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湘云  章邦桐 《矿床地质》1996,15(2):182-187
对相山铀矿床岩石、矿石中石英热释光的研究发现,热释光强度与其所在的岩性和其中的U、Th、K总量有关,总的趋势是U、Th、K总量增加,热释光强度显著降低;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上的峰形存在明显差异,岩石中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的峰形比较复杂,多数曲线呈双峰,且都是中温峰的相对强度比高温峰的相对强度低;矿石和近矿围岩中石英热释光辉光曲线都是双峰,且都是中温峰的相对强度比高温峰的相对强度高。这些差异可作为该矿床  相似文献   
72.
相山铀矿田流纹英安斑岩的厘定及与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从地质产状、岩石学和同位素年龄等特征出发,对相山铀矿田的两套英安岩进行了厘定,指出流纹英安岩为溢出相岩石,而流纹英安斑岩为浅成侵入相岩石,两系不同时期形成的产物。在时间序列上,流纹英安斑岩形成于淬斑熔岩和花岗斑岩之后,与火山隐爆或气爆作用有关,是相山矿田铀矿化的有利主岩之一。  相似文献   
73.
相山盆地基底形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相山盆地大比例尺重力资料的正反演计算,对相山盆地基底埋深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相山盆地基底的起伏形态与铀矿化关系,认为相山盆地基底形态间的差异,是造成区内铀矿化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基底隆起区边缘附近或基底形态变异部位是铀矿化的有利部位,这对指导相山的攻深找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对江西乐安相山地区产出在石榴黑云母片岩内、原岩为拉班玄武质火山岩的斜长角闪岩进行了Sm-Nd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为1113±49 Ma,结合弋阳梅树湾斜长角闪岩及余江马荃斜长角闪岩的同位素定年结果(1159±69 Ma,Sm-Nd; 1190±19Ma, U-Pb) 确认赣中变质岩带原岩属中元古代地层。采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比值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浙西陈蔡群、震旦系及赣中变质岩和震旦系地层进行对比,结合斜长角闪岩Pb-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赣中变质岩系与陈蔡群相当,从而为赣中变质岩归属于华夏地块变质基底提供了重要佐证。根据崇仁-临川-东乡晚白垩纪断陷红盆两侧深部地球物理重力场、磁场及地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的对比,推断遂川深断裂为华夏地块在江西省境内的西北段边界。  相似文献   
75.
相山铀矿田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贵华  陈名佐 《铀矿地质》1999,15(6):329-337
笔者对相山铀矿田的研究发现:矿田的形成不仅是因为其具备有利的区域构造背景,处于两条深大断裂(表现为花岗岩带和火山岩带)复合而成的巨型构造结上,重要的还在于其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环境,即矿田所处的是上叠式、简单二元结构的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有花岗岩侵入的富铀基底变质岩系与巨厚的富铀火山岩在空间上的叠置,为铀成矿准备了“铀源库”;切穿基底的主干构造、盖层构造、火山塌陷构造的复合为成矿(矿液运移及矿质堆积)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挤压逆冲构造形成的地质圈闭是相山铀矿田重要的保矿条件  相似文献   
76.
相山火山岩盆地磁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晓春 《铀矿地质》1999,15(4):229-234
本文对相山火山岩盆地磁异常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分布特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认识相山火山岩盆地地质构造提供了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种间相互作用情况,于2012年8月(夏季)对象山东部海域30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36种(优势种20种),隶属于7门8纲24科,节肢动物15种(41.7%)最多,脊索动物7种(19.4%)次之。聚类分析和MDS排序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可以分为4个生态类群。选取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重叠指数进行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象山东部海域夏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为5.22—21.66,生态位宽度值最高的为东方口虾蛄(21.66),最小的为小荚蛏(5.22);Pianka重叠指数大于0.60的优势种占19.5%,多样的生境以及生物本身的适应能力差异,使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偏小,减小了种间的竞争。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夏季生态位结构的形成主要与优势种的活动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8.
陆源污染是半封闭海湾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评估海湾地区陆源污染的生态损害,对目前迫切需要制定的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政策以及生态修复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象山港为研究区域,运用生态恢复评估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陆源污染生态损害评估模型,进行陆源污染对海湾生态服务损害评估与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象山港陆源污染造成的生态服务损害价值为38 342.81万元,执行损害评估的费用约为20万元;以生态损害评估的总费用作为补偿标准,生态补偿费用共计38 362.81万元,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0.42万元/hm~2·a。(2)象山港陆源污染所导致的海洋生态系统初始性修复成本为零,恢复期内损害价值主要以养分循环和净化环境为主,分别为19 740.72万元和13 938.13万元;美学景观损害价值为3 798.59万元,占比为9.91%;生物多样性维持损害价值598.66万元,占比为1.56%;食物生产的损害价值最小,为266.72万元。  相似文献   
79.
分析农村居民点时空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了解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内在机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改造和乡村振兴的步伐。本文基于象山县1990—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模型方法,探析象山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点面积不断增长,其速度先下降后增加,农村居民点扩展以块状扩展为主,其次为分散扩展、条带状扩展。(2)农村居民点向耕地和其他建设用地转移,耕地作为主要补充来源。农村居民点形态趋于规则,其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值呈波动下降趋势,聚集度值增加了2.62%。(3)农村居民点集聚趋势明显,其核密度最高值上升,高值区域靠近城镇。核密度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较小,都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特征,且南部地区核密度略高于北部地区。(4)农村居民点趋向于布局在高程和坡度较小、靠近城镇中心,并有相应道路联系的区域,其他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因素还包括农村人口和农村政策等。  相似文献   
80.
在对相山铀矿田的深部勘查过程中陆续发现了一批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化,利用ICP-MS方法对多金属矿化中的重要金属矿物黄铁矿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中富集Co、Ni、Cu、Zn、Cd、Sb、Tl、Pb、Bi等微量元素。对比黄铁矿与矿区出露的主要岩浆岩和基底变质岩的LREE/HREE、(La/Yb)N、Y/Ho、Zr/Hf和Nb/Ta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多金属成矿流体在上升运移过程中受到变质基底的强烈混染。LREE富集,Hf/Sm、Nb/La和Th/La值小于1的特征表明多金属矿化成矿流体并非为富F流体,与铀成矿流体具有较大差异。微量元素Co含量与Co/Ni特征值显示矿化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基底变质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