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钱塘江河口的风暴潮预报工作可归结为澉浦或乍浦两个单站的预报,这使得经验预报成为可能。利用一种动力线性模型将动力学的线性问题转化为统计学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合理选取预报量及预报因子,并采用正交筛选技术确定每个预报因子所对应的系数,建立经验预报方程。后报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象山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文章根据2012—2016年象山县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象山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年际变化。应用灰色预测的模型来对象山近岸海域水质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主要污染物的预测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象山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用预测结果和实际数值通过残差验证,最后模拟出今后几年的监测值,为象山县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3.
文章根据2011-2018年在象山港海域调查的象山港水文、水团、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生态等调查数据,将象山港海域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生态变化特征的区域,研究象山港海域内的空间异质性,以便剖析各区域环境的问题。研究发现:象山港水交换特征、水团分布、水环境、沉积环境和生物生态特征将象山港划分为A、B、C、D、E 5个区评价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以有效并合理地对象山港海域做出评价,并为相关海洋科学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4.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6年7月—2008年8月,对象山港全港海域设立的13个采样站位采集的调查资料,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的组成,以及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S标序,研究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显示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不同采样站位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差异皆高度显著(P0.01)。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13个采样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大致可分为3组。根据所调查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资料做的ABC曲线分析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扰动,逐渐由一种或几种个体较小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55.
象山港氮、磷营养盐环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定点监测分析方法,研究了象山港狭湾内设置的六个固定站位1992-2007年时间段内的硝酸氮(NO3-N)、亚硝酸氮(NO2-N)、铵氮(NH4-N)和磷酸盐(PO4-P)浓度的监测数据,探讨了象山港狭湾内(122°00'E以西)氮、磷营养盐的环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除个别年份外,16年内硝酸氮、亚硝酸氮、铵氮和磷酸盐浓度的空间分布,从港顶1号站向港口6号站呈降低趋势,其中以PO4-P、NO2-N的降低趋势最为明显,而NH4-N的降低趋势相对较弱.(2)NO3-N的空间变化规律较为复杂,并且3号站的浓度往往达到最大值.(3)无论是平水期(4月)还是丰水期(7月),表层盐度均低于底层,而表层温度高于底层;盐度从港顶1号站向港口6号站递增,而温度递减.这种分布规律基本上可用余环流模式进行解释,但余环流输运并不是促使营养盐入海的唯一原因,潮振荡的垂向剪切造成的纵向弥散和潮混合亦对营养盐输运有重大贡献.(4)与1992年相比,2007年各站的NO3-N浓度几乎都增加了一倍,PO4-P浓度增幅更大,说明象山港的氮、磷污染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6.
相山铀矿田地貌形体DEM模型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对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数字表达、模拟,DEM在地质学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相山DEM由1∶5万地形图数字化而成,基于DEM的面积-高程曲线的计算,表明相山地区地表总体侵蚀严重,但由于组成地表物质的岩性差异和地质构造活动强度不同,侵蚀程度不均匀。铀矿床矿点多出现在高程变异系数不是太小也不是太大的区域,即铀矿床矿点的分布与地表侵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相山、下庄铀矿田稀土元素特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大的区域上探讨铀矿的成矿作用,本文分别采集了相山、下庄两个铀矿田的围岩和矿石样品并用ICP-M S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两个铀矿田的围岩REE特征均为LREE富集型,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相山矿田的矿石富集REE特别是HREE,并且与铀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矿石和围岩的负铕异常相同;下庄矿田的矿石亏损REE尤其是LREE,具有比围岩更强烈的负铕异常。认为两矿田的围岩都是由沉积岩为源岩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ΣCO2是两个铀矿田的主要矿化剂,也是铀和REE运移的主要载体,造成两矿石REE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相山矿田围岩蚀变以酸性为主而下庄铀矿田围岩蚀变以碱性为主。  相似文献   
58.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M/OLI images at a 10-year interval, in this study, we (1) extracted information of spatial location, length, and sinuosity of coastline and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diversity 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bay areas of Xiangshan Bay (XB), China and Tampa Bay (TB), USA from 1985 to 2015; (2) constructed indices of artificial coastlines and human disturbance on bay area landscapes; and (3)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hanges of coastlines and landscape types in the two bay areas. Our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1)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lengths of natural coastline in XB and TB shrank, while the lengths of their artificial coastlin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maintained stable. Since there were different influence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coastlines and landscape types between the two bay areas, XB experienced dramatic changes in parts of coastline geomorphologies and continuous decrease of coastline sinuosity, while, in TB, there was a little change in coastline geomorphologies and its coastline sinuosity was almost unchanged. (2)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in XB was continuously enhanced from 1985 to 1995, and then the degree of enhancement had slowed down after 1995. However, in the time period, the impacted extent of human activitie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finally covered almost entire coastlines in XB. In TB area, although the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was enhanced, the degree of enhancement slowed down from 1985 to 2015 and the impacted areas of human activates were concentrated in several coastal city areas. (3) The average area of landscape patches strongly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both XB and TB generally showed a trend of decreasing from 1985 to 2005. However,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5 to 2015, the average patch area of landscapes disturb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human activities in XB changed differently, while in TB it almost did not change. (4) From 1985 to 2005, the indices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 various areas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XB gradually increased, while in TB, changes in indices of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varied. From 2005 to 2015, the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human disturbance in both bay areas were from weak to strong, whereas the indices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 XB and TB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5)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 in different human disturbance areas in both XB and TB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1985 to 2005, while from 2005 to 2015, in both bay areas, 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dex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相似文献   
59.
互花米草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作为海岸带生态防护工程物种引入我国,由于其超强的繁殖能力,目前已经对我国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成为生长在中国沿海的一种典型生态入侵植物,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选择浙江象山港为重点研究区,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基于2003年,2009年和2014年中分辨率Landsat系列遥感卫星数据,采用空间与光谱特征相结合的综合判读,提出了生境空间环境支持下的植物群落遥感自动识别方法,动态监测了互花米草在象山港的繁衍和入侵过程已经空间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年余年,互花米草在象山港呈现指数模型的爆炸性增长。2003年,整个象山港互花米草的分布面积约为590 hm2;2009年其分布面积达到1745 hm2;2014年互花米草在象山港的分布面积超过5715 hm2。2003-1014年10年间互花米草在该区域分布面积翻了近10倍,几乎占据了海岸带所有的泥质海滩,成为象山港滨海湿地区的主导型盐生植被和区域优势种,对附近农田,尤其是淡水水域构成巨大的威胁。而在快速扩张的驱动要素方面,研究认为强劲的自我繁殖性能是互米花草在区域能够快速扩张的主要原因;人类围垦活动促进了这一快速扩张进程。以上研究结论可为区域互花米草的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和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0.
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2-2005年丰水期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监测基础资料,以DO、COD、DIN和DIP作为基本化学指标参数,分析了近4年来整个赤潮监控区水质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并从各监测站位、监测层次分析了赤潮监控区水质的变化趋势,同时对水质污染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4年来,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的N、P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有机污染一直处于严重污染水平。整个港湾水质一直处于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表层富营养化程度略大于底层,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因子。整个象山港赤潮监控区水质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均存在港顶最高,越往港湾的出口处污染越轻的趋势。4年来监控区水质污染主要与陆源排污、养殖业自身排污以及港内水动力交换能力较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