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929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71.
芒场矿田锡多金属成矿构造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思源 《地球科学》1990,15(4):421-430,440
  相似文献   
872.
新疆阿尔泰大东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大东沟铅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内,矿体呈层状展布,与地层产状一致,直接容矿围岩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矿石构造以条带状、浸染状、细脉状为主,矿石矿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等.文章对大东沟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方解石和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温,对石英和闪锌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对部分石英样品进行了气相及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大东沟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NaCl-H2O、CO2-H2O±CH4和CO2-H2O-NaCl三种类型;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为973~480℃,主要集中于140~300℃,流体盐度w(NaCleq)为02%~571%,主要集中于32%~148%;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N2、H2等,液相成分以Na+、Ca2+、F-、Cl-为主,K+、SO42-次之,并含少量Mg2+、Br-和NO-3,计算所得的离子浓度为366%~580%.结合已有的稳定同位素资料,方解石中的δ13CV-PDB值为-42‰~04‰,石英流体包裹体中的δDV-SMOW为-89‰~-127‰,计算所得的石英及方解石的δ18O水值在-114‰~76‰之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流体中的碳主要来源于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在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73.
银洞山铅锌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以南的活动带,属阿森特—加里东地槽型陆缘海沉积变质相,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广泛发育,是成矿的有利地带。通过对该区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指出本区金属矿床具有多成因叠加特点,属与一定的地层岩性组合有关的热液矿床,对指导该矿区下一步地质勘查及找矿,扩大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4.
文章通过贵港-平南地区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区内已探明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土壤异常、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特征,对铅锌矿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75.
李村铅锌矿地处四川省攀西铅锌矿集区,是会理地区重要的铅锌矿远景区之一。李村远景区具有良好的地质成矿条件——挤压断裂带及褪色蚀变带,电吸附地球化学测量呈现浓集中心明显的Cu、Pb、Zn、A g组合异常,并沿挤压断裂带及褪色蚀变带呈面状、团块状分布,与地表发现的Pb、Zn矿化吻合,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76.
新疆中天山地区热水沉积形成的马鞍桥铅锌矿床在成矿后期形成了穿插早期层状、似层状矿体的脉状紫色萤石-闪锌矿矿石。紫色萤石和闪锌矿中气液相L-V型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呈双峰式分布, 主要分布在140℃~260℃和260℃~442℃两个区间内, 且有少量高于470℃的流体包裹体存在, 指示其成矿流体由中高温和低温两个端员组成。同时, 测得脉状矿石的成矿流体盐度为1.91 ~6.30 Wt% (NaCl) 和11.93~21.82 Wt% (NaCl) 。激光Raman光谱分析显示紫色萤石中气液相L-V型流体包裹体的气相组分主要为CH4、C2H6和C3H8等低分子烷烃及少量的H2S和N2 , 指示形成这种脉状矿石的热液由中高温的岩浆气液与低温、高盐度的油田热卤水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877.
鲁西归来庄金矿田碲金元素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归来庄金矿田是中国重要的富碲型金矿田之一,金矿体产于燕山早期中-碱性次火山杂岩中,以富含碲化合物为特征,由于其碲金成矿机理尚不明确,而受到广泛关注。文章以归来庄金矿田代表性矿石为研究对象,探索成矿过程中的碲金元素地球化学过程。通过二次飞行时间离子探针、电子探针及矿石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试图揭示成矿过程中碲元素参与成矿的主要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认为,Te在中、低温条件下易置换S,而使Te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分散于硫化物晶格中,在高碲逸度的条件下,Te易与Au、Ag、Cu、Pb等元素形成碲化物而参与成矿,这是碲元素参与成矿的主要地球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878.
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地区实施的铀矿科学深钻3号孔在深部-700 m发现大量铅锌多金属矿化脉,垂向上呈"上铀下多金属"的分布特征。文章对深部多金属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和矿石组构学研究,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矿石结构主要有中细粒及微粒结构、自形晶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镶边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碎裂结构、环带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细脉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角砾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稠密浸染状构造等。矿化类型主要有石英-毒砂-黄铁矿(锡石、黄铜矿)型、黄铁矿型、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型、闪锌矿-方铅矿-碳酸盐(菱铁矿-方解石)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根据矿物组合和穿插关系,矿化过程经历了成矿前期的碱性流体作用,形成矿前期绿泥石、锡石和金红石。铅锌成矿期经历了石英-毒砂阶段、黄铁矿化阶段、铅锌矿化阶段、铅锌银碳酸盐阶段等多期叠加。成矿后期以形成碳酸盐-石英脉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相山深部多金属矿化具有浅成、中低温特征,是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低硫化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多金属矿化。目前已经发现的铅锌多金属矿化很可能是深部矿化的一个端员,深部很有可能存在与成矿有关的次火山岩体,且具有寻找斑岩型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879.
闪锌矿内Fe、Cd、Mn等元素含量不但影响闪锌矿的晶胞参数,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床成因信息。闽中梅仙矿田丁家山铅锌矿区存在磁铁矿型和磁黄铁矿型两类矿石。本文通过X射线原位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分别对两类矿石中闪锌矿的晶胞参数和Zn、Fe、Cd、Mn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闪锌矿晶胞参数具有磁黄铁矿型矿石磁铁矿型矿石理论值的特征,引起晶胞参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闪锌矿内Fe、Mn元素的含量。此外,两类矿石闪锌矿内Fe元素含量差距悬殊,Zn、Fe、Cd元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和替代强度差异明显,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这两类矿石可能是两次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80.
徐净  李晓峰  徐庆鸿  刘耀辉 《岩石学报》2019,35(11):3529-3548
日阿窄Pb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冈底斯中新世斑岩Cu-Mo-Au成矿带,发育花岗闪长岩、斑状花岗岩以及石英斑岩等多种岩浆岩。为研究矿区内岩浆活动及其成因意义,对区内岩浆岩进行了SHRIMP年代学、主微量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62. 70±0. 78Ma)、镁铁质包体、斑状花岗岩(60. 43±0. 86Ma)以及石英斑岩(60. 30±1. 20Ma)是南冈底斯古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显示从基性到中酸性的演化趋势(Si O2=53. 43%~76. 46%)。岩浆岩Na2O+K2O含量介于4. 43%~6. 88%之间,铝饱和指数A/CNK集中于0. 90~1. 06,显示准铝质到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特征。稀土总量变化于98. 10×10~(-6)~100. 8×10~(-6)之间,具轻稀土相对富集的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Nb、Ta、P、Ti等异常,暗示了其岩浆形成过程中可能经历了金红石、钛铁矿和磷灰石等的结晶分异过程。相比花岗闪长岩(δ_(Eu)=0. 80~0. 97),石英斑岩(δ_(Eu)=0. 38)显示更加亏损Eu、P和Ti,暗示了岩浆演化过程中的进一步结晶分异。岩石(~(87)Sr/~(86)Sr)i比值(0. 7046~0. 7056)、ε_(Nd)(t)值(-2. 9~-0. 2)揭示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是由于新特提斯洋板片回撤时引起地幔软流圈上涌而诱发新生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经历了一定程度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石英斑岩具有相似的源区,但有更多的壳源组分的加入,推测为同一岩浆房进一步发生斜长石或钾长石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该带已报道的古新世Pb-Zn多金属矿床,提出可能是北部念青唐古拉多金属成矿带古新世-始新世岩浆成矿作用的向南延伸引起了日阿窄矿化,认为南部的中新世冈底斯斑岩Cu-Mo-Au成矿带可能具有发育与Fe-Cu相关的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