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刘新运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38-1343
本文通过统计秦家沟土壤样品多元素地球化学参数,推测可能的矿源层和富集成矿作用,分析Grd数据对比图,分析各元素高值区的分布特征,根据相关系数(λ)矩阵的因子分析结果,得到了2个元素组合,推测出本区的主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根据R型聚类分析谱系图的统计结果,推测出了本区可能存在的中高温元素组合类型和中低温元素组合类型,确定了本区有利的成矿元素组合类型,圈定了组合异常,通过归一化Grd数据图和组合异常对比,验证异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通过施工地表工程,对所圈定的异常进行了查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揭示了本区所蕴藏的成矿信息,指明了本区今后的找矿方向,为更好地指导本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杨玲  田磊  白光宇  裴圣良  张德强 《中国地质》2022,49(6):1970-1983
研究目的】新巴尔虎右旗地处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矿业活动频繁。了解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来源以及生态风险是评估区域环境影响前提。【研究方法】本文系统采集了矿石、基岩及土壤样品共221件,测试并分析了Cd、Cr、As、Hg、Ni、Pb、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并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巴尔虎右旗土壤重金属污染以轻度为主,Cd、Ni、As、Cr、Pb元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污染区域集中于甲查矿区、准乌兰诺尔、呼伦湖西北岸以及克鲁伦河中游。Cr、Ni、Hg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Cd、Zn、Pb受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影响,As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结论】总体来看,本区生态风险整体较低,以Cd对生态风险的贡献最为突出,在本区土壤质量监测中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3.
张辰昊  寇晓威  颜林杰  徐备 《地质通报》2015,34(8):1482-1492
对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进行碎屑锆石U-Pb定年研究。样品130909-01为凝灰质砂岩,130910-15为岩屑石英砂岩。碎屑锆石年龄可分为4组,由新到老依次为:252~278Ma、286~359Ma、381~462Ma和500Ma之前。碎屑锆石的最小年龄(256.5±1.7Ma)限定了地层沉积下限为晚二叠世。样品中出现大量残留锆石,记录了前寒武纪基底、早古生代岛弧岩浆岩和石炭纪—二叠纪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24.
The right to food is increasingly evoked by a range of actors, but there is not sufficient critical analysis of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of what this right means in practice. Through examination of a mineral extraction project with agricultural i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verse human rights narratives and illuminates associated corporate efforts to minimize recognition of food as a fundamental right. A British mining company proposes the Phulbari open pit coal mine in an agriculturally important region of Bangladesh. Highly contested by affected populations, clashes in 2006 between the police and protestors turned deadly in the area. In February 2012, a group of UN Special Rapporteurs cautioned the Government of Bangladesh regarding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nned mine. They warned that the project would displac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hile destroying fertile agricultural land. In contrast, an ongoing publicity campaign by the corporation attempts to promote their intervention as a positive step, fully compliant with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s. Taking this case as an exemplar, the article illuminates the pursuit of mining profit and the distinct use of human rights narratives by corporations and UN Special Rapporteurs. These diverse actors represent the layering of voices weighing in on mineral extraction and associated right to food concerns. Collectively, these layered narratives represent a new terrain for the promotion and contestation of mining and highlight the need to scrutinize mining practices in ligh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uman rights claims being voluntary and self-regulated.  相似文献   
25.
内蒙古额济纳旗西部ZK0-1井二叠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额盆地以古生界为目的层的钻井极少,获得的钻井岩心更是十分有限。对银额盆地西部路北凸起带ZK0-1井揭示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下二叠统暗色泥岩层段岩心系统地采集烃源岩样品,并进行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银额盆地路北凸起带二叠系烃源岩厚度大(单层厚度大于43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有机碳含量为3.1%),为以Ⅱ型干酪根为主、低成熟—成熟演化阶段的良好烃源岩。通过与二叠系地表剖面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探讨了风化作用对烃源岩评价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2010年福建一次早春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探空、地面资料以及建阳、龙岩、长乐三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3月5日福建中北部地区5cm强降雹的两个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暖盖、强垂直风切变、中高层正涡度区及地面中尺度低压为超级单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场。两个超级单体都是由多单体合并后发展起来的,在成熟阶段以右移为主,属长寿命右移风暴:第一个超级单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形作用和新单体的并入经历了3次加强过程,低层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中高层三体散射特征;第二个超级单体经历了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3个阶段,成熟阶段低层呈现出明显的倒"V"形回波特征,中高层有明显向右伸展的云帖。两个超级单体风暴的中气旋都是由中层发展起来,随着中气旋强度不断加强和厚度加大,最强切变中心突降时出现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通过对第一个超级单体中气旋流场分析,发现风暴前、后侧的下沉气流与低层入流形成了明显的辐合旋转作用,下沉的干冷气流进一步推动低层的暖湿入流,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并在风暴顶形成强辐散,使得风暴长时间维持。第二个超级单体在风暴减弱阶段,风暴右侧出现中气旋分裂,之后减弱、消失。产生强对流天气时,中高层维持高反射率因子,出现三体散射现象、风暴顶强烈辐散以及较大的VIL密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7.
苏春生  王添  李杨 《内蒙古气象》2012,(2):16-17,21
文章利用察右中旗1961-2010年4-9月降水量资料和1980-2010年土壤水分资料,根据农业气候学中的降水量、土壤水分、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计算分析了察右中旗近50a来干旱特征。  相似文献   
28.
陈雷 《江苏地质》2019,43(3):453-459
利用异常参数筛选法对扎赉特旗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评序,选择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背景特征两类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合理赋值,然后按60%和40%分配权重计算异常评序总分。依据异常评序结果筛选了前8位异常进行查证,在HS-18、HS-21和HS-23三个异常区内发现了多处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表明异常参数筛选法可以避免人为经验筛选的主观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异常筛选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9.
利用四子王旗气象站1959—2010年月平均气象资料,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物生长季节(5—9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以及降水与温度、降水与日照百分率之间的关系,评估了降水是否是影响温度和日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5月和9月降水量较少,日照百分率大,气温低;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异度较大,日照百分率的变异度相对较小;而7、8月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气温和降水变异度都较小。②5月和9月温度受降水以外因子影响较大,其与降水的相关性较差;6—8月,温度与降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降水量多则气温低,影响效果明显。③除6月外,各月降水量与日照百分率负相关关系显著,线性拟合效果优于气温,日照百分率随降水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盛夏,受夏季风影响,该地水汽条件好,云层厚且不易消散,导致光照少,是日照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随着我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整合煤矿的增多,复采工作面临空窄煤柱采动失稳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为此,针对辛安煤矿复采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控制的工程难题,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采掘扰动响应特征,提出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动态注浆加固技术方案并开展现场应用和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402工作面辅运巷道掘进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稳定性影响较小;在1402工作面回采期间,距5号钻场18~6 m范围,临空窄煤柱集中垂直应力由非对称马鞍形分布逐渐过渡为拱形分布;距5号钻场6 m时,临空窄煤柱承载叠加垂直应力超过煤体强度,塑性区完全贯通,极易破坏失稳;现场采用MP364型注浆材料及专用注浆设备对5号钻场临空窄煤柱前后5 m区域进行加固,动态注浆始终超前工作面10 m,通过深孔窥视和气体监测手段验证临空窄煤柱良好的封堵固化效果,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我国整合矿井类似条件下煤柱稳定性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移动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