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01.
南昌地区更新世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光辉  叶俊林 《地球科学》1991,16(5):497-504
  相似文献   
402.
金陵山一带发现的晚石炭世纺锤虫类计有8属15种,其中新种3个,未定种3个,可称为Sphaeroschwagerina-Pseudofusulina动物群,与新疆柯坪地区康克林组Pseudoschwagerina带的下两个亚带对比。  相似文献   
403.
黄标  刘刚 《岩石学报》1993,9(4):388-400
武夷山中段 加里东早期混合花岗岩类为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富斜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交工结构非常发育,微斜长石或正长石的Or含量较高,属铝地饱和系列,锶同位素初始比大于0.710,总体上是改造型花岗岩特征。但部分岩性偏中性,黑去母MF值>0.38,轻稀土富集而铕亏损较小,Rb/Sr<1,这些特征却接近同熔型花岗岩,继承了围岩特征。与碰撞型花岩相比又有明显相似性,因此它们是同碰撞造山  相似文献   
404.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空冰斗中分选环的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空冰斗中不同发育阶段的分选环的特征和同一发育阶段分选环的差异。对各阶段的分选环进行了形态、粒度、含水量、冻胀情况、砾石分选、组构以及用木桩垂直打入地下的观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405.
406.
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混合岩的特征及成因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标  刘刚 《岩石学报》1994,10(4):427-439
武夷山中段出露的加里东期混合岩中广泛发育交代结构,可划分出钠-钙交代、钾交代和磋交代等三个阶段.岩石中微斜长石为最大微斜长石.浅色体与基体内外长石的An值明显不同,且无环带构造.黑云母成分与围岩中的黑云母接近.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与交代作用的类型有关.微量元素具有与围岩相似的特征,仅重稀土含量高于围岩.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它们形成于开放体系中,矿物颗粒呈聚集分布.这些特征表明它们是由原来的变质岩经减质流体交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407.
Cenozoic deformation within the Tien Shan of central Asia has accommodated part of the post-collisional indentation of the Indian plate into Asia. Within the Urumgi—Korla region of the Chinese Tien Shan this occurred dominantly on thrusts, with secondary strike-slip faulting. The gross pattern of deformation is of moderate to steeply dipping thrusts that have overthrust foreland basins to the north and south of the range, the Junggar and Tarim basins, respectively. Smaller foreland basins lie within the margins of the range itself (Turfan, Chai Wo Pu, Korla and Qumishi basins); these lie in the footwalls of local thrust systems. Both the Turfan and the Korla basins contain major thrusts within them; they are complex foreland basins. Deformation has progressively affected regions further into the interior of the Junggar Basin, and propagated into the interiors of the intermontane basins. No unidirectional deformation front has passed across the Tien Shan in the Neogene and Quaternary. An Oligocene unconformity may indicate the time of the onset of the Cenozoic deformation, but most of the Cenozoic molasse has been deposited after the Palaeogene. The rate of deposition in basins next to the uplifted ranges has increased since the onset of deformation. There has been at least about 80 km of Cenozoic shortening across this part of the Tien Shan. Cenozoic shortening is greater in sections of the range further west; these are nearer to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Indian indenter. Cenozoic compression has reactivated structures created by the two late Palaeozoic collisions that created the ancestral Tien Shan. These Palaeozoic structures have exerted a strong control over the style and location of the Cenozo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408.
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旋转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新生代时期,海原-六盘山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窑山断裂和青铜峡-固原断裂控制的青藏高原最东北缘六盘山地区山前盆地群,接受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通过六盘山地区丁家二沟剖面的精细古地磁研究发现,白垩纪结束后至中新世六盘山地区发生了约23°的长期顺时针构造旋转,并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可能于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六盘山地区发生了约9°的顺时针旋转、早渐新世晚期顺时针快速旋转约9°、早中新世初顺时针快速旋转约5°,同时它们也被地层变形侵蚀和沉积演化所记录,说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峰最迟在约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就已经达到六盘山地区。这比目前普遍认同的六盘山地区变形隆升是青藏高原隆起中最晚形成(第四纪以来)的观点早了至少3千多万年,它为深入认识高原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09.
天山中部的地震定位和地壳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宽频带流动台网记录的地震P波和S波到时,根据一维和三维地壳速度模型,对天山中部及其邻近地区1997~1998年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以重新确定的震源参数为依据分析了地壳的活动性.震源分布表明,造山带边缘和内部的大部分断裂都显示出活动的迹象,它们对天山的地壳构造变动起到明显的作用;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的活动具有分段特征:其东南段以及西南天山的部分断裂目前活动比较弱,西北段受周边断裂的影响活动较强;另外造山带边缘的构造活动有向山前盆地渗透(Penetration)的趋势.30~40km深度的地震活动表明,天山中部的地壳中下层仍然具有一定的破裂条件,它们与壳幔边界附近热扰动的驱动有关,暗示小尺度地幔对流或软流层上涌等动力作用仍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410.
2008年MW7.9汶川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内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并沿灌县—安县断裂和映秀—北川断裂分别产生了约80 km和275 km的不同性质的地表破裂带,在世界地震史上实属罕见,表明龙门山构造带在以往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和运动变形。地震后迅速启动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为我们认识龙门山构造带以往运动和变形本质提供了全新的素材和视角。本文以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四号孔(WFSD-4)岩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地表构造变形研究,对WFSD-4的岩心变形特征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构造变形序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D1变形期以岩心和地表早期面理S1顺成份层发育为特征,多被同时期长英质脉体填充,显示伸展机制下的韧性变形,推测为轿子顶穹隆构造的形成时期; D2变形期为区域主导性面理S2的形成时期,岩心中劈理面上可见绢云母等矿物,石香肠构造指示NW–SE的韧性挤压变形特征。岩心和地表均可见S2切割早期面理S1,错断早期顺S1贯入的长英质脉体; D3变形期以NW–SE向挤压冲断为主,岩心中面理S2发生褶皱变形,局部生成间隔劈理S3。地表可见区域主导面理S2变形,形成平行褶皱,轴面走向北东,发育同时期的NW向陡倾的活动断裂,部分成为汶川地震的发震断裂,该期对应于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的喜山期构造运动,褶皱强化,推覆强烈,也是唐王寨向斜的最终成型时期;岩心和地表均可见面理S2膝折的构造现象,为局部地表抬升过程中的重力成因,构成D4期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