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4篇 |
免费 | 298篇 |
国内免费 | 2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篇 |
大气科学 | 29篇 |
地球物理 | 62篇 |
地质学 | 806篇 |
海洋学 | 16篇 |
综合类 | 119篇 |
自然地理 | 2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87篇 |
2011年 | 89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42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2001—2012级学生生源分布和就业数据统计,运用基尼系数和集中化指数识别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地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研究对象的生源地和就业地呈"大分散、小集聚"且就业地分布较生源地分布分散的格局;来自不同地区的毕业生迁移距离具有标度分布的统计规律,可为高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2.
矿集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矿床密集产出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按一定空间分布着不同矿种或不同类型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以及中小型矿床、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矿床的产出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矿集区是矿产资源产出的重要基础,它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矿集区更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地区,许多老矿山所处的矿集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勘查远景区。加强对矿集区的研究和勘查评价,是扩大矿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对缓解老矿山资源 危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3.
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构造稳定性、构造岩研究、构造裂隙统计分析、红外相位法位移监测,高密度电阻率法、钻探验证、年代学研究、新构造运动分析、遥感图像解译、地震安全性评价、数值模拟、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等方面入手,对信阳市燃气混气站的断裂活动性和场地稳定性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指出场区断裂规模小,第四纪无大规模差异升降运动,无活动断裂通过,邻区地震活动小且弱,区域构造稳定性高,应力平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是一个稳定的“岛区”,井指出系统而全面的综合研究方法是研究工程稳定性项目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4.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波龙斑岩铜金矿紧邻多不杂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新发现的一个超大型矿床。波龙矿床早期有两次成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随后较晚期花岗斑岩侵位;地表广泛分布绢英岩化蚀变,深部发育钾化。本文对采于波龙斑岩型铜金矿床内石英-辉钼矿脉中的4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试,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19.4±1.3Ma (MSWD=0.63, n=4)。此年龄代表了波龙矿床的成矿年龄,与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一致。波龙和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紧邻,并具有一致的成矿年龄,可能表明两个矿床的成矿受控于相同的构造-岩浆-成矿事件;斑岩铜矿具有成群分布的特征,波龙和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的发现也暗示多龙矿集区具有找到其他大型斑岩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李清地银铅锌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大青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基底主要出露太古宇集宁岩群中深变质岩系,中生代叠加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为多期叠加复合成矿作用地区.矿体主要分布在燕山期花岗岩与集宁岩群大理岩的外接触带上,岩浆沿断裂侵位,热液沿裂隙向围岩扩散并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导致铅锌银等沿断裂破碎带富集成有工业意义的矿体.在李清地一带圈出的甲类化探异常是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致异常,异常元素有Ag、Pb、W、As、Au、Bi、Hg、Sb、Zn等,元素组合复杂,具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这种多元素异常显示出在该区寻找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的潜力和充分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97.
98.
在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修正单纯的权重叠加法,采用潜力-限制性分析法分析了兰州新区建设用地的生态潜力和生态阻力,对其生态适宜性做出科学评价,得到兰州新区可用作建设用地的理想区域。结果表明:(1)兰州新区建设用地开发的生态潜力总体以一级为主,二级次之,三级和四级区所占比重较小;(2)一级生态阻力主要分布在新区南部山地,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差、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等;(3)兰州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达一级的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为39 425.91 hm2,占新区总面积的48.91%。三级适宜区面积最小,仅为6 513.2 hm2,占新区总面积的8.08%。对应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兰州新区土地应用可划分为集中建设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其中,集中建设区和重点建设区应为兰州新区建设用地开发的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99.
阿斯哈金矿区钻孔中新发现的花岗斑岩,呈岩脉、岩株或舌状分布。岩石呈灰-灰白色,细-中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全岩高硅(SiO_2=70.03%~72.83%),高钾(K_2O=3.96%~5.21%),低P_2O_5(0.09%~0.10%),低FeO~T/MgO(1.76~3.91),A/CNK值(1.04~1.29)多数小于1.1,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弱过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样品具有轻稀土富集和中等负Eu异常(δEu=0.71~0.78)特征,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Th、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结晶年龄为222.1±3.9 Ma(MSWD=5.4,n=15),形成于晚三叠世。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_(Hf)(t)=-4.3~-1.4)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1.34~1.53 Ga),表明新发现的花岗斑岩源于古老地壳物质的深熔或重熔,并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上述特征表明,阿斯哈金矿区花岗斑岩形成于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晚期-后碰撞阶段,可能是晚三叠世幔源岩浆底侵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在形成过程中有幔源物质的加入。此外,研究区花岗斑岩的侵位与沟里地区(包括阿斯哈)金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具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以湖北大别山区为例,提出了自然条件复杂,资料缺乏的山区土地资源第一性生产力的估算方法,并计算了湖北大别山区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即在土地资源带及类型(组合)区划分的基础上,以资源类型(组合)区为基本单元,通过典型地区抽样获取资料,运用多种数学模型测算,并经过综合判定,求得各类型(组合)区,资源带主要作物的第一性生产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