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56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许晨  陈衍景  周振菊 《地质论评》2022,68(5):2022102011-2022102011
古元古代晚期的花岗岩类在华北克拉通南缘广泛分布,记录了区域岩石圈演化的重要信息。通过对小秦岭地区南部沿小河断裂出露的花岗岩类的锆石LA- ICP- MS U- 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为小秦岭地区古元古代晚期的地壳演化提供了依据。自西向东,小河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小河细粒二长花岗岩和贵家峪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831±32 Ma、1860±13 Ma和1811±10 Ma。3个花岗岩体均以富硅(67. 4%~76. 0%)和高碱(7. 47%~9. 33%)为特征,属于高碱钙碱性到钾玄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个小河花岗岩体属I型花岗岩,具有碰撞型花岗岩特征,其中形成年龄为1831 Ma花岗岩具有高的Sr/Y(26. 56~49. 52)和(La/Yb)N(31. 35~236. 71)值、Eu负异常(0. 42~0. 68),表明源区残留有石榴子石和少量的斜长石;贵家峪花岗闪长岩具有较高的FeOT/MgO比值(17. 7~29. 2)和10000Ga/Al比值(2. 95~3. 17),表现出造山后A2型花岗岩特征,与1831Ma的地壳相比,地壳厚度明显减薄。三个岩体的岩浆锆石εHf(t)=-10. 5~-4. 5,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2781~3122 Ma,全岩的εHf(t)=-7. 5~-4. 5,DM2=2667~2888 Ma,均指示了其物质来源于中到新太古代古老基底的部分熔融。这期岩浆事件可能是小秦岭区域对1. 85 Ga吕梁运动的响应,反映了碰撞造山作用地壳增厚向碰撞后地壳伸展减薄这一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2.
小秦岭地区是华北克拉通南缘早前寒武纪基底重要分布区,可见大量构造抬升剥露的基底结晶杂岩带。太华杂岩是小秦岭出露最古老的地质体,对于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早期地壳形成和演化及其构造归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被划分为正片麻岩系和以孔兹岩系为主的表壳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测得小秦岭地区太华杂岩表壳岩中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的源区物质主要形成于2.40~2.11 Ga,经历了两期的古元古代晚期变质事件(~2.04 Ga和~1.91 Ga),限定该套表壳岩的沉积时代介于2.11~1.91 Ga。结合锆石Hf同位素特征,我们认为该表壳岩的碎屑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中条山的涑水杂岩体及绛县杂岩体、熊耳花岗岩体、小秦岭古元古代花岗岩体等,其初始的源区物质可能为太华杂岩的新太古代正片麻岩系。此外,本研究揭示华北中部造山带可能记录了一个长达约250 Ma(~2.05~1.8 Ga)持续的俯冲-碰撞过程。  相似文献   
93.
小秦岭金矿田2000m深孔钻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石友 《地质与勘探》2015,51(1):175-181
本文以小秦岭金矿田深部探矿项目ZK8302为背景,从钻孔结构、钻探设备(钻机、泥浆泵、钻具组合及钻头等)优选、深孔钻进规程参数、冲洗液和新技术新机具等方面对钻探技术进行了介绍。该钻孔积极探索了绳索取心液动潜孔锤技术,同时采用绳索取心钻杆液压钳、塔上塔下视频监控和多个起钻接头等新技术,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钻探效率。该钻孔实现了河南省小口径岩心钻探金矿勘查孔深2000 m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4.
小秦岭南坡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在小秦岭陕西境内具有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本文在梳理区域构造演化的基础上,总结区内含金石英脉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应变椭球理论对成矿构造进行应力分析,总结在探求Q602、Q901、Q902等含金石英脉深部成矿潜力同时,指出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5.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华熊地块北缘,发育有产出于不同走向剪切带内的金矿脉.但是,目前研究和认识对矿脉和剪切带、以及不同方向矿脉之间的构造关系并不清晰.选择小秦岭中部善车峪一带的典型NNE向矿脉开展构造变形与矿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NNE向金矿脉以右阶排列的石英脉透镜体为特征,主体产状为120°∠70°;矿脉产...  相似文献   
96.
胶东金矿区高钾-钾质脉岩地球化学与俯冲-壳幔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胶东金矿区与金矿成矿伴生的脉岩为一套高钾 -钾质脉岩。根据地质、岩相学及与金矿化的时空关系 ,将主要岩石类型划分为煌斑岩、安山玢岩、英安玢岩类 ,它们分别形成与金矿化早期、同期和晚期 ;主要元素成分以富碱高钾、低钛为特征 ,成分变异具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一般规律 ,早期以辉石和橄榄石、中晚期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结晶控制岩浆的演化 ;岩石明显富 Ba、Sr、Rb、K、L REE等大离子元素、强烈亏损 Cr、Ni及相对亏损 Th、Nb、Ti、Y等高场强元素元素 ,体现初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地幔源区 ;大量的挥发组分及强烈的富集 Ba、Sr及低的 Sr/ Nd比值 ,指示源区为以俯冲陆源沉积为主、有玄武质洋壳参与的脱水、脱气等作用交代早期地幔楔形成的富集地幔源 ,初始岩浆是在中生代印支期形成的富集地幔向燕山期亏损方向演化的特定阶段发生低程度熔融形成 (熔融程度为 6 %~ 8% ) ;就位环境的不同是导致石英脉岩型与蚀变岩型矿区脉岩成岩作用有一定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
大湖金矿区位于东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金、银、铅、锌、铜等矿产地,太古宇太华岩群是金矿重要的矿源层及赋存层位,金的富集规律受控矿构造、含矿断裂特征矿化阶段及围岩蚀变等多种因素制约。从该区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区内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太华群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另外区内多组破碎带为金矿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空间,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金矿的富集规律,提出了今后找矿与勘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小秦岭文峪和娘娘山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小秦岭文峪和娘娘山花岗岩体进行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文峪和娘娘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是太古宙太华群高级变质岩系经部分熔融的产物。它们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38.4±2.5 Ma和141.7±2.5 Ma,略早于本区拆离伸展活动的时限,暗示了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热穹窿和花岗质岩浆在上地壳的大面积侵位导致了小秦岭变质核杂岩的发育。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都早于本区金矿床的主期成矿时代,从时间上表明了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9.
小秦岭大湖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等方法,讨论了大湖金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100.
李六权 《陕西地质》2009,27(2):12-20
小秦岭地区具有寻找变质岩型等钛矿的地质条件,并已发现有多处金红石、钛铁矿线索。研究认为,小秦岭地区中元古界熊耳群及高山河组地层为寻找变质岩型钛矿有利层位,洛南西沟是碱性岩型钛矿成矿有利区;洛南石门-瓦子坪地区、兰田坝塬-洛南洛源地区和洛南白楼-西沟地区等3个钛矿找矿远景区;石门盆地深部存在一个变质喷发岩型钛铁矿床。应运用重砂测量、高精度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法和电法测量等工作方法开展普查,强化深部钻探找矿,将获得可喜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