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2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668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272篇
地球物理   381篇
地质学   1902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44篇
自然地理   5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自然数可以视为反映世界客观本质的一种重要秩序,即信息,它不因加法处理而失真[1]。强地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有序性。自1716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7级以上强震在时间上具有良好的有序性,有些强震在空间上亦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强地震时间间隔值以60、30、41、19和11年占据主导分布,并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根据强震活动的有序性结构可进行预测:该地区未来M≥7强震可能发生在2004年和2015年前后。  相似文献   
172.
新疆沿亚欧大陆桥地带的水环境与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新疆沿亚欧大陆桥地带的水环境状况及其特点,以及水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3.
本文运用新疆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强震时空分布及地震活跃周期和活动图象,并探讨了强震活动与空间环境因子的关系,这无疑对新疆强震活动趋势分析和该地区强震中长期预报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4.
王季达  王公达 《内陆地震》1992,6(3):232-239
探讨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震活动性研究中使用的可行性。应用1882年以来新疆及邻近区域内6级以上的强震资料,使用AR模型,分析了本地区强震活动的规律及特征。其结果可用于新疆未来强震活动的趋势分析及预测。  相似文献   
175.
新疆7级强震前的围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新疆4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8次7级强震前的围空现象。结果表明,除1974年巴里坤7.1级地震因资料不全外,7级强震前均出现明显的围空现象。研究发现,这种围空一般都经历了三个过程,时间通常为10—20年。最后分析讨论了7级强震前围空的特征以及判别指标。这将为今后确定强震危险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6.
对砂岩矿物成分的定量研究,发现砂岩矿物成熟度的变化与该区构造运动相吻合,源区构造环境为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岛弧。  相似文献   
177.
新疆天山夷平面形态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广泛发育着三级夷平面,削平了古、中生代多期构造形态及褶皱岩层。天山夷平面是在古华力西褶皱山脉的基础上,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中生代,早第三纪的剥蚀夷平,于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新构造运动作用下,被抬升到不同高度,而后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不断作用及天山独特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夷平面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表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形。  相似文献   
178.
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的小壳化石丰富,已描述了近50属90种,包括1个新属,15个新种。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骨针类及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还有节肢动物门的高肌虫类。按小壳化石在地层纵向出现的次序及其代表性,可将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群的比石划分为3个带,即1.Anabarites trisulcatus带;2.Cambroclavus-Aurisella带;3.Adyshevitheca-Xinjiangella带。其中1带可与梅树村阶I.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对比;2—3带大致可与梅树村阶Ⅱ.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带—Ⅲ.Sinosachites-Lapworthella带对比。因Aanbarites trisulcatus的发现,证实玉尔吐斯组的下界可与梅树阶的底界对比;玉尔吐斯组顶部发现的高肌虫有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前者与大量梅树村期小壳动物共生,可以认为梅树村期已经出现高肌虫的先遣分子。  相似文献   
179.
在陆相古火山角砾岩筒中由火山热液蚀变产生的含黄铁矿次生石英岩中的硫化物,在特别干旱的条件下生成了以毛矾石及黄钾铁钒为主的13种钒类矿物组成的硫化矿床氧化带,并在其中聚集了毛矾石矿体。毛钒石矿是由反复进行的氧化-渗透淋滤作用而富集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0.
More than twenty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which host several mediumor large-sized Cu−Ni deposits, occur along the Huangshan-Jingerquan (HJ) belt in East Xinjiang. Rock types in these complexes are predominated by peridotite, pyroxene peridotite, olivine pyroxenite, gabbronorite, orthopyroxene gabbro, troctolite, gabbro and diorite. The ultramafic rocks are relatively Fe-enriched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assemblage of olivine+orthopyroxene+clinopyroxene+hornblende±plagioclase without obvious metamorphic textures. Chemically, these complexes are relatively Fe-enriched and show a tholeiitic trend of evolution. The complexes in this belt are intruded under the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in a Mid-Carboniferous back-arc basin. They can be considered as a new type of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orogenic belts, as designated by the name of the East-Xinjiang-type complexes. This pr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