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0篇 |
免费 | 262篇 |
国内免费 | 6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160篇 |
地质学 | 1860篇 |
海洋学 | 26篇 |
天文学 | 98篇 |
综合类 | 92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67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8篇 |
1996年 | 47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赣中存在中元古代变质基底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江西乐安相山地区产出在石榴黑云母片岩内、原岩为拉班玄武质火山岩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113±49 Ma,结合弋阳梅树湾斜长角闪岩及余江马荃斜长角闪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1159±69 Ma,Sm-Nd; 1190±19Ma, U-Pb) 确认赣中变质岩带原岩属中元古代地层。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浙西陈蔡群、震旦系及赣中变质岩和震旦系地层进行对比,结合斜长角闪岩Pb-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赣中变质岩系与陈蔡群相当,从而为赣中变质岩归属于华夏地块变质基底提供了重要佐证。根据崇仁-临川-东乡晚白垩纪断陷红盆两侧深部地球物理重力场、磁场及地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遂川深断裂为华夏地块在江西省境内的西北段边界。 相似文献
912.
深熔作用是大陆地壳分异、元素迁移富集的重要地质过程。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北山地区,笔者等对前寒武系北山岩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岩群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及深熔作用,长英质浅色脉体分布广泛,却鲜有文献报道。绵山地区出露的古元古代北山岩群斜长角闪岩及相关的长英质浅色脉体的野外地质特征、相互关系共同指示了北山岩群变质地层经历了部分熔融,熔体在原地分凝聚积。锆石LA-ICP-MS U-Pb测定结果表明,顺北山岩群变质地层片理产出的长英质浅色脉体锆石n(206Pb)/n(238U)加权平均年龄约为370 Ma,表明深熔作用发生时间为晚泥盆世;一测点的n(207Pb)/n(206Pb)年龄为1623±12 Ma,与前人报道的北山岩群测年结果高度相近,虽此年龄值不足为证,但结合产出特征,可能指示长英质浅色脉体的源岩为北山岩群。此外,北山岩群中深熔作用普遍发育,露头可见大量的石榴子石、电气石、云母类矿物,指示区内部分稀有元素成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13.
新疆可可托海是世界著名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该矿床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议,资源已枯竭多年,其成矿理论及找矿工作均亟待突破。我们对矿区中—上奥陶统哈巴河群变质岩和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进行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并开展了矿区遥感数据解译和地球物理测量工作。结果表明,哈巴河群变质岩以云母片岩为主,与大陆上地壳微量元素含量相似,若以此作为花岗质岩浆的源岩,很难通过部分熔融直接形成含矿熔体;三叠纪稀有金属花岗岩由白云母钠长花岗岩和少量钠长花岗岩组成,其岩浆源于地下深处,在向上运移过程中,经过结晶和流动分异作用,形成富挥发分的含矿岩浆,异地侵位形成稀有金属花岗岩岩枝,矿区存在花岗岩-伟晶岩成矿系统。遥感数据解译显示,矿区发育多个环形影像,这些影像是深部环形构造在浅部的反映,已知的伟晶岩脉及稀有金属花岗岩均赋存其中,指示矿区含矿岩浆活动可能与深部环形构造有关。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15km以下深处发育低电阻率异常体,反映深部可能存在残余的岩浆房或局部熔融带,矿区花岗质岩浆源于此处;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显示,在矿区南北环形构造的深部均存在低电阻率异常。基于上述地质-遥感-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我们预测在矿区之... 相似文献
914.
通过野外考察和前人资料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群红藻山组之上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其中发育铁质风化壳、沉积间断、地层的缺失、侵蚀作用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存在古生物组合、沉积环境的突变。界面以下为碳酸盐台地沉积,界面之上代表了冰水沉积到海相潮上—潮间带沉积,上覆黑土坡组—红铁沟组—皱节山组,依次沿着不整合面向上超覆,反映了不整合发育之后的又一次海进过程。该不整合界面可能代表了新元古代晚期该地区裂谷盆地的伸展阶段的构造响应。该区域性不整合的发现,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对全吉群内部整合关系的认识,说明全吉群需要解体。该不整合可能发生于成冰纪—埃迪卡拉纪。该时期的不整合面上、下生物面貌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或突变,可能与新元古代晚期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和全球雪球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915.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基于大量的区域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资料,陈述熊耳群的一些重要资料,阐明作用者对一些争议问题的看法,同时指出今后值得注意的一些研究内容。研究表明,熊耳群火山岩以橄榄玄粗岩,安粗岩和粗面英安岩,流纹岩为主,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高钾安山岩,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是扩张应力背景的产物,但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能耳期或熊耳期以前的陆下岩石圈地幔历 相似文献
916.
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拼合时限与方式长期存在争议。本文对出露于浙江诸暨一带的原"陈蔡岩群"进行了详细的露头尺度解剖。野外地质调查表明,原"陈蔡岩群"主要由不同性质的外来岩块与基质组成。其中:代表外来岩块的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的变质年龄分别为(424.7±2.9)和(420.6±1.8)Ma,成岩年龄分别为(479.2±9.5)~(424.7±2.9)Ma和(507.7±7.8)~(420.6±1.8)Ma,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具OIB(洋岛玄武岩)特征的碱性玄武岩,大理岩的原岩为海相碳酸盐岩,二者共同构成了洋岛海山组合。代表原地岩块的变长石石英砂岩主要物源区为3 620~1 530 Ma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下的古老地壳物质;与之构造混杂接触的斜长角闪岩变质年龄为(438.0±2.5)Ma,其原岩分别为形成于消减带岛弧环境的岛弧拉斑玄武岩、形成于俯冲环境下的富Nb玄武岩和洋岛海山环境下的具OIB特征的碱性玄武岩类。代表基质的含榴黑云斜长片麻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其变质年龄为(441.0±3.0)Ma,碎屑206Pb/238U年龄多数为840~780 Ma,反映其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且最年轻的沉积年龄限定在598 Ma,说明片麻岩原岩可能为早古生代沉积地层。陈蔡地区该套岩石组合的发现表明,原"陈蔡岩群"的构造属性应为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结合测区及龙游地区新发现的加里东期麻粒岩和退变榴闪岩,提出扬子与华夏两大地块碰撞于445~420 Ma。 相似文献
917.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土分离弱((La/Yb)N=4.5~12.5),具明显负铕异常(δEu=0.37~0.62),稀土模式与太古宙后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十分类似。一个白云石英片岩样品(D004)的变质原岩中存在大量2.7 Ga、2.54~2.5 Ga、2.3 Ga和2.18 Ga碎屑锆石,最年轻锆石可能来自同时代火山岩。一个含黄铁矿白云片岩样品(W1927)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2194 Ma,被认为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研究,可把高凡群形成时代限定在<2176 Ma和2350 Ma之间,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恒山、五台、阜平、云中山、吕梁地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或更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918.
赣中南新元古代潭头群变质沉积岩物源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中南一带广泛出露前震旦纪新元古代潭头群变质沉积岩,地层中火山岩较发育,属火山-沉积碎屑岩组合。其砂质岩石具有中等含量的SiO2(64.81%~71.77%,平均为68.30%),较低的FeOt+MgO(4.08%~6.99%,平均为5.74%)和较高的K2O/Na2O(0.75~3.33,平均为1.64)及Al2O3/TiO2(26.02~43.47,平均为31.73)。稀土总量较高(∑REE为158.44×10^-6~293.36×10^-6。平均为237.98×10^-6),轻稀土明显富集。所有样品的稀土分布模式相似,明显向右倾斜,具有中等程度的Eu异常(δEu为0.42~0.61,平均为0.48)。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与上地壳平均组分相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赣中南新元古代潭头群变质沉积岩可能来源于古-中元古代地层。结合变质岩的沉积环境及其火山岩特征,研究认为潭头群的构造背景属岛弧环境,可能与新元古代华夏陆块和扬子陆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919.
Martin A. Zwaan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2001,325(3):1142-1148
Five galaxy groups with propertie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Local Group have been surveyed for H i clouds with the Arecibo Telescope. In total 300 pointings have been observed on grids of approximately 2.5×1.5 Mpc2 centred on the groups. The 4.5 σ detection limit on the minimal detectable H i masses is approximately 7×106 M⊙ ( H 0 =65 km s−1 Mpc−1 ) . All detection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optical galaxies; no significant detections of H i clouds have been made. This null result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total H i mass of intragroup clouds must be less than 10 per cent of the total H i mass of galaxy groups and less than 0.05 per cent of the dynamical mass. The recent hypothesis that Galactic high-velocity clouds are Local Group satellite galaxies is highly inconsistent with these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920.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唯一取得工业油流的含油气盆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质偏稠,导致油气勘探进展缓慢。为了明确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有效指导下一步勘探方向,文章结合新钻探及地震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方法开展埋藏史、热史及生烃史研究,计算了盆地古近系生烃量和资源量。结果表明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生烃量为49.80×108 t,资源量为1.507×108 t。其中以蒋日阿错为最大生烃中心,生烃量20.93×108 t,资源量1.05×108 t,江加错和爬错北部为次重要生烃中心,生烃量分别为8.83×108 t和14.76×108 t,资源量分别为0.41×108 t及0.71×108 t。从模拟结果可知,蒋日阿错洼陷、江加错洼陷资源丰度相对较高,为油气资源富集有利区,爬错洼陷由于烃源和圈闭条件较差,目前仅发现罗玛迪库构造圈闭,资源丰度较低。应用盆地模拟明确了伦坡拉盆地油气资源构成和油气资源分布有利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