32°30′N,121°E~123°30′E)39个测站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特征。调查区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金藻、蓝藻和绿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13~59.69个/mL之间,平均为4.39个/mL,主要优势物种为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p.,调查区两个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别出现在靠近口门以及外海水域。浮游植物细胞在20m层出现最大值。调查区两个典型断面的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分别由骨条藻和圆海链藻所刻画。固氮蓝藻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主要出现在调查区东部水域表层。根据浮游植物物种和细胞丰度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存在调查区东部与近岸2个浮游植物分区。  相似文献   
100.
渤海湾盆地A油田新近系明下段Ⅱ—Ⅴ油组是其主力含油层位。通过观察分析岩心资料的沉积构造特征、岩矿特征和粒度特征、测井形态、地球物理属性等特征,综合判定其主要发育曲流河和浅水三角洲两种沉积相类型,油田范围内曲流河主要发育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和泛滥平原4种沉积微相,浅水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和分流间湾4种沉积微相。通过分析沉积相特征,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观点,对A油田明下Ⅱ—Ⅴ油组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处于长周期上升半旋回的Ⅴ油组曲流河呈条带状分布;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初期的Ⅳ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坨状,内部砂体连通性差;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中期的Ⅲ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朵叶状,砂体以侧向叠置为主;处于长周期下降半旋回晚期的Ⅱ油组浅水三角洲平面呈鸟足状,砂体以垂向叠置为主。最终提出该油田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