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93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41.
时代在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传统的中国艺术门类——玉雕,在新时代语境之下必然要做出改变以适应当代人变化了的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作为当代玉雕行业中的一员,结合个人多年的创作经验与创作实践来分析探讨当代玉雕的创新问题.本文主要从玉雕创作的题材,艺术形式,创作与经营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梳理当代玉雕创作的新变化,以期对当代玉雕从业人员在创新方向与方法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42.
项楠  白峰  邱添  林滠  吴百灵 《地质科学译丛》2010,(2):11-15,I0001
为了验证现代常用的古玉白沁作伪方法的可行性,对市场上常见的作伪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得到了作伪效果最佳的实验方法,为鉴定古玉白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初步探讨了古玉白沁的成因。实验以闪石玉和蛇纹石玉为原料,采用酸处理、碱处理和热处理等方法分别对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氢氟酸溅洒法和蜡封斑沁法可达到白色斑沁的效果,采用碱处理法伪作沁色的效果不明显,采用高温热处理方法的效果较理想。对比伪作玉器样品与真品古玉的白沁特征发现,酸处理样品的表面可见均匀分布的蚀坑;碱处理样品有似霜状白沁浮于其表面;热处理样品的表面局部存在火烧裂痕,加热至1000℃时稳定物相为辉石类矿物。  相似文献   
243.
翡翠价格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使得其评估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神经网络则可以有效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构造了一个多影响因子的翡翠评价3层BP网络模型,并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苑珠宝某商家的翡翠戒面样本进行了综合估价。通过该实例表明,应用神经网络评估翡翠的价格具有方便、真实、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4.
本文主要分析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辽河盆地内7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这次地震前兆7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并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异常形态多数表现为升-降-升型。油田抽水、注水、采油、采气及大气压、固体潮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没有影响,异常是真实可信的。  相似文献   
245.
上海地区考古出土玉器极其丰富,时跨6千余年。通过对出土玉器数量、种类、形制、工艺和出土地层的研究、考证以及相关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上海地区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兴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  相似文献   
246.
中国国石应以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国人喜爱和世界称誉的玉石为标准,昆仑山产出的和田玉最符合这些标准,建议作为中国国石。和田玉历史悠久,名扬古今中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传统,几千年来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和祟敬,是世界公认的名玉。其玉质、成矿、资源在世界独具特色,是玉石中的姣姣者  相似文献   
247.
在开展泰山玉鉴定"指纹"研究中,系统采集了全国蛇纹石玉产地样品,对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发现不同产地样品和泰山玉微量元素之间,有着类似于人类"指纹"的差异,可以用以鉴定泰山玉。该文以甘肃省武山县鸳鸯玉为例,利用中国超镁铁质岩元素平均丰度值,对两个产地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值进行标准化并作蛛网图进行对比,认为V,Sc,Sb,Tl,Zn等5个元素在两个产地样品中有着普遍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两地玉石的"指纹"依据。其他产地蛇纹石玉和泰山玉之间,也因产出地质环境的差异,可用微量元素"指纹"与泰山玉进行区别。  相似文献   
248.
河北宽城蛇纹石玉结构细腻,颜色可呈肉红色、绿色,当地市场称之为"热河玉"。本文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结合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以及可见光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伽玛能谱仪对其放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肉红色样品折射率及相对密度值均较低,折射率为1.54~1.55,相对密度为2.33~2.43,主要组成矿物为斜纤蛇纹石,主要具纤维交织结构、纤维柱粒交织结构,局部可见变余生物骨架结构,次要矿物有方解石和透辉石,Fe和Mn元素含量相对较高,Fe元素含量范围在184.9×10-6~951.7×10-6,Mn元素含量为106.4×10-6~287.3×10-6;绿色样品折射率为1.55~1.56,相对密度为2.58~2.62,主要组成矿物为叶蛇纹石,具更加细腻的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滑石及四方硫铁矿,Fe元素含量极高,可达5 979×10-6~6 359×10-6。结合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认为Fe3+、Fe2+以及Mn3+的综合作用是导致样品呈现肉红色的主要原因,而Fe2+和Fe3+则是导致绿色的主要原因。放射性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内、外照射指数及放射性比活度值均低于标准要求,对人体无放射性危害。  相似文献   
249.
王学孟 《江苏地质》2011,35(2):222-224
从地质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多年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来源与殷商时代古玉的承袭关系,并对比了当时中原与新疆地区古玉的开采应用水平,认为"古玉石之路"是不存在的;殷墟古玉是承袭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玉来源,仍属于"就地取材"或"近地取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